APP下载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三个着力点

2019-07-30杨红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7期
关键词: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

杨红英

摘要:增强大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是贯彻“学生主体”的根本体现,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主要要求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做有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04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改进过程中加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积极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和期待[1]。这一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指明了方向。为了全面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攻坚战,并强调“这个攻坚战不是全面攻坚,是质量攻坚,要把‘到课率‘抬头率作为重要显性指标,把‘入脑入心作为重要隐性指标,突出‘教材、教师、教学三个关键环节,提升学生满意度”[2]。其中的“学生满意度”是“学生获得感”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与发展的核心要义,为此,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感指的是主体的一种受益感。增强大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是贯彻“学生主体”的根本体现,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学生受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满足感,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可以分为直接获得感和间接获得感。又称短期获得感和长期获得感。具体地说,它要求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具有崇高理想、信仰和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提高学生学习获得感有三个关键:一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二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加强教学“供给侧改革”;三是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主体人格的教学改革模式。

一、着眼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教师要懂学生,知道学生的需求在哪里。只有不断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引领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近年来,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出现,包括多媒体的应用、慕课、微课等,然而教师的主导型仍然过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足。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意识,使他们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有所得”和“学有所用”的课程,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引入自主学习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创新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通过大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国情、针对问题,更容易唤起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实用性和价值性的认同。我校遵循地方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课程建设。这种探索兼顾了课程的理论深度、价值高度和生命厚度,使学生收获了思维训练、价值引导和生命智慧。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为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实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提高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进而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他们的思维和行为。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各种方式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进而由单纯的知识教育提升到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精神成长服务。也正是在这种主体性的驱动下,我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有的学生已申请和加入党组织。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逐步培养起爱国奉献精神。有80多位同学获实践教学征文比赛奖、30多位学生被推荐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我们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发展战略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加强教学“供给侧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理论素养高、敬业精神强的教师会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教学方法的亲和力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获得感[4]。思政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课程,更重要的是要价值观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要求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即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思政课是一门意识形态属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教师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新时期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缝对接,把党的最新精神和最新理论成果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

思政课还是一门理论课,要求教师必须把理论讲深、讲透、讲彻底,力求理论的深刻性、新颖性与表达的通俗性、生动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切忌“照本宣科”,教师必须不断追踪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生的心理与价值世界的脉搏。尽管青年大学生并不深入了解世界,但他们生活在后喻文化时代,它们获取各种信息具有独特的条件。各种复杂的原因使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差距和障碍,教育者就要设法将高深的理论演化为通俗化、生动化的形式而又不失其高深理论的品格,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中内含着深刻性和超越之思想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发展智慧,具有反思自身存在、崇德向善与欣赏美的能力,意识到在历史进程中个人主观努力的作用,以及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敢于否认存在,超越存在,突破客观局限、摆脱被动局面的能力。思政课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高度的热情,有崇高的境界。

三、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新模式,塑造学生健康的主体人格

为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掌握必要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主体参与教学满足了学生自我表达和自我成长的愿望,学生在自我表现中不知不觉成了参与者,为学生创设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心理、品质、人格)的机会与条件。学生的心灵感悟是在积极参与中激发的,学生的主体参与才为他们的体认与感悟创造了契机。

为了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升教学实效性,我校一直坚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新模式。通过各种渠道和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一,拓展课程学习的资源和途径。教师通过开设个人教学博客以及积极吸收MOOC、微课的合理元素等途径以拓展课程学习的资源和路径。第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采取多种主体性教学形式,如“学生主讲式”、“热点讨论式”、“分组辩论式”、“案例分析式”、“情景模拟式”、“角色体验式”等教学形式。第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成立了一批服务于课程教学的自治学生社团,建立了校外博物馆、北伐纪念馆、市检察院反腐败教育基地等七个单位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将本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教育,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民情、了解社会、分析社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铭记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參考文献:

[1][2]教育部.高校思政课要打好质量攻坚战[N].光明日报,2017-04-21.

[3]阎国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在要素与形成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8,(1):66-71.

[4]李娟.大学生获得感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微[J].高教学刊,2017,(24):168-170.

猜你喜欢

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