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黑龙江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

2019-07-30杨光杨佳欣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杨光 杨佳欣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在经济上起到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也日渐重要,而在东北黑龙江地区其发展则相对较为缓慢。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创业人才培养,因此黑龙江省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也就有了新的要求。文章对黑龙江高校在当今大环境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黑龙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这一专业术语诞生于20世纪初,概括来说就是生产文化的相关产品和提供文化类服务的一种产业,因此也称为文化创意产业。这是一个集中体现个人创意、讲究技巧和才华、立足于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的产业,它所具有的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的潜力是无限的。在现代社会发展当中,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越发显著,加上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渐渐开始上升,已经对审美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有了更多的要求,而对于黑龙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当中文化创意产业类人才培养的关注,无疑也就是等同于关注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纵观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和教育教学水平上存在着不小的缺陷,无法满足黑龙江省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对于新兴创意和精英人才的要求,在新世纪中需要的是能与国际接轨、有创新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一、黑龙江省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教育现状

(一)教学水平落后,无新意

黑龙江省高校当前在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创业人才的培养当中,教学方法存在着过于简单并且缺乏新意的问题。教学的方式方法陈旧和呆板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缺乏实践过程和对社会与行业的适应能力。无法提供有效的设计教育方法,也无法让学生们在行业当中接触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这样的高校教育无疑在教育水平上就有着极大的缺陷。

(二)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忽视创新能力

学校教学本身就是在同一教室当中,对于一批学生进行一样的教学工作,而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上的培养和发展,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也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关注度。当前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大部分仍然在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面有所欠缺,在实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忽视了学生本身的个性和创造能力,限制了他们想象的发展空间。

(三)学校的艺术设计教学和行业的契合度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和专业化。文化创新产业本身也是结合了不同的学科,跨越了不同的行业的整合,对于艺术、信息技术、服务心理等等都有着高度的结合和融合应用。而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变化,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就在不同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并且变化速度非常快。于是与此相关的黑龙江省高校当中文化产业人才的教育,也应该随着整个社会和行业的不同需求和随时变化的环境,来调整教育的模式和教育方式方法。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当中对于文化产业人才艺术设计教育尚且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所以出现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无法契合的问题,使人才供给和行业发展需求产生了脱节,这就难以实现技术和行业之间的对接以及人才资源与行业的适应,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黑龙江省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行业的发展。

二、构建黑龙江省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策略

(一)调整课程内容的集成化设置

文化创意产业本身也是通过结合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和不同行业的需求来达到一个服务目的,经常性地结合媒体、艺术、信息技术、心理等不同的行业,所以这就要求了在整个行业的创新生产过程中融合并应用不同行业的知识,同时对于人才的跨专业融合和个人能力的要求也就有了相同的特点。在黑龙江省高校当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艺术设计专业对文化创意的专业性教学,更应该在跨学科和跨专业的教学方式上下功夫。所以黑龙江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要努力摆脱专业的限制,实现并倡导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性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课程当中可以开设供学生们选择的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来设置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

另外黑龙江省高校也应当重视一下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及时获取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沿动态,并且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当中进行体现。比如可以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引进一些行业当中的商业案例,由教师带领学生们从头到尾完成一个项目,让学生们体会文化创意产业行业的真实状态,让学生们检测自己需要怎样进行专业的锻炼和学习。同时黑龙江省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者们要围绕这样的特点开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让学生们得到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通过真实的案例项目进行落实,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他们能体会到整个行业发展的状况,以对未来的职业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二)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往黑龙江省高校艺术设计在教学过程当中,都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讲台之下通过听老师讲授来学习教学内容,但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当中,这样的教學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整个行业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要求,也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再将最有效的教学落实到学生的身上。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过时。

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就对人的创意有着较高的要求,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这体现了对于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挖掘出学生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而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适应这样的要求,所以黑龙江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在教学的课堂当中,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们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习惯性发散自己的思维,加强交流,使其创新创意的思维进行碰撞并擦出火花。

一些教育观念比较先进的南方地区高校已经开始采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他们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成立工作室,或让学生加入教师的工作室形成一个类似于社会中真实运作的“小工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当中,通过每一个项目的完成来体会教学内容,从综合多元化的角度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这不仅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每一个学生自身的能力,且在教学的效果当中,也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出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避免了以往的教学当中理论知识过多导致教学模式呆板,而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和枯燥的感受。行业的职业性带入到学习当中,能够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自己在行业和工作当中体现的价值,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三)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良好环境

文化创意产业要求艺术设计行业工作者们时刻站在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需求角度,立足于黑龙江省社会变革前沿和时尚潮流前沿。所以针对于黑龙江省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对于他们享有怎样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就有着相应的一些要求。比如学生们在学习当中应该常常关注:社会当中正在流行怎样的价值观念,人们正在追捧怎样的时尚潮流,未来发展的文化创意方向又是怎样的,等等。没有对于文化创意和时尚潮流变革的嗅觉和视野方向,相对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就会落后于整个社会,更难谈发展。所以学校应该要加大实践教学资金的投入,建设一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配套非常齐全专业的实验室操作室、学生实践的场地基地等等,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向学生们传播最新的文化创意资讯,时刻关注最前沿的文化创意。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们可以通过以一些文化创意产业优秀的案例和优秀的设计师为例来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可以提倡学生们结合互联网以及各种手段来对国内国外的文化产业进行了解,实时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行业资讯。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们或鼓励学生们走出校园,去到各大城市或者是公司、展览中进行考察,切实体会和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针对考察的过程、感悟进行总结和交流,一定程度上能拓宽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除了埋头学习,还关注别人的设计、别人的文化创意作品,而且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职业有明确的定位和自己的想法。

(四)师资力量和教育队伍的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相应的师资力量的支撑和专业化的建设,所以黑龙江省高校首先要努力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养、文化内涵以及艺术素养。比如高校之间可以进行选派教师互相访学和访问,来学习对方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的建设,同时也可以对外引进优秀的教师,从前沿的文化创意产业当中吸取优秀人才,将整个行业的资讯和内容带入到学生当中,让学生早早接触到整个行业和前人的经验。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將高校当中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能适应整个行业发展的实用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所以黑龙江地区的高校要高度关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未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靠着高校当中正在学习的学生们创造的,所以高校应该为正在求学的学子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这是支持黑龙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决策。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有效培养,能为将来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李培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原工学院, 2011.

[2]吕洋.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5(4).

[3]万芬芬.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1(84).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游戏的吸引力研究及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