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自然博物馆标本布展设计的价值性探讨

2019-07-30李锦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布展生态美学标本

李锦

摘 要: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现已落成,其与老馆相比有许多不同。文章认为博物馆对于标本的布展方式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两方面的特点,而这两个方面各自又有两个层面的含义。文章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引出上海自然博物馆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正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布展方式的价值性所在。

关键词:上海自然博物馆;标本;布展;博物馆陈列;生态美学;价值性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2015年正式对公众开放,其展品的陈列设计十分新颖。本文主要关注的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对于标本的陈列与展示。标本是自然博物馆主要的收藏品,对于标本的布展方式集中体现了博物馆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对标本的展示不仅体现出博物馆作为一个研究机构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更体现出了艺术审美特征。本文试通过对展区布展方式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分析,来阐述上海自然博物馆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也是博物馆如此布展设计的价值性所在。

一、标本布展的科学性

自然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是展示自然生态,提供准确的科学信息并教育观众。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布展的科学性,有两个层面的体现。第一个层面是博物馆展品陈列方式的科学性,以“生命长河”展区的展品为例。

“生命长河”展区中的展品是动物标本以及一比一等大的模型。收藏展示标本是自然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在自然博物馆中实物标本作为参观行为的客体,就其单件标本而言,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形态和个体生物学信息;就标本群体而言,它们代表了一个群落或族群,展示了更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关系,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科学教育方面,其作用都是無可替代的。”[1]但是,标本再逼真也仅仅是视觉上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样貌,并不能展现一个活生生的动物的状态。上海自然博物馆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部分标本配备了还原动物声音状态的音响,步道两旁的多媒体提供展品的全面信息和影像。如此,展馆即做到了生物标本的多维度展示。

“生命长河”的展品分区和展品摆放也具有科学性的一面。首先,在生物学分类中相近的动物标本被陈列在一起。其次,每一个标本个体不是孤立的,标本之间有着强烈的互动关系。例如陈列于展区最后的鹿。这些鹿的品种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的陈列方式依据自然中鹿群的行进姿态,或昂首跳跃,或低头前进,还原了一个相对接近真实的鹿群生存图景。并且,依据动物在生态圈中的位置和生存环境,在标本和模型的周围也陈列了岩石、草甸等景观。

对于标本的呈现从一楼的“生命长河”延续到负一楼和负二楼的“演化之道”“缤纷生命”“生态万象”。这些展区依据不同的主题展出不同的内容,包括生物的化石和解剖研究、生物的生物学分类的讲解、生态圈的整体呈现以及生物生存习性的演示。生物标本的展出形态由单个整体到骨骼化石、内脏解剖,由单纯的生物学到多元学科体系的综合。从一楼至负二楼,生物标本的展出方式更加多样和细致。

“生命长河”至“生存智慧”这些展区的排列顺序体现了自然博物馆对于生物标本展示科学性的第二个层面,即展示内容由宏观至微观,由直观认识至科学分析,由浅入深。在现代科学发展以前,人类对动物的认知是以其外形和习性为主,依据的主要是动物的实用性、是否可食用、是否可以为人类工作等等。而随着解剖学、生物学、考古学等科学的发展,人对动物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化。从“生命长河”到“缤纷生命”正是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程,展厅布置的风格也从“生命长河”一个野性的大自然到“缤纷生命”的动物研究所。

展区的展品陈列遵照了自然的秩序与科学研究的准则,在展区的陈列状态和展区顺序安排两方面都体现了科学性的一面。当然,自然博物馆的布展不仅在科学性上值得注意,在展厅的人文性方面也同样值得关注。

二、标本布展的人文性

本文认为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人文性体现也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展览方式的审美性体现。

仍以“生命长河”展区为例。“生命长河”展区的入口位于二楼,观众在二楼展区入口处几乎可以看到整个展区的全貌,分布世界各地、遍布高空海洋、穿越几千万年的生物同时出现在一个展厅,观众站在一个高空俯瞰全景,相比较平时,这是一种陌生化的视角。同时,展品等比例出现在展厅,巨大的动物模型产生震撼的效果,观众穿梭在真实的标本和逼真的模型中间,更能产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由此带来崇高的审美体验。此外,自然博物馆充分利用多层设计的展示空间,让观众的视点多样化,达到一种去中心化的效果。在“生命长河”展区,位于二楼入口处的观众看下方的动物标本是俯视的,当走入布道,展品与观众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由最初的高空视角慢慢变成人的视角,参观的过程更加立体和全面。对于悬挂的海洋动物模型,由平视慢慢变成仰视,如同逐渐走入海底世界,每一个角度看到的景象都十分不同。而曾经的自然博物馆老馆,标本被封在展柜里,观众只能隔着玻璃从展柜的正面或者侧面参观。去中心视点的展览体现了新的视觉观看方式,这也与当代艺术的整体观念相吻合。“生命长河”展区带来的审美感受是多样和新潮的。

在“演化之道”展区,化石被加上了传统的油画画框,一片片海百合化石以艺术作品的形式被陈列。“缤纷生命”展区排满整面墙壁的动物犄角、螺旋悬挂的松果、与书法并列展示的蝴蝶标本等等,用作科普教育的展品与体现艺术审美的展览方式结合,使标本更具审美性与可看性,这种展览方式更加有利于教育的进行。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使得自然博物馆具有了人文气质。

第二个层面的人文性则是体现在动物标本的展示空间安排中。动物都有其自己的家园,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它们应该是与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生态万象”展区就是如此。在这里,各个不同的生态圈以整体的形式展出,动物被还原至原本的生存空间。动物作为研究个体的性质在这些展厅不再是强调的重点,而是被当作生命本身回归到整个生态圈中,呈现给观众的是不同于人类城市生态的其他生态奇景。

其中,“走进非洲”展区集中体现了这一点。这是一处沉浸式的展览空间,展区内用标本、模型和背景板模拟非洲的自然环境。在这些动植物的标本和模型中间,最值得关注的是当地的土著人和房屋也在展示之列。在以往的大多数展览中,人与展品隔着玻璃柜,人与自然是割裂的。人以研究者的身份介入自然,人与自然是处在不同世界的二元状态。例如在“缤纷生命”展区,对动物的科学研究就是把动物当作一个与人不同的“他者”,將动物从生存环境中隔离出来放到实验室的显微镜下。相反,此处人与动物植物同属非洲大草原,不再用二元的方式看待自然,而是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体。同时,这种“原生态”的展出方式在设计上也更具视觉吸引力。

展区布置的人文性是通过审美性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方面来呈现的。审美性是展厅布置的外在方面,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则是展厅的布展理念,属于内在范畴。

三、标本布展的价值性

上海自然博物馆布展设计的价值性就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自然博物馆的建馆主题,即“自然·人·和谐”。无论是标本布展科学性还是人文性的特点,都显示出了这个主题。

从“生命长河”到“演化之道”再到“缤纷生命”与“生态万象”,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尽量地平衡人与自然的不平等关系,从直观地认识动物的外形到细究动物的分类与解剖知识,最后又将动物放回到自然中,潜在的逻辑是产生好奇到客观认识再到和谐相处,生物从一个标本最终回归到生命本身。这是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规划过程中,这种人和自然的关系显然已经被考虑在内了。“当代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价值观、道德观和文明范式朝着深化发展的变革,而这种深化变革的实质就是要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应从主宰和控制而改变为合作和非暴力的态度。”[2]博物馆以中国的“天人合一”观为展示理念和框架重点,在建设过程中就强调要将人放在自然之中而不是抽身事外。

在当代,与中国的天人合一观点有相似之处的生态美学观点也应运而生。西方原本的人类中心主义逐渐让位于一种生态美学。“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3]这种生态美学是对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状况的再思考,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担忧。

天人合一与生态美学并不完全相同,此处只是表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与人的关系已经是一种主流。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也是一种生态美学的哲学观,这是博物馆标本展示方式的价值性所在。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对于生物标本的布展方式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观点。当然,这种展示方式的优点还在于更加利于博物馆功能的发挥。“自然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是学术研究、标本收藏、展示教育。”[4]上海自然博物馆对于生命的展览空间设计在对公众的展示教育方面是非常有益的。自然博物馆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学、地质学等科学范畴,这些领域对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观众来说是比较陌生和有隔膜的。学术化的介绍和呆板的展示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但是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科学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展馆设计会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让人全身心投入其中,更加主动和自觉地接受自然知识,让普通人和儿童爱上自然。

参考文献:

[1]宋娴,顾洁燕.上海自然博物馆:促进公众与藏品互动[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5(2):65-69.

[2]潘政,梁兆正.继承与发展:上海自然博物馆建馆理念的思考[J] 中国博物馆,2007(4):33-38.

[3]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5):11-16.

[4]王平.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概要[J].博物馆研究,2015(4):26-30.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猜你喜欢

布展生态美学标本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浅谈新环境对布展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
试论博物馆布展设计与要求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灵谷胜境 千年禅林——灵谷寺聚宝藏珍展厅布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