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传统吟诵的调查与发现
2019-07-30陈江风刘秋瑞张艺帆
陈江风 刘秋瑞 张艺帆
吟诵是传统国学教育中汉诗文的诵读形式。吟诵作为基本的教学与读书方法,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文化变革,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语文课应运而生,吟诵教学法被废止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于读过私塾会吟诵的人至今还健在,所以这种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样式得以顽强流传至今,亟需保护与抢救。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近年来,各地相继开展对于吟诵的抢救与传承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中原吟诵的传统及调查现状
2012年河南吟诵协会成立,拉开了我省抢救吟诵工作的序幕。最初,我们在河南省范围内对吟诵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采录,主要是调查有过私塾学习经历的大学教授和退休教师。被采访者中,有的是由于家学的传承而享誉学界,比如河南大学文学院华锋教授的吟诵调传自其父亲——著名学者华钟彦先生,更多的是来自私塾和学堂的师承,如林从龙先生和王文金先生,彼此都有不同地方方言的师承关系。随着调查的深入,笔者将焦点转向基层,在乡村发现了一批仍能吟诵各种经典诗文的长年生活在农村、终生务农的老农民,不仅采录了一批宝贵的吟诵材料,还发现了中原地区吟诵的历史、吟诵的文物、吟诵不同阶段传统蒙学的原始形态,收获了一批河南省内有关吟诵的录像、录音、照片等资料。
巩义市回郭镇清中村擅长吟诵的荆秀文老太太的不幸逝世刺激了我们,我们深深感到对吟诵进行抢救性调查和保护的重要性。随后刘秋瑞博士组织吟诵调查组,到巩义进行了抢救性调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现以河南省巩义市小关镇水道口村和段河村吟诵传统及现状的调查为例,对河南农村的吟诵现状及其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按照调研计划,调研组对当地具有私塾教育背景的若干老人进行了采访。2014年4月5日,调研组首先在段河村采访了王久长(又名王书凡)老人。据了解,老人上学时吟诵过《白日依山尽》《春眠不觉晓》《一去二三里》《松下问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等篇目。调研组先请老人吟诵其中一首,老人洪亮的嗓音和圆转的唱腔让大家喜出望外。
4月6日,调研组选定在段河村旧时的私塾(现已改为陈氏祠堂)录像。老私塾上课的教室还在,是一座上下两层砖土结构的窑洞建筑。据王久长老人回忆,当时男生在楼下上课,女生在楼上上课。先生平时也住在私塾里。在相对熟悉的环境录像,老人的状态很好,在镜头前比较自如,吟诵的内容也很丰富,不仅有蒙学阶段的劝学诗,还有许多与生活、农事结合的诗歌。列举如下: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名贤集》)
自小读书不用心,不知书内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夜打(挑)明灯下苦心。(《劝君读书歌》)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旧时课本中的《对韵歌》)
春夏秋冬四季天,太公钓鱼在河边。长江不见回头水,人老何时转少年。(《春夏秋冬四季天》)
一月开始小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连。春分清明谷雨夏,小满芒种夏至天。小暑大暑接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霜降立冬小大雪,冬至十天阳历年。(《二十四节气歌》)
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年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不仅是研究吟诵的原始材料,也是研究中原教育史的宝贵资料。
因为当时恰逢清明节,老人还吟诵了杜牧的《清明》,老人表示已记不太清楚这首诗,当我们把诗写下来,老人略看了几遍,就直接吟誦出来。
录像快要结束时,调研组找来一名当地三年级小学生牛玉蕾,让王久长老人教她吟诵方法。调研组录制了一段普通话朗诵和吟诵相比较的宝贵录像。
4月30日,调研组采访了水道口村1组的村民张廷治(时年76岁)老人。据老人回忆,他上学时已经有了学堂,他从小学一年级读到五年级,有过五年的读书经历。农村名义上虽有学堂,但教书先生仍然用吟诵的方法教书,他至今仍然很喜欢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当年在课堂上,他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就站在他们课桌旁,看他们摇头晃脑,听他们咿咿呀呀。
调研组对录像事宜进行细致沟通,同王久长老人一样,张廷治老人在录像前特意换衣洗漱,端正落座。此次录像地点就选在老人家门口。开始录时,老人语速较快,念了如下内容:
上大人,孔乙己(夫子),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山村咏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百家姓》节选)
第二遍录的时候,老人语速逐渐慢了下来,以浓厚纯正的河南方言吟诵,淳朴的古风古韵扑面而来。
接下来录制“四书”之一的《论语》,在录制《论语·学而》时,老人吟诵的调子把握得很好。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感情投入,整个录像过程进行得很顺利,老人的形象、音色、情感把握得都非常到位,颇显儒雅风范。
5月2日,调研组对第三位采访对象——住在支锅石沟村的牛玉贞老太太进行了采访,老人走路不方便,但精神很好。我们拿出准备好的古诗(《春晓》《登鹳雀楼》《清明》等)让老人看,她用纯正的巩义方言进行吟诵。
根据对以上三位采访对象的吟诵分析,笔者发现牛玉贞老人读《春晓》等诗文的风格与张廷治老人接近,却与王久长老人的吟诵方法截然不同。
中原传统吟诵调查的启示和意义
过去,我们已然知道吟诵有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按照大类分,可以分为“套调”吟诵和“字调”吟诵两种。但是,对于为什么在同一地区、同一方言的背景下有“套调”和“字调”两种不同方式,却不甚了了。此次田野调查的重大意义之一便是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疑问。
所谓“套调”又叫“选调套吟”,说的是利用一种或一类自创或取自民间熟知而又上口的既定乐调,套用它们来吟诵众多诗文的吟诵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喜闻乐听,易于学习和传播。所谓“字调”吟诵,说的是按照汉字的四声声调来确定诗文的乐音,要求乐音必须保持与声调一致的吟诵方法。在声调制约下形成吟诵旋律是“字调”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字调”吟诵与教学结合紧密的重要特征。其优点是保持经典和诗文在传承中的准确性,而且“字调”吟诵可以适用于包括散文、韵文、古诗和格律诗在内的各类文体。缺点是难度相对大,它使吟诵成为一门科学,需要经过较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才能掌握。
在调查组采访的老先生中,巩义市小关镇段河村的王久长老人平生只读过两年私塾。他接受的教育属于蒙学开蒙期间的教育。由于这一阶段的蒙童年龄较小,先生教书时便采用相对浅显的诗歌和容易上口的“套调”式学习方法。比如,王久长老人吟诵的《劝君读书歌》《二十四节气歌》《清明》等蒙学诗,采用的腔调来自地方小调,易于上口,举一反三,可以套吟许多诗歌,帮助年龄小的学生在难度与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水道口村的张廷治老人吟诵的古诗词和传统经典著作《論语》的章节,则使用的是按照当地方言的声调吟诵的“字调”吟诵法,没有套用既定的乐曲小调,而是遵循汉语“依字行腔”“依义行调”的传统吟诵方法,这是因为他经历了五年的传统国学学习。传统蒙学一般在两年完成识字阶段的学习,从第三年以后就加入了更多知识学习、写作训练和经典学习等内容。内容决定形式的变化,内容决定了进入这一时期以后,只有“套调”已经无法单独完成教学任务。适应性更强、难度更大的“字调”吟诵法,自然而然地传播开来。
巩义市小关镇一带诸村落留存下来的“套调”和“字调”并行现象,记录了蒙学教育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法,十分宝贵。它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的蒙学乃至小学教育的教学是分层次的。作为教学工具的吟诵也视年龄和情况不同,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方法。孔子倡导的“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基层教学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贯彻落实。以前,我们只听说吟诵分为“套调”和“字调”两种,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分为这两种,原来它是根据读书人的年龄及教学的适应性而决定的。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讲,我们在巩义小关镇水道口村和段河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吟诵人,采录到了宝贵的录音、录像资料,而且找到了他们当年学习、生活的窑洞教室与宿舍等文化传承的空间。最可喜的是,王久长、张廷治等人的同学还在世。他们的情况虽各不相同,却都是当年教育形式的亲历者、见证人。采访时,老人们不约而同地保留着沐手更衣等传统仪式性行为,这些也是传统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调查,具有明显的中华农业文明时期传统教育的本真性,采录到的内容能够反映当年蒙学教育内容的系统性,而同一地区吟诵方法的差异性,也为我们研究传统蒙学教育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方法,认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传统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此次中原传统吟诵调查实践的意义重大。传统吟诵调查为我们开掘、整理中原传统吟诵遗产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它不仅初步廓清了目前河南省大专院校课堂上流传的华钟彦、华锋先生传调,王文金先生传调,林从龙先生传调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所传吟诵调的来龙去脉和流传情况,而且获得了巩义、罗山、清丰、荥阳,还有南阳一些县市的大量吟诵信息和宝贵录音、录像资料。我们的研究范围由城市和高校扩大到了河南多个县市区的村镇,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我们从而以吟诵为抓手,加深了对传统蒙学基础教育的调查、了解与研究。
近年来,全国各地保护性吟诵调查的着眼点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城市,尤其集中在高校中具有家学传承或有师承线索的老教授、老教师身上,我们在河南各县乡的调查,比如在巩义诸乡的调查,令人欣喜地开拓了一片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这一广袤空间是我们过去相对忽视但具有极高研究和保护价值的,是系统的文化调查和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吟诵调研中的这些发现,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性,而且具有现代教育的研究价值。这些基础性研究工作为我们实事求是地恢复和建立传统吟诵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