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关系探究

2019-07-30傅一笑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雕塑关联性

摘 要:一座城市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其对于城市雕塑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从简单说明城市雕塑的概念与类型入手,结合具体城市雕塑设计案例,着重围绕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市雕塑;城市文化;关联性

城市雕塑不仅是装饰城市空间、各类建筑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在城市的城市文化予以集中体现,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探究城市文化和城市雕塑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有效拓宽城市雕塑的设计思路,也可以引导人们着眼城市雕塑,加大对城市文化的传播力度,推动城市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雕塑的简要概述

(一)基本概念

城市雕塑,通常是指在城市公共空间当中设置的各种雕刻艺术作品,通常在城市广场、名胜景区以及居民小区等户外场所中会放置雕塑艺术作品,其目的在于对城市空间以及各类建筑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逐渐增多,城市雕塑也获得巨大发展。

(二)具体类型

按照具体类型可将城市雕塑划分成不同种类,各类型的城市雕塑所具备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例如标志性城市雕塑,其作为城市的“名片”以及精神文化的象征,是人们记忆和了解一座城市的一大关键点。此外还有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城市雕塑,其同样是城市雕塑的重要类型之一。例如设置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不仅是天安门广场的一大重要标志,同时承载着纪念革命烈士与伟大英雄的重要意义,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此外,目前在许多城市中还出现了主题城市雕塑,例如设置在青岛五四广场的城市雕塑《五月的风》,雕塑整体为大红色,造型结构呈现为火焰,利用这一特殊的形象以及表现手法纪念青岛在“五四运动”中作为导火索所占据的重要历史地位。另外在与城市建筑、园林等其他方面的相互结合中,也出现了包括园林雕塑、城市建筑雕塑等其他不同类型的城市雕塑,这同样对美化、装饰城市空间、凸显特色城市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城市文化与城市雕塑的关联性分析

(一)城市雕塑呈现城市文化

从本质上来说,城市雕塑属于一种特别的视觉艺术,雕塑造型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而城市雕塑本身也具有强烈的可观赏性。不同的城市雕塑造型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其表达的思想文化之间同样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认为,城市文化与城市雕塑关系紧密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城市雕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具体的城市文化[1]。例如放置在波兰首府华沙的乌斯维斯瓦河西岸,名为《美人鱼》的青铜雕塑,整个雕塑的上半部分为线条优美、体态匀称的美丽少女,其左右手分别执盾牌与利剑,而雕塑下半部分则是布满鱼鳞的鱼尾且鱼尾呈向上翘起的状态,与雕塑后方不断拍打着海岸的浪花相互辉映,使得雕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力量美,美丽的人鱼少女仿佛是一位英勇的女战士守护着岸边的人民。雕塑的设计理念正是来源于华沙当地的历史传说,即传说有美人鱼生活在华沙维斯瓦河,当时来到华沙的一对年轻情侣在美人鱼的见证下结为夫妻,并从此留在当地,一生致力于华沙这座城市的开拓与发展。这一美人鱼造型的雕塑不仅呈现出当地独特的城市文化,也彰显着波兰人民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这一雕塑也成为华沙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波兰的象征。

(二)城市雕塑传承城市文化

1.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

城市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将城市雕塑作为一大重要载体。通过利用城市雕塑对城市某一重要历史事件、英雄人物进行刻画、记录,使得人们可以在欣赏城市雕塑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例如在西安慈恩寺前设置的名为《玄奘》的雕塑,便是一座典型的纪念性城市雕塑。玄奘在前往天竺求取经书时的第一站便是西安,而西安同样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设置《玄奘》这一城市雕塑,一方面用于纪念玄奘西天取经,为我国佛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出西安这座古老城市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在甘肃小西湖公园中设置的名为《黄河母亲》的雕塑,其整体结构造型设计成母亲怀抱男婴的形象,黄河母亲呈侧卧状,神态慈祥,笑容和蔼,其臂弯中依偎着一个抬头憨笑的裸身男婴。设计师正是通过利用母亲和男婴的形象分别比喻黄河与华夏子孙,象征着华夏子孙在黄河母亲的哺育下茁壮成长,传递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而在雕塑下方的基座上环绕刻有水波纹与鱼纹图样,这主要是由于在甘肃地区出土的古老彩陶中便以水波纹、鱼纹图样为原始图案,将其融入在城市雕塑设计中,不仅充分体现出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祖们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同時也可以借助城市雕塑对古老甘肃的优秀历史文化进行展现与传承。

2.对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

因受到城市地域、民俗风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城市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这一地域文化也直接通过城市雕塑进行呈现的传承,例如在许多临海城市中,会在海岸线上设计放置诸多带有大量海洋元素的城市雕塑[2]。以新加坡著名雕塑《鱼尾狮》为例,该座雕塑整体结构造型为狮身鱼尾的形象,雕塑高达8米通体全白,设计不断有清水柱从狮口处喷涌而出。该城市雕塑的灵感便是来自于新加坡的地名传说,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在公元14世纪有一位王子在海航过程中遭遇风暴漂流至此,遇到狮子形象的神兽,由此命名该岛屿为Singapure(汉译为新加坡),该词在梵文当中意思为狮子城,因此将这一雕塑的上半身设计成狮子形象。而之所以雕塑的下半身被设计成鱼尾造型,主要是由于新加坡的前身为渔港,后期通过不断发展海上贸易成为商港。目前《鱼尾狮》这一城市雕塑已经成为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每年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欣赏,而人们通过欣赏造型独特的《鱼尾狮》雕塑,可以充分了解新加坡的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同时雕塑也成为一大重要文化载体使得新加坡城市文化实现不断延续。城市雕塑所传递出的城市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当地居民产生一定影响,使得新加坡人可以始终牢记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并主动加入到优秀城市文化的宣传与弘扬队伍中,推动着当地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文化影响城市雕塑创作

1.城市物质文化影响城市雕塑创作

城市文化和城市雕塑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其中城市雕塑创作直接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按照城市文化的具体类型,可以将其划分成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种不同的城市文化,其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城市雕塑的设计。例如生活在我国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情感,当地古代先民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竹王的图样并将其作为本民族的图腾信仰。时至今日当地仍然有供奉、祭祀竹王的习俗。事实上早在先秦时期贵州地区便以盛产竹子闻名遐迩,其通过利用竹子制作乐器“筑”,也使得当地获得“筑城”的别名。这一独特的物质文化也对当地城市建筑的设计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作用。例如在当地某城市广场中的《筑韵》城市雕塑设计当中,设计师将整个雕塑设计成使用竹子制作而成的乐器“筑”的形象。将当地悠久的城市文化融入在雕塑设计当中,使得城市雕塑不仅对其独特城市文化进行集中展示,同时也大大增强了雕塑整体设计的审美性和可观赏性[3]。而考虑到雕塑所在城市广场人流量较大,因此设计师还通过认真观察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竹子的具体使用情况,在与竹子本身形态进行相互整合的基础上,将雕塑分别设计成三个部分,即竹节、竹竿与竹芽,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刀削”的形式,使得雕塑中的竹片造型形态可以满足支撑、引水等功能要求,在对原本竹制笙管形体进行部分保留的同时,融入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竹子的运用形式,使得整个雕塑更加具有序列感和亲切感。

因此本文认为,在城市物质文化的影响下,设计师在创作和设计城市雕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特有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提取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在对其进行充分保留的基础上,也需要主动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对雕塑造型、形态进行适当调整,通过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设计手法、造型方式等,有效完成城市雕塑创作与设计,使得城市雕塑可以集中体现城市文化,并能够成为当地城市文化实现发展延续的重要载体。

2.城市非物质文化影响城市雕塑创作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形成了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各种非物质文化,其对城市雕塑创作设计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位于我国江西省井冈山的《井冈红旗》雕塑,便是直接受到当地独有的红色文化影响。井冈山作为我国红色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设计师在设计《井冈红旗》雕塑时,将鲜艳的红色作为雕塑主色调,搭配灰色的水泥雕塑底座,用红色寓意着井冈山上燎起的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而将雕塑造型设计成具有曲面感和线条感的不规则形状,使得雕塑既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又像是一面迎风飘扬的红色旗帜,矗立在丛山峻岭之间,直至苍穹,昭示着从井冈山开始中国革命逐渐迎来胜利。而庞大的巨石雕塑形象,也象征着井冈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与发展历史中占据着毋庸置疑的基础性地位[4]。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在雕塑设计当中,使得《井冈红旗》这一大型雕塑具有深刻寓意,成为井冈山的重要标志与象征,成为人们学习中国革命历史、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认为,在设计城市雕塑时,需要设计人员主动了解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等,将城市文化作为根本基础,通过将城市文化内涵与城市雕塑造型设计相互融合,从而在有效增强城市雕塑的设计感、独特性和审美性的同时,集中体现出城市的独特风貌与特色文化。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知城市文化和城市雕塑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城市雕塑可以有效呈现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文化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载体,而城市文化则对城市雕塑创作也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作用。因此日后在城市雕塑设计中,还需要灵活地将优秀的城市文化融入其中,从而平衡好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华.城市雕塑对城市文化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8(18):91-92.

[2]李升.城市文化在城市雕塑中的表现[J].艺海,2018(09):134-136.

[3]朱陆洋.基于承载城市文化下的城市雕塑创作:鹰潭滨江公园雕塑实例[J].居业,2017(06):45-46.

[4]阳双银. 城市雕塑地域文化之研究:以貴阳“筑韵雕塑为例[D].重庆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傅一笑,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及书法。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城市雕塑关联性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关于矩阵的关联性
挪威城市雕塑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之几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