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层坚硬直接顶巷道大排距锚杆支护方案设计
2019-07-30李胜伟
李胜伟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谷煤业,山西 临汾 042499)
1 工程概况
金谷煤矿9#、10#煤层间距极小,中间仅有一层夹矸,矸厚0.8~1.35m,两层煤总厚度在3.0~3.9m之间,平均3.45m,故采用联合开采,为目前主采煤层。煤层赋存比较稳定,倾角仅4°左右,瓦斯含量低。根据前期岩石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煤层的普氏系数达到2~3,中部0.95m左右夹矸的普氏系数亦在2以上,属于中硬煤。
煤层直接顶为浅灰~深灰生物碎屑灰岩,厚度7.2~10.25m,平均8.72m,层位、厚度稳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40~65MPa之间,普氏系数4.0~6.5,属于中硬岩或硬岩,抗压、抗剪强度较高;直接底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岩互层,厚度3.1~4.45m,性脆、易碎,局部发育10#下煤、10#下下煤,厚约0.5m。
10900回风顺槽为9+10#煤层服务,总长度为1028m,巷道断面宽×高=4.2m×3.2m。距地表深度为50~165m。以10900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结合相邻10901工作面采取的支护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锚杆(索)的长度、直径、配件材料等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实施大排距锚杆支护技术,减少支护材料用量,提高巷道掘进速度。
2 现有支护方式评价
根据对相邻10901工作面的调研情况,现有支护形式及参数能够较好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但从支护效能与掘进速度两方面考虑,仍存在以下问题:
(1)支护效能低。金谷煤矿9+10#煤层平均埋深仅为100m左右,巷道属于典型浅埋厚层坚硬顶板半煤岩巷道,巷道地压约为2.5MPa。目前采取的支护方案中,锚杆支护强度在0.15~0.2MPa以上,锚索破断力在30t以上,整体支护强度存在明显富余,支护系统效能浪费较大。
(2)预紧力不足。10901工作面顺槽顶板及实体煤帮部均存在网兜现象,巷道围岩的扩容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表明锚杆、锚索的预紧力不足。现场进行的扭矩试验也发现,锚杆扭矩未转换成相应的预紧力。
(3)护表材料刚度低。现场施工采用钢塑网对顶板及两帮进行护表,刚度较低,不能将锚杆、锚索的预紧力有效地扩散到巷道表面,进一步造成了锚杆、锚索的支护效能浪费。
3 数值模拟
3.1 模型建立
针对10900回风顺槽围岩赋存情况,采用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型尺寸为宽×高=34.5m×37.5m,在中间开挖回风顺槽,不进行支护,断面设计为矩形,尺寸为宽×高=4.2m×3.2m。根据巷道埋深,在模型上边界施加自重2.5MPa,前后左右施加水平应力,并以25kPa/m的梯度递减。岩石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煤岩体力学参数
3.2 模拟结果分析
3.2.1 围岩位移
巷道开挖后,围岩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如图1所示。
图1 围岩位移分布图
由图1(a)可知,巷道顶板下沉量相比底鼓量要小得多,因为煤层顶板为厚层坚硬灰岩,刚度比较大,不易产生下沉变形,而底板相对较软,容易产生底鼓。因此,在巷道支护时,要加强底鼓的控制。由图1(b)可知,巷道帮部变形较大,顶底板几乎未发生水平位移。因此,巷道开挖后要及时对帮部进行支护。
3.2.2 围岩塑性区
巷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区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围岩塑性区分布图
巷道开挖后必然会在周围产生塑性圈,其通常呈近圆形分布。但根据图2结果,此类地质条件下的巷道帮部塑性区范围比顶底板大得多,并且顶板塑性区发育最少。这是因为厚层坚硬直接顶未发生明显破坏,有效控制了上覆岩层的变形。但由于厚层坚硬顶板形变未能得到释放,使得巷道两帮承受更大的压力,变形严重。因此,需要加强巷道帮部的支护强度,提高巷道整体稳定性。
4 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10900回风顺槽断面形状、赋存条件及上述分析结果,对回风顺槽的支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形成“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的大排距巷道锚网支护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巷道支护形式示意图
(1)顶板施工4根Φ18×18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1200×1000mm;每帮施工3根Φ18×18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1100×1000mm。锚杆每孔装一根CK2335树脂锚固剂和一根Z2350树脂锚固剂。
(2)开口前5m范围采用2根Φ17.8×6300mm锚索加固,间排距2000×2400mm。锚索每孔装一根CK2335树脂锚固剂和两根Z2350树脂锚固剂。
(3)采用4.2m和2.8m H型钢筋梁,网片选用Φ4mm焊网。
(4)锚杆安设角度:顶锚杆中间垂直于顶板,两肩锚杆与铅垂线呈15~20°夹角,帮锚杆中间垂直于巷帮,两侧锚杆与水平线呈15~20°夹角。
(5)锚杆预紧力40~60kN,锚索初始张拉力不小于80~120kN。
5 结语
9+10#煤层埋深浅,矿压显现不剧烈,现有的支护方案支护密度大、强度过高,但支护构件的性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支护效能低。根据10900回风顺槽的工程地质条件,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优化了锚杆数量、直径及护表构件,制定了“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的大排距巷道锚网支护方案。从后期实践效果来看,该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在掘进和回采全过程中的变形,降低了支护成本,并大大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