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竿爬,跌得惨
2019-07-29方平
方平
忽必烈晚年多病,尤其是腿部疾病严重,几近不能行走。他不能亲力亲为,对手下臣子又不完全放心,只得赋予太子真金一定权力:协助他处理中书省事务,继而又掌管中枢军机。为了提升太子的人气指数,忽必烈还改革了当时的奏事制度:臣子上疏言事,必先由太子披览,然后再由他裁定。
忽必烈本想借此表明自己的态度,为太子工作提供方便,但朝中臣子觉得他是为太子接班做准备。其实忽必烈主要是对臣子不放心,之前他就曾讓臣子奏事前先禀明皇后,然后由她转达。只因担心长此以往被言官们说三道四,这才允许太子参与军国大事,不过是摆出一种姿态罢了。
但忽必烈的“姿态”并不是谁都能看明白,身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的马云武就非常天真地认为:皇帝的“姿态”就是态度,趁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他赶紧顺竿爬,不失拥立之功。于是,他贸然上疏说:皇帝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宜禅位于太子,皇后不得干预外朝政务。奏疏发出后,马云武日夜沉浸于美梦中,盼望太子尽快主政,这样自己便能加官晋爵、位极人臣,谁知却在睡梦中被太子派来的人刺死。
马云武力挺太子上位,按说太子应该对他感恩戴德、视同知己才是,为何恩将仇报呢?这还真不是太子绝情,因为他非常清楚:且不说马云武上疏是出于投机心理,仅凭逼迫忽必烈“禅位”,一向敏感的皇帝老爹就不会善罢甘休,必然认为自己抢班夺权。当然,太子的忧心还不止于此,那些对太子不满的黄金家族必然趁机落井下石,群起而攻,作为扳倒自己的突破口。唯有除掉马云武,彻底斩断证据链,方可避免授人以柄。
太子以为除掉马云武就一了百了了,然而事情远不像他想的那样简单。中书左丞答即古阿散原是太子政敌—权臣阿合马的余党,阿合马倒台后,他因证据不足没受牵连。他看准这是翻盘的机会,因为直接证人虽死,但御史台还有马云武的奏疏,这是任何人都没有胆量销毁的证据。太子及其亲信也知道答即古阿散盯上了奏疏,不知下一步如何应对,御史台尚书尚文则觉得,只有扳倒答即古阿散方可转移忽必烈的视线。正巧此时答即古阿散的追随者为了撇清自己,立马见风转舵,纷纷上疏弹劾,揭发他的罪行,答即古阿散很快就以贪赃、祸乱朝廷罪被处死。
以忽必烈之精明,不会参不透这件事的底里,但也深知,一旦挑明,他的后院就无法维持了。因为在他的众多儿子里,没人比真金更适合做太子,况且经过这场变故,那些打他主意的人必将受到震慑,真金即使有抢班夺权想法,也会悄然收场。可见皇帝的姿态当不得真,若不计后果就顺竿爬,不仅下场悲惨,还会殃及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