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导引”在舞者身心训练中的价值
2019-07-29李琼籍晓凝
李琼 籍晓凝
〔摘 要〕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相间、内外兼修的武术,其“导引行气”部分也称之为“太极导引”。本文试图从身心训练的视角,探讨“太极导引”在舞蹈训练中的价值,以期为舞者身体灵活性、稳定性和松紧度的训练提供一种方法。
〔关键词〕太极导引;身心训练;价值
“‘导引之说古已有之。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证实导引术曾是华夏先人生活中的一项活动。‘导是‘导气,‘引是‘引体;‘导引是透过呼吸引发肢体运动的养生术。”①“太极导引”是在道家倡导“清虚无为,返璞归真”的理论基础上,融合先秦“运动派”提倡的“顺天而动,宣畅气血”、汉代养生学家提倡的“人体小宇宙观”等多种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强调通过外在肢体的弧形运动,达到以意导气,气贯全身,最终归复丹田的目的,使人产生身心健康的效果。太极拳和舞蹈在物质载体、练习过程等方面具有许多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如太极拳和舞蹈都是以肢体动作为基础,追求内外高度统一,都讲究“圆道循环”的和谐美、“天人合一”的境界美等等。因此,研究“太极导引”,不仅是对太极拳的进一步认识,对于舞者身体训练也有重要的价值。
一、“太极导引”的基本概念
(一)“太极导引”的源流
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已对万物的本源和本体进行探究,即自本自根的自然之“道”为万物之宗、万事之始、万象之源。除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之外,老子的“道论”也为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太极拳创始人以养生、技击、悟道三位一体的方式,处处体现着老子的文化精神和基本信念,逐步发展出一整套仿生、参与、就势、借力、体道、归真的拳术拳理。在道家道术的指导下,以太极拳为动作元素的“太极导引”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依据现代人的身心疾病特点,以“导气”与“引体”、锻炼肢体与精神修养相结合的方式编制出一套健身祛病、舒筋活络的功法。既有继承传统,又有发展创新。
1.“根”——老子的“玄道”思想①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本义为道路,春秋时期被引申为自然天象的运行规律和社会人类的行为规范。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次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并予以系统的哲学论证。老子对“道”的描述为:“有物混成,先天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形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学对作为天地万物演化本原和最高存在的研究,在于“道”。
除了具有哲学意义的本体论之外,从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来看,“道”同时具备了“用反”的基本内涵。这里的“反”具有向对立面转化和返回最初原点的双重含义。具有矛盾普遍性的哲学意义,是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便是“用反”内涵的体现。在这里,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内部的对立性,同时也看到了事物内部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性,并以“气”为载体,使阴与阳在斗争中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转化,最终实现协调统一的“和”、回归“道”。
此外,老子还探究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探究了治国安民的方法,提出“无为而不为”的主张等等。这些思想不仅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意义,为人类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还为后世太极拳拳理拳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太极拳的拳理、拳术无不来源于老子的“玄道”思想。
2.“枝”——太极拳
“太极者,道也。”③太极拳循道而创之。在中华文化的各种因素中,道家文化是太极拳生成和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底色。太极拳源于“道”,最终还要归复于“道”。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果把人们看得到的客观事物比作“有”的话,那万事万物的源头便是“无”。“无”同“无极”。“无极”一词最早出现于《老子·二十八章》“复归于无极。”宋代周敦颐著《太极图说》谓“无极而太极。”④即“太极”同“无极”,“无极”同“无”,“无”即“道”。由此可见,“太极”之说起源于老子的道论。据史料记载而得知,太极拳由“无极养生拳功”演化而来,李氏家族承袭,将“无极”一词改为“太极”,陈王廷发扬光大,命为“太极拳”。“太极”同“无极”,“太极”与“太极拳”虽是两种不同领域的范畴,但其理都源于“道”。
除本体论上来源于老子的“玄道”思想之外,在拳理上,太极拳同样汲取老子道的思想。太极拳强调虚实对比、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等动作原理上的相反相成、相互依存,这些动作原理正是老子“用反”思想的体现。《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立统一的哲学观不仅贯穿于老子思想的始终,更贯穿于太极拳拳理的始终。太极拳最终的价值取向也深受老子道论中“无为而不为”“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思想的影响。总之,太极拳在调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同时,更强调以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在回归自然,感悟真正的“道”。然而,太极拳发展到现代,因其枯燥乏味的动作性、不易显现的功能性而备受学习者却步。
因此,针对现代人的身心疾病特点,“太极导引”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在练习中,丰富了太极拳的动作招式,提升了太极拳的动作美感,并在呼吸吐纳的配合下,增强了人体经脉的连通性,提升了练习的趣味性。
3.“叶”——“太极导引”⑤
“太極导引”系源于中国传统道家太极观念中“阴阳更生”的旋转原理,拮取太极拳的动作精华,配合养生功法中以“后天之气”培养“先天之气”的导引方式,运用‘圆的无限运转可能,设计出人体最大、最深运动量的保健法,以达到通体松柔、气机鼓荡、柔中寓刚、极柔极刚的境界。
“太极导引”中的旋转原理是对道家“圆道”思想的延续。《易传》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阴一阳之谓道”。⑥“太极”同“无极”“无极”同“道”“道”来源于《老子》。阴阳由太极派生,二者相反相生,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使宇宙万物在无限循环的圆周运动中发展、消亡。这既是“道”。“太极导引”强调“通体圆柔,不尚拙力。”在运动中尽量保持圆弧的旋转,而非直来直往的比力。它的旋转是立体的,犹如枪膛里的来福线,子弹射出时以自传和螺旋式的旋转向前推进。在初级阶段表现为由外而内式的旋转,在高级阶段表现为由内而外式的旋转,最终实现“内外合一”。
“太极导引”是对太极拳拳术、拳理的沿用与发展,继承陈氏太极拳的八大特点:以意行气、身肢放长、螺旋运劲、虚实对比、节节贯穿、一气呵成、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并在此基础上,融入更多变化丰富、美感强的舞蹈性动作,增加了学者的学习兴趣,吻合了现代社会人的需求,在长期练习中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
“太极导引”更注重对“气”的培养。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提出以“专气致柔”的炼气功夫保养精气的主张。太极拳中“以气运身”是对老子思想形而下的运用。在“太极导引”中对“先天之气”的培养,突出表现在丹田内转和气沉丹田的动作上,并配以外在肢体动作的缠绕,激活深层机体的有效运动,使经络气脉通畅健旺,“先天之气”盛行。此后便以“养气”为主,心神安定,不骄不猛。久而久之,自然气充神定,内外合一,天人合德。
综上所述,“太极导引”的理论与实践根源于老子的“玄道”思想。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太极拳演变而生。在“道”论和太极拳的共同影响下,“太极导引”结合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成为受大众欢迎的一种健身养生术,引起国内外友人的高度关注。
(二)“太极导引”的运用
1.“太极导引”在养生方面的运用
隨着时代的发展,“太极导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于健身养生或治疗身心疾病等方面。以唐山张广德的“导引养生功”和杭州朱廉方、赵荣福的“太极导引功”为例。二者均是依据中华传统健身武术的理论,结合太极拳的虚实变化,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经络学的导引和畅等理念,经过长期研究探索、实践、总结而整理出的一套把导引与养生、锻炼肢体与精神修养融为一体的健身养生功法。它们继承了古代养生理论的精华,吸收了古代哲学“天、地、人”三者的内涵,以内和气血、外柔肢体为宗旨,使修习者的身心在意念引领、肢体运动、呼吸吐纳、按摩挤压等综合作用下,气血、脏腑、经络、神经、百骸、体表得到全方位的调理,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2.“太极导引”在舞蹈方面的运用
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将“太极导引”直接运用于舞者的身体训练中。云门舞者每日开启训练课程之前,都会以“蹲马步”来热身。“蹲马步”亦是“太极导引”中的一种桩功。将此运用于舞蹈训练之中,可以增强舞者下肢的稳固。就如大厦的根基,“根基”稳固,上肢才能灵活自由。
除“蹲马步”的练习之外,“太极导引”中的“缠丝功”更对云门舞者肢体动作的表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缠丝功”是“太极导引”训练体系的核心,表现为外在肢体的螺旋式缠绕和内在气息的相互配合,使人体外表看起来“风平浪静”,而体内早已“波澜起伏”。这种螺旋式的运动使舞者的肢体动作呈现出一种起伏连绵、周而复始的节奏,有别于西方芭蕾舞中强调直来直往、几何意念的“舞蹈造型”,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的“身韵”美。
“太极导引”强调“以气运身”,注重对“气”的运用。这在云门舞者的肢体动作上阐释的淋漓尽致。“气”由丹田而生,引至全身,带动舞者肢体在空间中做长线条运动,并借助舞者肢体将运行节奏表现出来。“气”连绵不断,动作运动不止。在舞蹈《水月》中,舞者的肢体动作多由“气”来带动,一呼一吸、一快一慢,使舞蹈动作随“气”的变化而变化,高低起伏不断,连绵不绝。在“气”的配合下,舞者可以与自己的身体进行“对话”,与其他舞者进行“交流”,与观众“互通气息”,彼此牵动,形成一种“共生共存”的空间关系。
无论是“站桩”“缠丝功”还是“导气”,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松”的状态。“站桩”可以使下肢稳固,而身体的其他部位相对松弛;“缠丝功”可以连通人体经脉,使筋骨松弛。最终实现经络气脉通旺,气息流注全身,外表肌体松柔,而内在气机鼓荡的效果。总之,“太极导引”运用于舞蹈之中,不仅使云门舞者的身心得到很好的训练,还使云门舞集的舞蹈作品产生东方文化特有的意韵美。
二、舞者理想的身体能力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体运动形式,不仅需要舞者具有一般性的身体运动能力,还应具备特殊的能力和素质,这是由舞蹈动作和技巧的需求所决定的。”⑦一名优秀的舞者需要清楚舞蹈所需要的身体能力,才能更好地以科学的训练挖掘人体动作潜能,提升人体动作运动极限。身为一名舞者,需要具备好的稳定性、柔韧性、连通性的身体能力,才能应对不同的舞蹈动作及技术技巧,使其表现得优美、流畅,达到一定水平。
(一)稳定性?
稳定性是维持人体平衡的最为关键的身体能力。从婴儿学站立开始,稳定性就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对于一名舞者而言,稳定性不仅体现在对重心的把控上,还体现在对核心肌群的运用上。
重心是人体重力的作用点,是维持人体动作平衡稳定的关键。舞者对重心的把控主要体现在舞者重心转移的过程中。当舞者在做四位转练习时,重心会从两腿之间转移到单腿的垂直线上,保持脊椎的中正直立,使重心处于人体垂线上,维持人体平衡;当舞者在做踢腿练习时,重心会从双腿转移到单腿即主力腿的垂直线上,此时需要动力腿放松做运动,脊椎中正直立,才不至于出现在踢腿时“整个人被带跑”的现象等。由此可见,重心的灵活转换对于舞者而言是一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练习的训练项目。
优秀的稳定性不仅需要舞者掌握重心的变化,还需要合理利用核心肌群来稳固人体平衡。当舞者在进行旋转练习时,需要腹部肌群和骨盆底肌群的收缩上提来稳固骨盆,同时配合背部肌群的收缩用力使脊椎伸展,才能使舞者的身躯保持在垂直轴上,达到理想的旋转效果;当舞者在做踢腿练习时,同样需要腹部肌群的收缩上提来稳固骨盆,才不至于出现“出胯”“坐胯”的现象,背部肌群的收缩用力来保持脊椎的直立感,使舞姿呈现出挺拔向上的感觉,同时配合骨盆底肌群的放松、髋关节解离,才能使踢腿的速度和高度增加;当舞者在做探海的动作时,需要腹部肌群的收缩上提和背部肌群的用力夹紧来保持人体平衡,骨盆底肌群的收缩来延长腿部的质感等等。由此可见,对于一名舞者来说,学会运用核心肌群来稳固骨盆、延伸脊椎,以维持人体的稳定平衡,相当重要。
总之,无论是对重心的把控,还是对核心肌群的合理利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体的平衡稳定,进而有效控制各种结构复杂的舞蹈动作,最终实现动作与动作之间流畅转换的效果。
(二)柔韧性
柔韧性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肉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对于一名舞者而言,柔韧性是最基本的身体能力,是实现稳定性和连通性的基础。只有具备好的柔韧性,才可以加大动作幅度,使动作舒展,舞姿优美,帮助肌肉轻松、高效的活动,有助于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在舞蹈中,柔韧性表现为腿的高度、肩膀和腰的后伸程度、胯的外开程度等等。若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要进行柔韧训练。与此同时,要结合相应的放松练习,减缓对应部位的劳累程度,避免或减少损伤,为下次的伸展运动打下基础。如此循环往复,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与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肉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自会加强。
柔韧性是实现舞者稳定性和连通性的基础,三者的相互作用在舞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我们在做踢腿练习时,首先需要通过柔韧训练使腿部韧带拉伸,其次要稳定骨盆和脊椎,不至于出现“出胯”和脊椎偏移的现象,最后需要髋关节的自然解离,放松骨盆底肌群,使股骨头在髋臼内自由旋转,配合呼吸运动,轻松达到理想的高度,气至脚尖末梢,使腿部的柔韧性进一步加强。
总之,对于舞者而言,柔韧性是舞者必需的身体能力,是展现优美舞姿、完成各种高难度技术技巧的关键,是舞蹈训练的基础。
(三)连通性
连通有“相互连接起来”之意。在舞蹈中,人体的连通性体现在对气息的运用上。
我们常听说“延伸到末梢”这句话。其实质是气息延伸到关节部位的顶端,产生的酥麻的感觉。人体由骨骼、肌肉、血管、器官等组成。人体的连通性不仅可以通过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来实现,还可以通过“气”在人体内的流转来实现。古代先人称“气”为“元气”,是天地万物之始,构成天地万物之形的元素。老子还以“专气致柔”的炼气功夫来保养它。在舞蹈中,“气”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意义的氧气或二氧化碳,而是一种隐藏于人体内的“先天之气”,是“内气”。当舞者在做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提气运动时,“气”会沿脊椎节节上升,至头顶末梢,使脊椎直立中正,人体呈现出挺拔向上的感觉;当舞者在做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吐气运动时,“气”会下沉至丹田,在丹田内流转,增加下肢的稳固;当舞者抬起双臂向左右延伸时,“气”又自丹田出发,沿脊椎经肩胛骨、鎖骨至指尖末梢,使指尖产生酥麻的感觉,延伸两臂的质感。
在舞蹈中,气息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舞者推动动作的表现,体现舞蹈的内部情感。舞蹈中的气息与舞蹈动作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气息可以带动动作的变化,使动作表现的或快或慢、或连绵不绝。例如当舞者在做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云间转腰时,悠长缓慢的呼吸可以带动舞者腰部在圆形的轨迹上做运动,使动作表现的优雅而连绵不绝。此外,气息也要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变化,以多元化的呼吸方式配合舞蹈动作,实现理想的效果。例如当舞者在做四位转练习时,准备动作要呼气蓄气,在吸腿的刹那要快速吸气,待旋转完成后,落地时要呼气来稳定重心。正是靠对气息的不同节奏的处理,才能完成优美流畅、稳定平衡的舞蹈动作;当舞者在做傣族舞中的“勾脚后踢步”时,需要配以快吸慢落的呼吸方式,表达轻松、欢快的情感等。
总之,当“气”沿经脉在人体内流转到达人体各个角落时,也就实现了人体的“连通性”。这种“连通性”不仅体现在“气到末梢”上,还体现在“气带身动”“气随身动”上。
综上所述,对于一名优秀的舞者而言,稳定性、柔韧性和连通性都是舞者必不可少的身体能力。舞者必须心知肚明,并配以科学的训练才能实现舞姿的优美呈现和动作之间的平稳转换,最终实现理想的效果。
三、“太极导引”在舞蹈训练中的价值
(一)“导气、引体”与身“劲”之训练
“导气”和“引体”是“太极导引”训练的基础。“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气”意在以深长绵匀的呼吸来催导内气的运行,“引体”意在使人体的九大关节节节松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激活人体内在的深层肌肉,放松浅层肌肉。在“太极导引”的训练程序上,应先练“引体”,再练“导气”,待人体内的深层肌肉被激活后,配以丹田的内转和下沉,使人体表层的肌肉更加松柔,深层肌肉和经脉充满韧性和弹性,体内气血畅通无阻,充盈鼓荡。
一方面,“导气、引体”的训练可以增强舞者身体的稳定性,使得下肢稳固如“根”,核心肌力加强,在重心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帮助舞者逐渐掌握重心的变化。在“引体”训练中,常常强调“涌泉生根”,不论动作的重心在前足还是后足,都要将全身的力量落在涌泉穴一点上,运动时要尽量放松身体的其他部位。久而久之,脚底自会牢牢“扎根”于地面,身体其他部位因松透到底而相对灵活。对于舞者而言亦是如此。只有涌泉穴始终平置于地面上,才能将身体其他部位相对放松,运动时才能灵活自由。在重心不断转换的过程中,使舞者可以更易掌握身体的平衡稳定,在运动中,如风吹杨柳般“摇曳生姿”。在“导气”的训练中,丹田内转和气沉丹田使气在腹内做上提和下压运动,带动腹部的收缩和扩张。如此循环往复,可以加强腹部的核心机力,再配以“松腰坐胯”的练习,使胯两侧的环跳穴向外张开,两膝微扣,与骨盆形成一个圆,更易稳固骨盆。在舞蹈训练中,骨盆的稳固和核心肌力的加强可以更好地维持人体的平衡,保证动作的稳定流畅。
另一方面,“引体”的训练可以使舞者身体的九大关节在肌肉的带动下节节松开。表现在上肢为旋腕转臂,以腕带肘,以肘带肩,经肩胛骨和锁骨深至命门;表现在肢干为旋腰转脊,以腰带脊,深至命门;表现在下肢为旋踝转胯,以踝带胯,前至会阴,后至命门;最终以“三旋合一”实现人体的连通性。外在肢体的缠绕可以使力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深入肌肉和经脉深处,帮助舞者激活体内深层的肌肉群,缓解浅层肌肉的代偿运动,使浅层肌肉得到有效放松。并配以“导气”训练,吸气时,丹田内转,提肛收腹;呼气时,气沉丹田,深至涌泉。以“后天之气”培养“先天之气”,使体内的“先天之气”在这深长绵匀的呼吸吐纳之间,经过经脉到达四肢末梢,使浅层肌肉更加松柔,而深层的肌肉和经脉因气息的流转而充满韧性和弹性。
总之,对于舞者而言,“导气”和“引体”的训练可以使舞者外在肢体更加松柔,而内在经脉更富有弹性和韧性,从而推动舞蹈动作的表现,推动内在情感的表达;可以使舞者下肢更加稳固,核心肌力加强,从而帮助舞者更好地掌握重心的变化,在舞蹈动作中维持身体的平衡,完成更多高难度的技术技巧。
(二)“缠丝功”与身体部位连接之训练
古人云:“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端,神妙万物,其至命矣夫,技艺云乎哉。”⑤“所谓‘缠丝功是指身体以螺旋形的形状,循向心力或离心力的方向,以自转和抛物线相结合的方式运动,产生连绵不断往前收放的力量。”⑧加强“缠丝功”的练习,可以加强舞者身体部位的连接,增强人体的连通性,还可以帮助排出体内深处的毒素,增强体质。
一方面,“缠丝功”以外在肢体的螺旋式扭转,帮助舞者在肌肉的带动下使关节与关节“相连接”,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大,灵活性加强。具体表现为,“每一个动作都由足部涌泉起,绞转足踝,环绕小腿到膝,环绕大腿到胯,环绕腰部到脊柱、到肩、到肘、到腕,节节相推。”⑨它以立体式的旋转,使人体的九大关节相互连接、松开,产生“一动无有不动,一转无有不转”的现象,提高了关节的活动度,使关节内的骨液增加,血液供应加快,韧性加强,起到保护关节软组织的作用。以“双并旋转”为例,膝关节的左右旋转可以带动全身上下的九大关节,不仅起到热身的作用,还可以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与韧性。
另一方面,“缠丝功”练习时间愈久,外在螺旋式缠扭的力量愈会逐渐深入内部,帮助舞者连通全身上下筋脉,“手一旋,力道就可到腰胯,脚一旋,内气即可到指尖”⑩,使舞者的身体成为一个上下左右通透的整体,血管与血管之间的横切面被扩大,内在气血的循环速度加快,新陈代谢加强,气血充盈鼓荡,形成一个内在的“小宇宙”。经脉的连通可以让内气更好的通过腕臂、腰脊、腰胯、脚踝的缠绕运动,遍布于周身,并通过任、督、带、冲四脉,到达四梢。
总之,对舞者而言,在舞蹈训练中加入“缠丝功”的练习,不仅对舞者身体的柔韧性有所提高,对其连通性也有所加强,而舞者身体连通性的加强又可帮助舞者在舞蹈中,更加科学地运用气息来控制动作的内在力量,推动舞蹈动作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舞蹈训练中融入“太极导引”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加強舞者身体的稳定性、柔韧性和连通性,使舞者的肢体更加灵活、松柔,为舞蹈动作的优美呈现、稳定完成打下很好的基础。
结 语
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训练方式,“太极导引”拮取道家沿道循环的原理,引用导引术的理论,借鉴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提取内丹功的精华,加之肢体的缠丝扭绞,可使身体各关节得到彻底松柔,四肢百骸起到放松按摩的效果,促使身体各部位毛细血管的张开,加速血液的循环流动。除此之外,“太极导引”融入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在训练人体各关节的灵活度和稳定性以及帮助舞者感受身体的收缩与放松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舞者的肢体可以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责任编辑:翁婷皓)
注 释:
①熊卫.太极心法[M].联经出版社,2011.
②出自《老子》.
③出自《周易》.
④出自周敦颐《太极图说》.
⑤⑧⑨⑩熊卫.练气养生入门——太极导引[M].联经出版社,2002.
⑥出自《易传·系辞》.
⑦温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9).
参考文献:
[1]孔令宏.道教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7).
[2]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M].中华书局,2015(10).
[3]洪修平.论道家思想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J].宗教学研究,2007(01).
[4]阮纪正.拳以合道[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太极拳全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01).
[6]郑杰文.中国古代养生观说略[J].文史哲,1992(02).
[7]程峰.太极拳起源问题的再探讨[J].中州学刊,2006(02).
[8]周希文.论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06).
[9]孙兆生.论太极思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04).
[10]袁宏.周敦颐理学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04).
[11]吴兰.林怀民舞蹈创作的艺术特点[D].湖南师范大学,2014(11).
[12]汪菁.论林怀民舞蹈作品的东方美学意味[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13]郭勇健.论台湾舞蹈家林怀民舞蹈艺术的美学特色——中国的元素、生命的动作与纯粹的存在[J].兰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14]高云.舞蹈解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9).
[15]温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9).
[16]陈婉菁.舞蹈解剖学[M].合记图书出版社,2015(04).
[17]李岚.试论呼吸在舞蹈训练中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4(04).
[18]秦磊.立足于人体结构研究的舞蹈科学训练[D].南昌大学,2016(06).
[19]熊卫.练气养生入门——太极导引[M].联经出版社,2002.
[20]熊卫.太极心法[M].联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