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的影响
2019-07-29谢艳
谢艳
【摘要】目的:觀察并分析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期间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将其依据入院时间前后顺序分为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对急救护理流程加以优化完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较参照组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静脉溶栓时间、住院时间较参照组均明显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救治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静脉溶栓时间,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临床。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护理流程;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7-196-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将其依据入院时间前后顺序分为两组。参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5例)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34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9.61±3.16)岁。实验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5例)中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33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49.66±3.12)岁。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病情观察、急救护理、对症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优化的急救护理方案:⑴接到急救电话后在3min内出车,并指导患者家属先进行急救措施,到达现场后,通过手机平台将患者的心电图传输到医院部门内,实现院内院外的无缝连接。⑵做好转运准备,在救护车上对患者家属简单讲解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后,急诊分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高血压史、吸烟史、患病史进行详细、准确记录,从而快速准确评估其病情,并实施先救治就缴费的方式。
⑶启动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程序,建立静脉通道,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吸氧治疗和心电图监测,并严密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将检查结果报告给临床医师,准确监测并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五项、血糖、肌红蛋白以及心酶五项等指标。⑷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后镇痛和扩管治疗,同时嚼服各300mg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片,并予以5000UQ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合理安排分诊,如果患者存在恐惧、焦虑等情绪,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1.3 评价标准
⑴住院时间;⑵静脉溶栓时间;⑶并发症发生率;⑷抢救时间;⑸抢救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静脉溶栓时间等计量资料的对比上均应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的比较均应用卡方检验,全部数据均输入SPSS 23.0软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及抢救时间比较
与实验组患者比较,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及抢救时间均更长,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比较
与实验组患者比较,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抢救成功率更低,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及行冠脉综合征是临床中常见胸痛危急重症之一,介入手术治疗和溶栓治疗均有较好疗效,但是尽早对患者实施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救治效果,所以必须做好此病症救治过程中的时间和流程管理。急救护理流程旨在建立有效、快速的护理和急救措施,从而实现患者整个救治过程的流程化和一体化,进一步提高患者救治效果,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吴宾宾,梁艳,杨德业.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OL].健康研究,2019,13(02):236-238[2019-04-29].
[2] 陈秀提.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遵医行为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