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效果
2019-07-28徐海鸿陈柳兰
徐海鸿,冯 炼,陈柳兰,刘 宇
(梅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广东 梅州 514000)
现阶段,口腔种植为临床修复缺失牙的有效手段,其可帮助患者恢复咬合功能,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拔牙后,患者牙槽骨可遭受不同程度的功能性刺激丧失,加之患者拔牙位点中剩余牙槽骨可出现不可逆吸收现象,致使种植区内牙槽骨高度以及牙槽骨宽度明显减少,影响后期种植效果[1-2]。故探求有效干预手段,以控制牙槽骨吸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采取对比研究方法探讨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的保护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口腔种植的60例患者按拔牙后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9.86±3.14)岁;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0.13±3.17)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因外伤导致冠折或根折者;2)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3)因龋病导致残根或残冠无法保留者;4)无不良口腔卫生习惯者;5)拔牙前牙槽骨内骨量充足者;6)牙槽窝无损害者。排除标准:1)存在夜磨牙症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合并牙周病变、急性根尖周炎者;4)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5)咬合关系错乱或严重骨缺损者;6)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7)需对种植体植入方向进行调整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拔牙后自然愈合方案:常规术前评估,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经微创拔牙器械将患者牙周膜切断,拔除患牙,彻底清创,搔刮以及清除牙窝内感染物质、肉芽组织,经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止血。观察组采取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技术: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术,于拔牙窝内将骨替代材料置入,平齐牙槽嵴顶,修整生物膜外形(可吸收),并将其盖于患者拔牙创面处,经软组织环切刀将腭黏膜切割,沿环切切口边缘将其剥离,修整,植于拔牙创口表面,通过间断缝合的方式,固定于患者牙槽窝周围边缘龈上。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指标(包括牙槽骨高度降低量、牙槽骨密度评分、牙槽骨新骨轮廓评分):拔牙后即刻以及拔牙后6个月,通过锥形CT测量牙槽骨高度,计算牙槽高度降低量;拔牙后6个月,经Zarb分类评估骨密度情况:Ⅰ—Ⅱ级提示骨密度良好,为2分;Ⅲ级提示骨密度中等,为1分;≥Ⅳ级提示骨密度较差,为0分;拔牙后6个月,评估牙槽骨新骨轮廓:缺牙区与邻牙以及对侧同名牙相较而言,轮廓协调且自然提示牙槽骨新骨轮廓良好,为2分;缺牙区与邻牙以及对侧同名牙相较而言,略低平或者凹陷,但无需骨组织增量提示牙槽骨新骨轮廓中等,为1分;缺牙区与邻牙以及对侧同名牙相较而言,明显凹陷,需经骨组织增量提示牙槽骨新骨轮廓较差,为0分。2)分别于拔牙后即刻以及拔牙后6个月,经锥形CT测量2组牙槽骨高度与牙槽骨宽度。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牙槽骨高度降低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牙槽骨密度评分与牙槽骨新骨轮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2.2 牙槽骨高度与牙槽骨宽度
拔牙后即刻,2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牙后6个月,观察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牙槽骨高度与牙槽骨宽度对比
3 讨论
患者植入区牙槽骨三维方向存在足够骨量为牙种植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拔牙后,大部分患者缺牙区均可见软组织退缩以及牙槽骨吸收等问题,且有文献[3-4]指出,拔牙后6个月,人体牙槽嵴垂直吸收量约为1.2 mm,水平吸收量约为4.4 mm,不仅可导致牙槽窝骨壁吸收速度加快,还可影响种植修复效果以及种植体的选择,且易出现骨量不足以及骨质不佳等问题。因此,探求简单易行、低创、有效的牙槽嵴位点保存技术,以进一步解决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等问题,为现阶段口腔种植研究的关注焦点。
现阶段,认为牙槽嵴吸收的原因可能与解剖因素、功能性因素、修复性因素以及代谢性因素等存在密切关联,且有研究[5]认为拔牙窝骨壁成骨细胞以及破骨细胞致使骨改建为拔牙后患者牙槽嵴出现变化的重要原因。牙槽嵴点位保存即拔牙后相关软组织量保存,其中包含牙槽嵴以及牙槽窝的保存[6]。该技术可在患者出现骨吸收前对其牙窝给予有效修复以及保护,促使其牙槽窝在愈合过程中,对牙槽嵴病理性亦或是生理性骨吸收给予阻断或控制,利于有效保护牙龈乳头以及邻面牙槽嵴的形态以及高度,改善新生骨以及黏膜质量,避免拔牙后龈缘以及龈乳头萎缩现象,进而可获得充足的种植空间,满足临床后期种植需求,为美学修复奠定基础[7]。
本研究结果显示,拔牙后6个月,观察组牙槽骨高度降低量低于对照组,牙槽骨密度评分与牙槽骨新骨轮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牙槽嵴位点保存具有控制牙槽骨吸收的积极作用。在操作过程中,可吸收膜可有效促使机体毛细血管增生,利于形成良好的血管系统;将生物膜覆盖于拔牙创面上,间断缝合,可有效保留牙槽嵴,减轻牙槽骨吸收程度,促使相应软组织增加,利于牙龈上皮不断爬行覆盖,且有文献[8]指出,该方法可有效保留相应软组织量以及牙槽嵴骨量,利于避免因拔牙等因素引发的角化龈丧失,且操作方法简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技术可有效改善牙槽骨密度与牙槽骨新骨轮廓,利于减少牙槽骨高度降低量,控制牙槽骨高度以及宽度,进而为后续种植提供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