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南陵县林业扶贫优势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2019-07-27张航航许雪松
张航航 许雪松
近年来南陵县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保护利用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为目标,确保各项扶贫措施落地见效。
1、基本概况
①南陵县扶贫基本概况
南陵县是安徽省38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非重点县之一,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最大政治任务,确保各项扶贫工作全面开展。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7789户17815人,经多轮动态调整,截止到2018年底,南陵县现有贫困户7731户17642人,其中林业扶贫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林业资源概况
截止到2018年底,林业用地总面积46096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1309公顷、疏林地10.28公顷、灌木林地2550.88公顷(其中国灌708.4公顷)、未成林地1593.34公顷、苗圃地78.23公顷、无立木林地223.03公顷、宜林地316.2公顷、辅助生产林地14.48公顷。森林覆盖率33.36%,林木绿化率42.47%,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2340956立方米。
2、林业扶贫实施的具体工程
①实施林业经营主体带动工程
组织林业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对接,建立“N+1”利益联接机制,通过公司(企业、合作社、电商等)+基地+农户方式,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让贫困户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经营主体走,实现企业发展、产业壮大、贫困户受益“三赢”,让贫困户脱贫吃上定心丸。
②实施技能培训工程
组建林业产业扶贫专业技术组,加强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开展贫困户技术需求调查摸底,有针对性的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开展林业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提高贫困户的创业能力,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同时切实发挥好镇林业站联系政府与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坚持林业精准扶贫与“扶智”“扶志”并行,加强贫困户、帮扶干部、林业经营主体等培训,着力为贫困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培养一批“土专家”、“林秀才”。
③实施林业基础设施强基工程
以贫困村为主体,整合中央、省、市、县扶贫专项资金及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在安排项目资金时,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意向,通过培育项目,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也带动贫困户就业,提高“造血”功能。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管理与指导,全面保障顺利实施。
④实施生态扶贫工程
加大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对全县贫困户公益林山场进行确权勘界,确定林权,在国家和省级公益林补助的基础上,增加相应补助。近年来,以芜湖万亩林业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为依托,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同时结合推进林长制,加大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力度。
3、林业扶贫存在的困难
①林业产业扶贫基础相对薄弱
大部分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健全,产业发展容易受市场、技术、信息等因素制约,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很多村现有的产业项目零乱,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增收的带动能力很有限。
②贫困户受教育程度偏低
在当前未脱贫的贫困户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95%,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所限,参与林业产业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能够参与的产业扶贫项目也较为有限。
③干部产业扶贫经验不足
部分扶贫干部对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还很陌生,加上下去的时间还很短,许多工作还处于熟悉、摸索阶段,对产业扶贫缺乏直观认识,工作思路不明确。
4、发展对策
①强化林业扶贫总规划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以镇、村为单位进行区域化布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宜商则商,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②建议扩大生态护林员覆盖面
生态护林员脱贫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要求,通过让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实现就地精准脱贫的重要民生项目。不仅仅强化了森林资源管理,同时解决部分贫困户生活难题。建议扩大生态护林员覆盖面,选聘生态护林员由贫困村扩大到非贫困村,从而使更多貧困户收益。
③强化政策宣传培训
针对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帮扶干部的不同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分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学习、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林技培训工作。将贫困村列入重点培训范围,建立林农结对帮扶机制,带动同产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④强化市场引入机制
坚持市场导向,做好林业扶贫示范基地主体遴选服务工作。更好地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工作,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通过发放一封信,林业产业扶贫“菜单”、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扶贫政策宣传到户,让贫困户入心入脑,使贫困户切实掌握各项政策,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热情,让扶贫政策在每个贫困户家中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241300安徽省南陵县林业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