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

2019-07-27李艺锋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0期
关键词:种苗苗木林业

李艺锋

对于林业,习主席强调“既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要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但目前而言,林业种苗技术存在薄弱环节,种苗存活率成为突出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的同时,加强其管理,从而促进林业稳步发展。

作为国家的重大举措,林业的质量关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关乎我国的未来发展。借助于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措施来提升整个林业项目的质量,有利于探索出造林与人民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发展道路。

1林业育苗生产技术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嚴重缺乏林业专业人才

众所周知,林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进步,还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理应得到重视。但实际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及管理并没有得到高的重视及关注,也没有专门去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导致林业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另外,相关企业及部门给林业专业的薪酬较低,不难留不住现有的人才,还吸引不了更专业的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投入到林业生产及发展中。加上中国的许多林业工作都在山区,交通不便。困难的条件下,很多优秀的林业苗木培育人才不愿意来这种环境下工作,导致林业建设工作难度增加,最终降低了我国林业苗木种植质量及产量,苗木抗病力和成活率低,浪费了大量的材料和人力。

(2)林业苗木技术水平较低且管理机制不完善

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新趋势,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生产技术,并不断优化管理机制的,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而林业作为经济体系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林业苗木技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从而促进林业发展。但很多调查发现,目前我们林业苗木技术水平并不高,相关部门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导致苗木生长质量不理想。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层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用于苗木种植的工作设备不先进,并且没有引进先进的智能技术,仍然采用人工管理,管理效率较低,没有有效的保证。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极大地影响了发展道路。第二,管理机制水平低,导致苗木工作的不合理实施。要在管理模式上做出重大改变,紧跟时代潮流,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3)机器设备落后,缺乏充足资金支持。

目前,林业种苗生产过程中还延用了很多传统的生产技术,很多苗木种植都还使用人工种植方法,这样虽然保证了种植质量,但种植效率不高,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及人力,如果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种植,必定节省很多人力及时间。很多地区的林业机械设备落后,不仅没有应用到自动化机械设备,还没有引进先进的信息化和集约化设备,既降低了劳动效率,又间接性的影响和降低了苗木质量及产量,关键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国家对林业苗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林业难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及设备,从而降低了林业生产力,不利于林业经济增长。林业是一个具有长期利益周期的行业,资金回收很长。在此期间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为有了足够的资金才能及时更新技术和引进人才,从而促进林业建设及健康发展。

2、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

(1)提高设备先进化,科学化生产与管理

第一,林业部门要提高对林业资金投入的重视度,并加大对林业生产的资金投入,积极申请资金;第二,引进先进设备及生产技术,以提高林业种苗生产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积极引进新品种,并加强苗木培育创新,以培育更多优质苗木,促进中国林业发展,增强苗木竞争力。

用新技术加强对林业种苗的科学管理。与其他建设项目一样,造林林业种苗面积普遍较大,难以对广大地区的人员进行检查和管理。为此,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造林管理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目前该领域使用的新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用于获取整体造林现状等信息,从而提高效率。实施林业种苗控制。例如,与过去的低效人工检查不同,卫星遥感技术可用于随时观察植树造林的状况。实现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需要一定的资金和设备投入,这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在森林保护的后期,采用先进和科学化手段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土壤有效性,保证林业种苗的持续发展。

(2)改善生产模式,加强生产管理

一是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加大新品种培育,明确市场需求,分析生产成本,改进生产技术,完善种苗生产模式,使其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二是加强林业生产管理。应认真选择,严格检查苗木,消除假苗木,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林区病虫害防治,提高树木抗病能力,保证林业质量;再次,减少林区农药喷洒,采用“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林区农药和化肥的药物污染,保护林区。最后,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使道路畅通,便于运输。

(3)提高栽培过程的质量管理力度

在造林项目的早期阶段,非常有必要对地形和建筑区域的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通过确定土壤的pH,可以确定合适的种苗种类。通过测量土壤中的湿度,了解种植时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种苗。种植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为此,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应的指导和操作培训。可以聘请一些苗木种植专家及专业人员指导施工人员,使整个植树工作到位,不会造成返工状况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在建设的同时,要配备一定的施工监理人员,严格监督苗木种植、整地、土壤耕作、抚育和管理等,及时纠正不当行为,落实建设责任制。对于个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追溯到源头。

(4)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待遇

第一,定期对林业苗木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第二,完善奖惩制度并提高林业工人的工资和待遇,对于技术水平高的给予经济奖励,有促使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综上,落后的育种技术不能保证幼苗的生长效率和未来幼苗的质量。严重降低林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林业未来发展的绊脚石。因此需要通过提高设备先进化、改善生产模式;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栽培过程的质量管理力度;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待遇等举措,来强化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

(作者单位:122000辽宁省国有朝阳县朝阳林场)

猜你喜欢

种苗苗木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land produces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最新苗木价格行情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