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2019-07-27刘建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0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秸秆

刘建华

土壤在玉米种植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以及良好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玉米保护性耕作的顺利实施必须有良好的土壤资源,但由于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土地生产能力不断下降,造成玉米苗期生长受限和各种土壤问题的出现,影响玉米产量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将解决农业生产中黑土退化问题,保证水土资源高效性的利用。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意义

1、保护性耕作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着重要贡献,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节约农业资源与成本方面,推广前景广阔

近年来沙尘暴发生频繁,而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覆盖可大大减少扬尘和沙土的侵袭,有效抑制沙尘暴。此外,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效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压力,也增加了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在培肥地力、促进墒情、缓解土壤水蚀和风蚀现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达到增加农田土壤碳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对十春九旱的东北地区抗旱播种、促进低碳农业规模化生产、保护农业土地资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引入免耕直播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法

引入免耕直播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法,因不再搅动土壤,施肥可与播种可同时进行,播种机可在狭小的种床上进行播种,使播种深浅一致,覆土一致,有利于全苗、齐苗,真正做到了精量施肥、精准播种,从而大大提高玉米整齐度和玉米抗倒伏能力,减少了耕地整地作业次数,收获后秸秆留在地表,一般情况下,秸秆覆盖度达到30%以上,有效防止了土壤风蚀、水蚀和水土流失,充分恢复土壤肥力和有机质的留存和自然特性,应确保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4%至6%左右,肥料利用率应提到到3%至4%左右,大大提高肥水保墒能力,特别是在春季,形成“土壤水库”,其含水量较传统耕作增加了4个百分点左右,对播种质量和幼苗整齐度均起到了良性促进作用,解决了大部分的劳动力和劳动成本(节省燃料、减少废气排放)支出,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二、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要点

1、选种与播种

基于秸秆覆盖质量不一,起垄地回温慢的现象比较,这会导致的苗期长势,本文作者结合黑龙江地区玉米品种生育特点,建设播种时间应控制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选用的玉米种子应具有高产耐密性,播种前,建议采用等离子技术处理,以激发玉种子潜在的活力,促进植株更快更好地生长,确保后期苗齐、苗壮,解决苗期长势缓慢的问题。

2、满足耕地要求,应用免耕播种技术

采用牵引式3000型免耕播种机或重型双行免耕播种联合作业播种,此类耕作旨在降低播种期间的土壤含水量和提高地温,前作残留物多保留于搅动带之间。土壤搅动不超过垄宽的1/3,耕翻宽度<10cm左右,播种在灭茬后的窄条中进行。播种机前部装有切刀,可一次性完成破茬、播种、开沟、施肥、覆土、撒药、镇压等农业操作。

3、土壤深松机械化技术

①作用分析。机械深松技术可提升土壤质量,加深耕作层,还可以确保耕层土壤体积密度,有效解决保水、保肥,以提高玉米产量,降低农机作业强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机械深松的目的是在不翻耕土壤的情况下,打破犁底层,使土壤层的固体、液体和气体比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形成一个虚实相存的土壤结构,从而避免土壤受到侵蚀。

②农艺要求。最佳的土壤含水率为13%至22%之间时,适合深松,墒情较差,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块不适合进行深松作业。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准,一般维持在40至50cm之间。为达到此要求,应该使用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目前,国内拖拉机行业88.2KW,最大牵引力达83KN,此种大功率轮式及橡胶履带拖拉机牵引负荷测试车,可有效送还秸秆和残渣覆盖在土壤表面引起堆积和堵塞现象,可满足国内大马力拖拉机牵引试验的要求,推动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深松机械按照其结构可以划分为单柱式深松机和框架式深松机。按照作业性质又可以划分为局部深松机和全面深松机。全面深松一是用深松机在耕地上全面松土,这种方法适用于打破犁底层,改造耕作层浅的土壤特性。局部深松一是用杆齿铧进行间隔的局部松土。日常农业生产中,经常以框架式深松机为主,并配置碎土和镇压设备,因此,该机动土量比较大,深松幅度比较宽。

4、灭茬旋耕施肥播种作业

针对我国玉米生产中遇到的犁底层过浅过硬、肥料配方的土壤针对性差,根水入土受阻,增肥不增产,以及施肥过浅,根系密集层养分亏缺,饥饿早衰等现象,提高功效,防止二点委夜蛾等害虫繁殖。该作业一般在玉米春播前,在4月末至5月初左右,在残茬覆盖的地表进行机械旋耕+施肥播种、追肥、覆土镇压复式作业。播种量亩均2.5kg/亩,播种深度4至6cm;旋肥深度8至10cm。

5、田间管理

①施肥。施肥与播种同时进行,明确缓控释肥料在玉米生产中的合理用量,施用缓释控释肥料,掺混肥约为1.5至3倍,满足玉米各生长发育期的需要,底肥施的深,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和对玉米生产性状、产量的良性影响。

②合理密植,确保栽种玉米苗株数量。玉米要高产必须协调好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足够的穗数,同时又要做到穗大、粒多、粒飽。根据播种品种、控制玉米播种密度,无论是宽窄行种植,还是均匀垄种植,均应考虑栽种地力情况,创高产密度必须达到7.0万株/公顷以上,稳产可以种植6.0万株/公顷。

6、收获

收获时,秸秆还田长度控制在23至25cm左右,防止秸秆被风刮走,减少收割机的动力输出,提高收割机机械效率。

综上所述,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发展趋势起到了一定的引导性。宏观方面,它已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促进了低碳高效农业发展,保障了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在玉米实际种植中,它提高了玉米降水利用率,改善了耕层结构和土壤品质,提高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降低农业成本。

(作者单位:152100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黑龙江省望奎分校)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秸秆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