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场羔羊暴发球虫病的诊治研究

2019-07-27韩明改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0期
关键词:羊羔羊场球虫病

韩明改

羊球蟲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在羊场养殖中属于常发病之一,春、夏、秋三季发病率较高,成年羊大多数呈隐性感染,而哺乳羔羊、育肥前期羔羊,发病特征则比较明显,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间均可感病,感病后,病菌主要寄生在羊小肠和胆管上皮细胞中,按照寄生部位,一般可分肠型球虫病、肝型球虫病和混合型球虫病三种。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和研究。

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1、事例分析。2018年初,河南某县某养殖场饲养母羊510只,进入3月份中旬,部分母羊产的羔羊在哺乳期出现拉稀便、消瘦、发烧等症状,随后几天出现羊羔死亡,截止4月15日,该养殖场共死羔羊57只,在此期间出生的羔羊几乎全部死亡,发病期间该场畜主用头孢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等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甚微。

2、发现症状。病羊羔精神不振,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尾部肛门、后肢上部附近沾有稀粪便,或伴有血便。发病初期粪便不成型,4至6天后,羊羔被毛逢乱不洁、腹泻,粪便粘稠,以黄褐色为主,随着病样的加重,排出水样稀便的同时,带有粘液,经检测,这种粘液为坏死的肠道上皮组织,伴随此种病症,羊羔很快衰竭而亡,死亡率几乎高达100%。

二、剖检及实验室诊断

综合以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确诊该羊场暴发羔羊球虫病。

1、剖解3只刚死亡的羔羊,病羊除肠道外,其他器官均未出现明显病变,盲肠肿大,内有血液或凝血块,肠壁出血或有灰白色坏死灶。小肠壁增厚,出现水肿,呈粉红色,有2只小羊肠道有充血、出血情况,肠粘膜有淡白色或黄色的肠结,有粘膜脱落现象,浆膜面有出血点或灰白色坏死灶,腔内有血样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肝脏肿大、淤血。无菌采集3只病羊的肝脏、脾脏、肺脏、淋巴结以及相应血样,并采集3只腹泻羊羔的一节小肠、粪便以及3份正常羔羊的粪便,送河南兽医研究所检查。

2、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羊的肺、肝、脾等内脏组织、小肠段,以及病羊拉出的新鲜粪便做下列剖检试验:

①细菌培养。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接种针在菌操作台内勾取肝、肺、脾组织,培养物接种,均匀涂擦于普通营养培养基上,鲜血营养培养基上,SS至琼脂培养基上放置于细菌培养箱内,37℃培养24至48小时,后观察结果。

②涂片。用滴管滴一滴蒸馏水(无菌用水)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将牙签消毒,将粪便搅拌均匀涂成薄片,盖上玻片,显微镜下10倍物镜镜检,可观察到大量的球虫卵囊。也可取盲肠内容物制作涂片,在10倍物镜下镜检,可观察到球虫裂殖体、裂殖子以及球虫卵囊。

③肠粘膜刮片镜检。剪开病死山羊小肠段管腔,除去内容物及表层粘液、血液,再用手术刀片取少量肠黏膜,置于载玻片上中央,加1至2滴蒸馏水,用消毒后的牙签搅拌均匀,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卵圆形或椭圆形的球虫卵囊。

三、预防与治疗

1、预防

①确保羊场科学化饲养,合理圈舍。根据不同日龄羊饲养需求,喂不同的全价饲料,合理安排圈舍,上风口是断奶羔羊舍→哺乳与分娩母羊圈→临产母羊舍→怀孕母羊舍→空怀母羊舍→育肥前期羊舍→育肥后期羊舍→至出栏羊舍→病羊隔离舍→粪便与尿液堆放沼气池(风口处)。

②确保羊场要进行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圈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羔羊球虫病病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普通消毒作用性不大,可采用3%热碱水或80℃以上热水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保持通风干燥。或用氯制剂与酸制剂交叉消毒。消毒顺序按照上文圈舍上、下风口安排喷洒。天清除粪便,进行堆积生物热消毒。鉴于球虫的散播者以成年羊为主,应将羔羊隔离饲养管理。

2、药物治疗

①按每100kg饲料加100g比例拌匀,续用药2至3天,或用地克珠利水溶液进行治疗,全群按说明书用量加5至6倍,连用3天。但应注意地克珠利停药后的反弹现象。为此,也可以选择磺胺氯吡嗪钠进行治疗。

②常山碱是常山中的有效抗球虫成分,具有无公害、不易产生耐药性和低毒副作用的优点,它能保持肠道正常吸收,快速恢复采食量,对球虫子孢子、第一代繁殖体和第二代裂殖体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常山口服液需饮水给药,每瓶500ml兑水1000g水,下午集中一次饮水,连用3天。

③磺胺喹恶啉钠(三字球虫粉)可干扰虫体细胞核分裂和线粒体,抑制细菌和寄生虫的生长繁殖,对各阶段球虫均有强大的抑杀作用,该药安全高效,不易产生耐药性,不影响宿主对球虫产生免疫力,对治疗爆发性球虫病颇有效果。用药时,每100g兑水400斤,混饲药量加倍,1日1次,傍晚前后集中投服,连用3天左右。此外,应注意的是球虫有抗药性特点,基于此,要经常更换抗球虫药物品种,提高治疗与预防效果。

3、生长环境管理

羊球虫病多发于春、夏、秋三季等阴雨潮湿季节,基于此,应加强圈舍内外环境,多通风,保持羊舍干燥,减少湿度,勤换垫草,清除粪便,定期消毒,并控制羊群密度的同时,推广规模化高床饲养,降低羊与致病因子的接触几率。适时户外放牧,增加活动量和羔羊体内维生素D和胆固醇的含量,增强体质,促进骨骼发育。

四、诊治体会

1、球虫是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引起羔羊下痢、消瘦、贫血、发育不良,甚至发生死亡,对羔羊危害极大大。球虫卵囊主要寄生在病羊与带虫成年羊的肠道中,随着粪便排至体外,容易污染草地、饲料、饮用水等周围环境。

2、孢子化的球虫卵囊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应对圈舍和用具进行消毒,并对圈舍附近出现的苍蝇、蟑螂、老鼠等害虫要及时消灭;粪便要经过堆积发酵后方可对牧草、蔬菜果树等进行农作物施肥。

3、羊球虫病经常会发生在饲料与环境临时改变时,因此,要对饲养管理进行强化,减少应激情况,在更换饲料时,助于过度,防治球虫病的发生。球虫病发生时,要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减少其他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感染。

4、若遇到阴雨潮湿、球虫病易发季节时,要加大管理力度,进行全群预防性驱虫,完善消毒机制,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作者单位:466300河南省沈丘县畜牧工作站)

猜你喜欢

羊羔羊场球虫病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怀揣羊羔的老人
做一只永远欢跳的小羊羔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小羊羔大跳高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