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K国际标准在专业品牌建设中的思考
2019-07-27刘明军
刘明军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对具有国际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技工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迫切需要顺应国际化的人才发展趋势,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拥有国际职业资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全国各技工院校纷纷开展一系列探索与尝试,本文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为例,浅析引入AHK国际标准对品牌专业建设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AHK 国际标准 专业建设
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职业性和国际性的特点,由于其健全的制度、严格的考核、过硬的质量、细致的职业标准而在学校、企业、国家有着极高的推广价值。
一、AHK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概念
IHK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德国工商联合会(DeutscherIndustrie-und Handel Skammertag, 简称DIHK)综合德国制造业、信息产业、交通产业、商业与服务、物流、旅游、金融等主流产业,根据技术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需求,研究开发的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职业资格标准,并推出了数百种的职业资格证书,称作“IHK职业资格证书”。“IHK职业资格证书在中国的名称为“AHK职业资格证书”。此证书是依据培养职业行为能力的要求,在职业学校中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围绕学习领域,在跨企业培训中心按照培训规则围绕企业需要的核心能力进行教学,最后由德国工商联合会对学牛进行考核,学生通过考核后获得标明某种职业资格的证书。AHK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能够成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工程师。
二、引入AHK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背景
1.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呼唤
随着国际化合作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对于“大国工匠的需求日益剧增。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措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火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虽然我国每年培养出大批技能型人才走向社会各个岗位,但就整体素质而言,质量并不高,还存在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管理水平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职业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中国制造“2025”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中国制造业市场上亟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同时,众多外资企业特别是德资企业更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高技能人才。然而,国内现有的职业资格标准暂时还不能满足评价高精尖和跨专业综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国际化人才缺口较大。
2.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衔接,到2020年,高职院校20%以上的专业课要与国际职业标准对接。”由此可见,教育部高度重视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引入国际标准,提升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江苏省、南京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部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3.学院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笔者学院现有2016级、2017级、2018级4个中德班共6 5人,在转型发展阶段,笔者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擴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国际化合作不断深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享誉全球,为德国制造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因此,学院为了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决定引入德国IHK国际职业资格考试,培养具有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高技能人才。笔者学院经过系统研究德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职业分类、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逐步摸索出符合技师学院实际情况的德国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习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东莞技师学院等先行者的办学经验,笔者学院于2018年与德国舍弗勒公司正式签约并开始中德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在与德企合作的同时,笔者学院直接对接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经过多次考察和交流,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院可以充分利用德国商会的企业资源和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实践国际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路径,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对接,有效促进了一流品牌专业建设。
三、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1.引入国际化职业资格标准
学院将国际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分解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专业教育标准与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与衔接。人才培养的实施按照“校企双元、理论和实践双元、教者双元”等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教育模式开展。通过与国际企业尤其是德企进行深度合作,围绕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在学校、培训中心和企业等三个教学场所实施课程的教学,学校有针对性地实施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培训中心进行技能课程教学,企业开展岗位实践性训练,利用各自优势发挥效用,全方面将国际化职业资格标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2.搭建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深入开展专业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明确专业岗位和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学院针对就业岗位中常见的工作任务信息进行统计和整理,围绕国际化职业资格标准,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提炼出行业职业通用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学院根据所需培养的能力,将教学目标与岗位职责进行对接,将五年制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企业课程和校内专业核心课程,从而使各类型的课程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
依据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学院还深入推进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工作。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按照工作任务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结合企业培训计划拟定一门课程中的核心能力要求。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重复率和复杂情况,制定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构建时,按照以知识和技能为主体内容,以职业素养为必备任务,突出综合技能的同时培养工匠精神和爱国精神,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核心素養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构建国际化特色专业评价体系
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引入,校企共同构建与现代企业岗位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学院坚持“六位一体的立体评价模式,促进多方、多维、多元评价体系建设,即“学生评、学校评、企业评、主管部门评、社会评、国际行会评”六个方面。对课程评价,采用任务评、过程评、考核评有机结合,打破原有的分数指标和等级考核体系,着重考核学生与企业需求的知识能力、与岗位对接的素养能力。同时,试行“一考双证”的模式,在企业行会(AHK)的监督下,在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的主管下,以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涵盖国家职业资格认证,避免资源和精力浪费,从而搭建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专业评价体系。
4.建设国际化水平的师资团队
学院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引入德国IHK国际职业资格标准。为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一方面通过内部培训来提升教师水平,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加强教师结对帮扶工作,促进教师在技能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学院更加注重专业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遴选专业优秀教师参加德方举办的师资培训,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模式,着重提高国际化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能力,成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学院通过利用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办学平台,教师不仅学习与学习领域、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更要学习凸显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训基地建设方法,培养一批持有IHK证书的考官和培训师。
5.建设国际化品牌实训基地
学院将国际职业教育理念引入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与企业尤其是德国知名企业进行联合实训室建设,是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国际化品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国际合作办学汇聚高端的国际人才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为国际合作品牌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全面支撑。笔者学院在建设国际化品牌实训室日寸,经过多方调研和反复论证,集成国际资源、借鉴先进经验。在建设国际化品牌实训基地前,应该尽量在原有的实训基地基础上通过布局优化、功能定位、设备更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改造,建设目标是成为符合国际标准的,集产、学、研、鉴、赛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
以笔者学院中德培训中心为例,通过学习和借鉴德国舍弗勒集团的先进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在现有电气技术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和钳工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进行场地的重新布局优化,将国际职业资格标准中德职业要求落实到各个实训区域,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同时兼顾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和平台建设项目,逐步更新实训基地设备,整体提高实训设备的先进性;设计一以贯之的LOGO和品牌形象,确立“专业Specialty、人文Humanism、智能Intelligent、绿色Green”四人建设理念,充分推动工匠精神与德育职业教育理念的落地生根(见下表)。
近几年,通过引入IHK国际标准的探索与实践,对学院发展的促进,特别是加快一流品牌专业建设的提升效果显著。笔者学院深刻地认识到技工教育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今后学院拟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和范围。2019年,学院将着力完成中德AHK机电一体化师、中德AHK汽车机电一体化师、中德AHK新能源汽车维修师江苏省培训认证中心建设,并探索建立运输商务、计算机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培训认证中心。围绕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展开,从实际效果出发,全面建立学院特色的国际合作机制和体系,开拓从“合作”到“发展”的创新之路,打造技工教育的品牌。
四、示范推广,引领发展
通过合作共建,打造三大国际职业资格省级培训认证中心,充分发挥培训资格认证与资格标准建立工作,促进人才培养与孵化,引领技工院校高端发展,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1.建设中德AHK机电一体化师江苏省培训认证中心
引入德国机电一体化师职业资格标准,在配备笔者学院中德新科技南京职业培训中心、巾德手工机械加工培训中心和电气技术三大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由AHK授权培养德国AEVO认证的师资和AHK机电一体化师考官,共同建设基于校企双元的中德AHK机电一体化师江苏省培训认证中心。中心建成后,可开展每批40人的德国AHK机电一体化师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认证,为南京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的机电专业高技能人才。
2.建设AHK汽车机电一体化师江苏省培训认证中心和AHK新能源汽车维修师江苏省培训认证中心
引入德国AHK汽车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维修师职业资格标准,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企业车间建设规范,与AHK共建集德国双元制人才培训模式推广、高端培训引领、课程本土化开发、技能人才评价标准研究及国际证书认证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培训认证中心。中心建成后,可开展每批120人的汽车机电一体化师和新能源汽车维修师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认证。通过AHK汽车机电一体化师认证的毕业生可胜任德系高端车的汽车检测、汽车维修等岗位。通过AHK新能源汽车维修培训的毕业生可获得电力技工(EIP)、高压技师(HVT)或高压专家(HVE)资质,从事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等专项维修工作。
3.探索建立运输商务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培训认证中心和计算机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培训认证中心
随着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合作的不断深入,笔者学院还将探索建立运输商务类和计算机类的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培训认证中心,将笔者学院的专业建设全面对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培训认证中心建成后,笔者学院将持续深入进行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完整的双元制示范推广方案并向外辐射。通过深入合作,打造中德AHK汽车机电一体化双元制示范推广基地和中德AHK新能源汽车维修双元制示范推广基地;以技工院校联盟为载体,分享和推广中德双元制办学经验,组建技师学院双元制合作联盟,引领技工院校高端发展;融合资源,对接企业尤其是AHK商会的企业,打造中德跨企业培训中心。
五、小结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对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是一项复杂又繁重的工作,一方面涉及调研、梳理和总结工作,需要充分研究才能做好规划部署,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注重校本化特点,避免困际标准“水土不服”、难以落地的情况。我国职业学校要在发达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引领下,以先进的职教理念为指导,以国际水平跨国企业人才要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标准对接为基础,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专业课程开发为核心,搭建多方参与的平台,通力合作,才能开发出体现国际职业资格能力标准的专业教学标准。
参考文献:
[1]戴勇.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山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张慧波,张菊霞,高职教育国际化:从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开始[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4]汪全报.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探讨[J].职业时空,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