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法医病理学研究状况分析
2019-07-27邱惠颜余雨欣徐银慧
邱惠颜,王 康,余雨欣,徐银慧,梁 曼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430030;2.广东法鉴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广东韶关512000;3.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0)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及死后变化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1];主要采用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确定死亡相关的征象、原因、方式等各类因素及损伤时间、成伤方式、致伤物推断等内容,此外,个人识别、为医事立法提供学理依据也是该学科涉及范畴。应用CiteSpace[2]软件的计量学算法对收录在CNKI收录的法医病理学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综述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法医病理学科研创新需求和学科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以涵盖法医学工作者专业领域需求为前提,综合考虑所属学科、影响因子等因素,确定《法医学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司法鉴定》《刑事技术》为本文数据来源,检索式:精确来自《法医学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司法鉴定》《刑事技术》,筛选主题、关键词、篇名、摘要或全文包含“法医病理学”,不限定时间,共获取2 970篇文章(2019年2月25日检索)。手动筛查检索数据,去除征稿、院校介绍、学会活动计划、文题索引等栏目,所得有效记录 2 882篇。
1.2 研究方法
架设CiteSpace5.3信息可视化软件,导入有效文献数据,选定文献数据的关键词、作者、发文单位为信息节点类型,利用路径搜索(pathfinder)算法,分析和处理科学文献共被引网络的路径,以词频分析法处理数据集合元素、获得可视化计量学结果[3]。
2 结果
2.1 法医病理学学科研究热点分析
2.1.1 法医病理学科研属性分析
法医病理学是为案件侦查、审判提供医学证据的学科,这一学科目的性即决定了其科研关注内容。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之一,多通过其关键词概括研究对象;分析文献关键词的频次能有效示踪法医病理学在科研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热点并描绘关联图谱(图1),专业方向“法医病理学”出现频率最高;大量高频次词条集中在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等内容。确定死因是法医病理学的首要任务,故研究更多关注于“猝死”“中毒”“颅脑损伤”“窒息”“创伤和损伤”“溺死”“机械性窒息”等原因所致的死亡。“自杀”“杀人”等死亡方式的确定往往有待于法医病理学检验,此外还需要现场勘查、案情调查等综合分析、判断。“死亡时间”推断的法医学应用意义深远,但其精确程度与涉及因素多寡及难易成正相关;而“损伤时间”推断具有类似境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虽已部分用于组织学检查,但实际应用仍受局限,有待死(伤)后分子变化组学等新兴技术方法为此两项研究带来突破。在我国医患矛盾尚未有效缓和的大背景下,“医疗纠纷”高频次折射出的是对死因的争议及诊疗行为的不认可。
在法医病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图谱基础上,利用 LLR 聚类算法(log-likelihood ratio,p-level)分析关键词及年份建立法医病理学研究热点聚类分析图谱(图2),图2所示聚类标签中,前述“免疫组化”“法医病理学”“大鼠”“中毒”“猝死”及“死亡时间”高频词条再次凸显;其中,“大鼠”因微循环等特点与人体相似,成为法医病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哺乳类模式动物;“猝死”往往事发突然、毫无预兆,因此多有研究阐明其原因及机制;“中毒”致死者除在法医病理学范畴内研究外,还可衍生至法医毒理学分支。其他标签中,“淤血”系最常见的早期死后表现,其非典型形成机制也引发部分法医学工作者的探讨;“损伤”可发散多个法医学问题,如推断损伤时间、鉴别生前伤或死后伤、明确损伤与疾病的关系等;“血栓形成”和“过敏性休克”是医疗纠纷鉴定中最常见的死因,诚然我国医疗环境亟待改善,但提高整体医疗质量也刻不容缓;“现场勘验”则是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在判断死亡方式时必不可少的辅助背景资料,对死亡方式的判定至关重要,加诸此类综合分析更利于结论精准。
图1 法医病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图谱
图2 法医病理学研究热点聚类分析图谱
2.1.2研究热点时序强度分析
关键词按重要性筛选即得突现词(burst term),即词频在特定年份中相对增长率突然变化、高频出现[4]。图3突现词图谱可见,自1986年起有关键词突现增长,细究其突现强度、可视化突现起止时间段等信息,“尸检(尸体解剖/检验)”作为法医病理学主要检验内容,经过长达十年的突现,逐渐成为法医工作常态,也体现出我国法制和检案制度日趋健全、法医病理学学科发展和进步。“心肌缺血”“脑挫伤”“脑干损伤”“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系心、脑重要器官因外伤或急性功能障碍而致伤、致死,多意外突发,需待法医学鉴定破解死因;“(性)窒息”的鉴定及与“他杀”“杀人”“自杀”的鉴别作为“案例分析”交流具有科学的实用价值;同样有待法医学鉴定加以鉴别的还有“高坠”等死因,而此类鉴别还需结合“现场勘查”等综合判断;以上皆为法医病理学鉴定相关词条。“图像分析”“dna降解”是“死亡时间推断”研究进程中应用过的技术、方法,科研相关突现词条相对较少,概其法医病理学作为应用学科的属性使然。
图3 突现词图谱
2.2 发文机构、地域分析
按发文量对目标文献发文机构降序排列,可以发现,发文量前19的机构中,主体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仅有的三家公安部门分别是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54篇)、广东省公安厅刑事技术中心(30篇)和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29篇)。究其原因,除地处广州、北京这类中国一线城市、法医类工作体制、建制、程序相对成熟,因此发文量可观外,还与公安部门不易因单位名称变动而分散发文量有关。而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在内的诸多院校,尽管发表量丰硕,仍因教育部合校及各院校内部机构改革,名称调整,文献数量有所分散。另外,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公安二分天下的发文机构性质也可见我国法医病理鉴定工作相对准入门槛较高。
以发文机构为节点观察机构发文量、彼此间合作紧密程度及研究内容相关性,发现高发文量机构多按地域排布呈现合作关系,如华南地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及前身)与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公安厅刑事技术中心,华东地区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原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而华中、华北、华西地区诸多院校因学者流动而建立了更多跨地域的密切合作。
细化各机构所在省份发文量,可以发现,湖北、广东均发文 339篇,上海(202篇)、辽宁(174篇)、北京(108篇)地区机构发文量也不容小觑;山西(85篇)、四川(64 篇)、江苏(61 篇)、浙江(60 篇)等省份发文量亦可;云南、陕西、河南三省发文量在20~49篇之间,其余省份均小于20篇。
2.3 作者合著分析
通过对作者合著分析,可以发现法医病理学科领域内高产核心作者众多,既有与前述重量级发文机构相符的群聚效应,又直观罗列出随着学科发展、新老作者合作共现:如老一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黄光照、张益鹄作者及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祝家镇、陈玉川作者;而新一代的刘良、官大威、陈忆九、周亦武等高产作者们,也已成为当下业内学院派中流砥柱,代表各自所在机构推动学科发展。
2.4 基金资助分析
分类汇总CNKI收录、基金项目资助法医病理学论文信息可以发现,2 882篇论文中,660篇获各类基金资助,占22.9%。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文章345篇,各部级基金项目资助93篇,省级基金项目资助222篇,分别占资助份额的52.3%、14.1%、33.6%;各省份中,广东、山西、上海、湖北、辽宁获资助产出均>20篇。
3 讨论
文献计量学是通过数学、统计学等定量方法研究文献体系及其计量特征的数量关系、分布规律及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科学技术的特征、结构和发展规律[5]。而CiteSpace系列图谱可视化呈现前述体系中关键词、作者和机构节点的“共现聚类”,概括法医病理学研究、鉴定热点规律、机构和该学科从业者的发文贡献及业内影响力等。
直到18世纪法医学历经萌芽、形成时期,法医学与法医病理学的内容仍基本等同;自19世纪发展和成熟时期至今,法医病理学成为法医学的主体和重要分支。其间,随着科技长足发展,法医病理学也从依靠肉眼观察、触碰等传统鉴定方法进化为依靠系统、先进的科技手段、仪器的现代科学[6]。而伴随社会民众认知能力提升,鉴定范畴则从公安机关受理的刑事案件推广至公安、高校、科研院所乃至社会鉴定机构协同参与刑事案件、医疗纠纷等多种民事诉讼、调解、仲裁等。
法医病理学作为法医学科的基础核心,论文大量出自最早设立法医学专业的业界“老六所”,黄光照、祝家镇等我国第一代法医学家为法医学科积淀作出卓越贡献[1]。近四十年发展期间,法医病理学研究获大量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投入资助,鉴定手段获得高新科技支撑,通过寻找鉴定标记、海量数据分析、建立符合案件需求的鉴定技术,法医学学科建设得以不断完善。未来,法医病理学研究仍需在方法、技术及概念上可持续创新,以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7年度,我国经司法行政机关登记从事法医病理鉴定机构占“四大类”机构的27.67%,而业务量较少[7],结合本文“大数据”知识图谱中鲜有此类鉴定机构或鉴定人被提及,究其原因,除因涉及刑事案件、法律问题须由公安、检察机关主导准入外,还关乎法医病理鉴定所需全面系统的尸体解剖、病理性诊断等环节对鉴定方软硬件要求较高。继“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对“非正常死亡鉴定机构”的确立,有效、有序、确保质量的开展“两类公民死亡”案(事)件鉴定,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法医病理从业人员通过普及法医病理鉴定推动本学科发展。
法医病理学历史悠久,鉴定文化内涵丰富,理论技术涵盖范围广泛,是法医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不断协调“原创”与“转化”中解决鉴定问题、推动学科发展、服务依法治国[8]。应用CiteSpace对法医病理学文献进行计量学可视化分析,一窥我国法医病理学学科发展简史,初步总结鉴定和科研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概念,以期为法医病理工作者们未来的科研创新和鉴定实践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