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身体”是“加班文化”还是道德绑架?
2019-07-26李畅
李畅
最近,996工作制又“火”了。媒体报道,在程序员圈子里颇有名气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有人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意为“工作996,生病ICU”,“996”即许多企业的程序员工作状态,从上午9点干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这一项目得到了大量程序员的响应。(新华网)
“996.ICU”项目听起来好不讽刺,上班时间从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生病了直接进ICU病房,搞垮身体“没商量”。
“加班文化”即雇员在本该休息的时间内还在加班的一种现象,目前有很多企业标榜所谓的“加班文化”,把“加班”与“企业文化”“拼搏”“奋斗”“青春”联系到一起,突出彰显奉献精神。“加班”甚至已经成为了很多公司的一种“潜规则”,如果别人都在加班,早下班的那个人就會觉得脸上“火辣辣”,像个犯了错的“逃兵”。
“996”、“007”、“711”、“716”……越来越多的加班“新形式”层出不穷,加班熬夜似乎早已成为了众多年轻务工者们的一种常态,而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之间的界限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人们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享受生活,可目前大行其道的“加班文化”正在以一种诡异的逻辑试图去改变人们的初衷,鼓励、误导甚至逼迫人们牺牲生活去满足工作的需要,去为自己追求更多的金钱,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
亚健康、早衰甚至猝死是长期熬夜加班的“并发症”,这让年轻人早早的用上了“防脱发洗发露”,而“保温杯里泡枸杞”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容易获得的养生方式。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这种以“掏空身体”和牺牲生活质量与青春为代价的所谓“加班文化”是不人道的,开始纷纷站起来抵制这一“伪文化”,并开始追求健康、自由和享受生活的权利。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员工被“掏空身体”的加班文化累倒,对于企业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其家庭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青年人和中年人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虽然面临养家糊口的生活压力,但也不该迫使他们将工作作为生活的全部,他们也需要体会家庭的温馨,去维护“小家”的和谐,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对于企业来讲,依靠员工熬夜加班来提升企业利润率其实是十分愚蠢的,将加班作为企业文化,忽视对员工的关爱与培养,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跟不上人力成本提升的现实,这样的企业很难走向长远。
(选自河北新闻网)
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商家如果能巧妙利用语言的谐音,可以令店名更具有文化意味,博人眼球。结合时代元素和文化特色的店名,到什么时候都会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但违反法律法规、有悖社会公德的店名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应该画上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