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智深的高贵

2019-07-26鲍鹏山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鲁智深李逵水浒

鲍鹏山

《水浒》中的英雄,大多数是无谋的,不,正确的说法是“不谋”。鲁智深就是不谋的典型。他有一句格言: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所以,他做事,坚决、干净、彻底,不瞻前顾后,不犹豫不决,不三思而行。没有那么多的算计,更没有自身利益的考虑。他就因此把自己的生活毀了。但即使这样,他也不思量,不后悔,对自己被毁掉的生活毫不留恋,并且,以后如何?也毫不在意。

他只是一条禅杖,一领直裰,一顶光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飘飘然潇洒走天下,难怪他是三十六天罡中的天孤星!

金圣叹曾用四个遇字说鲁智深: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他是率性而为的人,又是内心极有分寸的人。

率性和分寸是一对矛盾,要处理好,很难。

率性可爱,有分寸可敬。

李逵比鲁智深更率性,所以有时候比他更可爱。但李逵往往没分寸,让人害怕,所以没有鲁智深可敬。

武松分寸感极强,所以很可敬。但不够率性,所以不如鲁智深可爱。

既可敬又可爱,这正是他高于李逵、武松等人的地方。

他的不谋,由于两个原因。

一、他不怕。他不计后果,别人还在琢磨、犹豫,他已挺身而出了。

二、他不躲。“遇弱便扶,遇强便打”,这正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界。遇到弱,还谋什么?扶就是了;遇到强,还谋什么?打就是了。

鲁智深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他的魅力,就来自于他的这种简单,我们就爱他的这份简单,单纯,他几乎是随遇而安,坦然接受命运。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挫折和转折,是打死镇关西之后,不得不做了和尚。他在军界特别适合(他武功一流),并且已有相当基础与人缘(老种经略相公与小种经略相公都很欣赏他),按说前程远大。一下子变成了他极不适应的和尚,按我们的想法,他一定非常痛苦,但是,他竟然坦然接受了。

而且,接受之后,他竟然就认了,以后他有很多还俗再作军官的机会,他都终身不改—一件直裰,一穿终身。令我们非常吃惊的是,他还就真的成了正果。

简单到最后,就是智慧。

鲁智深是什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高贵,是一种令人心仪的气质。是《水浒》这部小说给我们树立的一个人格精神坐标。

文学是塑造精神气质的。好的文学,总是建立一种人格坐标,使我们相信人类自己,相信我们自身的高贵,从而,使我们虽然身处不完美的现在,但,相信未来。

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的文学意义,就是让我们知道,在这个不完美甚至丑陋的世界上,还有高贵。在小人麋集的世界上,还有这样高贵的人。我们还可以拥有一种尊贵的人生。

(选自《长江文艺·纪实版》)

猜你喜欢

鲁智深李逵水浒
不打不相识
四大名著趣解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
变身鲁智深
与鲁智深的“密会”
鲁智深打官司
社会 “水浒”化
菜园主管鲁智深的“真功夫”
《水浒》“一百单八将”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