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操弄“元朗事件”有图谋
2019-07-26叶蓝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
元朗上周日爆发“白衣人”追打“黑衣人”的冲突后,一些香港舆论不约而同地集中批评“白衣人”使用暴力。但随着事件过程逐步被曝光,身穿黑衣的暴力示威分子以及反对派议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昭然若揭。立法会议员何君尧父母的坟墓被恶意破坏,始作俑者正是香港反对派。
不断有人威胁元朗乡民
数百名“白衣人”21日在元朗引发的冲突,连日来在香港社会持续发酵。香港星岛日报网24日援引相关报道称,新界朋友相信,元朗事件早有预谋,“连登讨论区”一早就有人发文扬言要毁新界人的祖坟、拆祠堂,以此威吓元朗乡民,不要阻止他们示威游行、搞“连侬墙”(非法“占中”期间出现的所谓民主拼接墙)。据了解,香港建制派拥有元朗区议会的大部分议席,因此成了反对派的“眼中钉”。过去香港泛民也曾到元朗组织游行,包括2015年的“反水货客”游行,但最终酿成冲突。
“帮港出声”认为,元朗事件的背景正是反对派所谓的“遍地开花”及“连侬墙事件”,许多地区的市民不满暴力示威扩散到各小区;在元朗事件之前,已有多个小区的居民自发组织起来抵抗“遍地开花”,并发生冲突事件。因此,“元朗事件并不是偶然事件”。文章称,事发前,不断有人在网络上发出威胁,扬言“光复元朗”,并声称要将暴力升级。7月20日,香港警方查获一个藏有炸药和武器的仓库,同时发现一批“港独”组织的政治宣传品,“元朗及其他小区的居民为此希望组织起来,保护小区不受侵扰”。前文提到的新界朋友称,黑衣人冲击立法会、警察总部,无非要以暴力手段令政府屈服,使反对他们的人收声,自恃“谁大谁恶谁正确”,但偏偏元朗不让黑衣人染指,“元朗成为黑衣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叫嚣、策动‘光复元朗,就是要用黑色暴力恐怖,令元朗人不敢反对他们”。《东方日报》也提到,21日晚当极端分子在香港中联办大肆破坏时,元朗凤攸径公园有上千名市民集结,并自制一面“祸港贼泄愤墙”,墙上贴着30多名泛民政客的画像,包括反对派幕后金主黎智英,立法会议员毛孟静、林卓廷等。上百人手持标语大喊“保卫元朗、保卫家园”等口号,批评黑衣蒙面的示威者扰乱元朗。
反对派推波助澜
在元朗冲突中,有港媒注意到一些黑衣人首先做出恶意挑衅,以言语和行动刺激对方,因此引发冲突,双方都有责任,“而隐藏于背后,鼓动将暴力带入小区以及美化暴力示威的人,应负最主要的责任”。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反对派议员林卓廷21日晚抵达元朗站后,立即吩咐同行的人在社交网站进行直播,博取“政治光环”。“白衣人”原本只站在元朗站闸外,让黑衣人“不要进元朗”,但黑衣人不停辱骂“白衣人”是“牛屎佬”,夹杂粗言秽语,林卓廷不但不招呼黑衣人立即离开,反而间接为他们“壮胆”,使情势进一步恶化。公民党主席梁家杰还公然声称,“暴力有时候是解决方式”,煽动更多年轻人做“死士”。
事件发生后,香港警方迅速拘捕6名涉案男子,23日被抓人数增加到11人。反对派则忙着“带风向”,多名泛民议员及区议员22日到元朗警署外抗议,声称警方与黑社会勾结,促请元朗警区高层问责辞职。与此同时,各种“证据视频”纷纷出炉,建制派议员何君尧因在事件发生前与几个“白衣人”握手,而成了元朗事件的“幕后主使”。有媒体质问道,“暴力是香港法治社会所不能容忍的,但为何反对派要诬蔑元朗事件是黑社会与警方合作,而不谴责7月1日冲击立法会大楼、7月14日新城市广场冲突、7月21日冲击中联办的暴力行为?为何有警察被咬断手指,国徽被涂黑,反对派却默不作声、不作谴责?”
父母坟墓遭恶意破坏后,何君尧24日凌晨指控这是泛民议员朱凯廸的支持者所为,朱是包庇者。《大公报》25日起底称,朱凯廸长期煽动社会对立,在元朗事件发生后,更是不断煽风点火激化矛盾,并企图在本周六煽动更大规模的冲突。文章说,过去几星期以来发生的每一次暴力事件,几乎都可以看到朱凯廸的身影。他要么故意阻挠警方执法,要么躲在后方指挥操控,“毁人祖坟之事,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不论持什么政治立场,也不论有何过节,都绝不能做出如此恶毒之事”。有新界朋友拍案斥责,“毁人祖墓,阴毒下作至极,是中国人尤其是我们新界人的大忌。那些口口声声反暴力的人,根本泯灭人性、丧心病狂,暴力之至”。他认为,“有关何君尧卷入冲突的指控并无真凭实据,黑衣人将仇恨发泄到他身上,更多的是迁怒于何君尧一直敢向他们说不”,加上他又是建制派议员,“搞何君尧,就是要令元朗人恐惧,令建制派收声”。
警方拒绝发出不反对通知书
为了报复,反对派分子策划本周六发起所谓“光复元朗”游行,企图制造更大的暴力冲突。25日,香港警方拒绝发出不反对通知书,并发出禁止公众集会及反对公众游行通知书。东方日报网称,根据《公安条例》,警务处处长禁止及反对在27日下午3时30分至晚上11时59分在元朗区的公共地方举行公众集会及公众游行。警方表示,该游行针对元朗事件,根据近日发生的事情,包括议员办事处及其先人墓碑遭破坏,围村居民反应以及互联网上发出的涉及暴力的激烈言论,“有理由相信游行人士会与村民发生暴力肢体冲突,对游行人士、村民及其他公众人士均构成危险”。
连续的暴力冲击使香港形象受损。有国际大银行的研究报告称,因担忧香港近期示威活动,一些商业推广活动须延迟,内地旅客消费减少。据《星岛日报》25日报道,在过去一周,多个国家已更新对香港的旅游建议,包括新西兰、日本和英国等,提醒国民避免前往示威区,特别提到金钟一带。本港零售及餐饮业界也对市道感到不乐观。
不少舆论警告,“一连串暴行让香港失去东方之珠的魅力”。《香港商报》的评论文章认为,激进暴力示威者践踏香港回归以来赖以成功和繁荣的“一国两制”,这些行为伤害了全国人民的感情,也是危险的挑衅举动。《大公报》25日发表“向玩残香港的极端势力说不”的评论称,香港由“动感之都”沦为“动乱之都”,由“好客城市”沦为“赶客城市”,香港人引以为傲的国际金融中心、法治之区,因暴力横行而蒙污,令人痛心,更令人愤怒,而恶果则由市民承受,年轻人可谓受创最深。文章说,善良的港人必须擦亮眼睛,受蒙瞒被操纵的年轻人更要及时醒悟,“我们要守护香港这个共同家园,而不是将自家砸烂了还自以为公义,那不是崇高,而是自残,是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