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笋夜蛾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研究

2019-07-26莫有迪

乡村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怀集县夜蛾竹笋

莫有迪

(怀集县林业局,广东 肇庆 526400)

广东省怀集县现有林地面积253 600 hm2,其中竹林面积33 133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13.23%。怀集县有“中国竹子之乡”之称,是全国茶秆竹的原产地和主产地。怀集县的竹笋夜蛾种类主要有笋秀夜蛾[笋秀禾夜蛾,Apamea apameoides(Draudt)]、笋连秀夜蛾[Apamea repetita conjuncta Leech(Leech)]、淡竹笋夜蛾[Kumasia kumaso(Sugi)]和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Butler)]4种,为历史性害虫,主要为害茶秆竹。竹笋夜蛾一年发生一代,近几年发生严重,危害率最低为45%,最高达90%,平均危害率超过60%,每年因此虫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万元。通常竹笋夜蛾的越冬卵在每年3月底至4月初开始孵化。起初孵化出的幼虫先在杂草上进食,5月左右竹笋开始出土时,幼虫开始逐渐蛀入笋尖小叶,可以观察到竹笋蛀口外有绿色碎屑。幼虫主要为害幼嫩部分,每只幼虫可危害一两个笋,多数情况下每笋只有1头幼虫。当竹笋受到危害后,表面失去光泽,内部出现虫孔、虫粪且腐烂发臭。5月底至6月初,老熟的幼虫潜入浅土结茧化蛹。

1 发生竹笋夜蛾的主要原因

1.1 营林方式不科学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林业生产中,林农常常侧重于林木的种植和管理的效益,对营林方式重视不足,影响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比如,竹林栽植密度不合理,阻碍了竹林的通风、透气和光照。因通透性不足和光照不充分,导致竹笋夜蛾发生危害[1]。

1.2 天然树林比例低

随着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林业企业发展壮大,森林资源消耗加大,天然林比例降低,使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过度采伐的危害,并加强了人工林的培育,但是人工林的发展还不完善,仅仅是增加了一部分森林覆盖面积,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确定因素。比如,树木种植类型较少,只有大片的竹林,没有天敌栖息的阔叶林,影响了竹林对竹笋夜蛾的抵御能力。相对于有阔叶林的竹林,人工竹林的物种单一,生态系统不完整,因此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易遭受竹笋夜蛾的侵袭。一旦人工竹林发生竹笋夜蛾,易大规模扩散,对竹子生产造成严重损害。

1.3 用药不规范

化学农药防治是防治竹子病虫害的主要措施。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竹笋夜蛾,在短时间内见效快,但重复、过度、滥用化学农药会严重污染环境,又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在竹林生产中,因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不准确,不能及时掌握竹笋夜蛾等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缺乏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导致农药使用不规范,最终无法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另外,大量的农药还会破坏森林的生态平衡,减少有益生物的数量,从而使得竹笋夜蛾滋生、泛滥。

2 竹笋夜蛾防治方法

2.1 药剂防治措施

林间的虫害比较严重时,可以使用危害较小的森得保化学药剂,具体防治效果见表1。

由表1可知,采用不同浓度的森得保粉剂治疗竹笋夜蛾,用药3 d后防治效果明显提升,用药15 d后防治效果最佳。不同剂量的森得保粉剂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相同条件下,600 g/hm2用药量的防治效果优于450 g/hm2。另外,森得保粉剂对螳螂、蚂蚁等益虫不具有杀灭作用,因此森得保粉剂具有良好的防治转移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2.2 加强森林抚育及生产管理

2.2.1 抚育除杂。在秋冬季节,要伐除老、弱、病、残、秃的竹子和杂灌木,铲除以莎草科、禾本科为主的杂草和其他杂草,破坏虫卵的生存环境。

表1 森得保粉剂防治竹笋夜蛾的效果

2.2.2 合理砍伐。茶秆竹的砍伐要遵循保护子竹、禁砍父竹、择伐公竹,砍小留大、砍密留疏、照顾均匀的原则。以上所说的子竹即一年生竹,父竹即二年生竹,公竹即三年生竹。择伐的强度视竹林疏密情况和当年出笋情况而定,一般伐六留四或伐七留三。即对密度大、出笋多的可将公竹砍去70%,留下30%在次年砍伐;对立竹较疏、当年出笋量较少的,则对公竹伐去60%、保留40%为宜[2]。

2.2.3 垦复施肥。在秋冬抚育时同步进行垦复施肥。可采取带状垦复方式,有条件的可采取全山块状垦复方式。带状垦复最好为水平带,带间距为2 m,带宽30~40 cm,深10 cm左右,以不伤竹根为宜。肥料要施放在带内,稍盖薄土。一般当年667 m2施尿素或复合肥10~15 kg;第2年在两带之间进行带状垦复,如此类推,3~5 a基本完成全山的垦复作业。通过垦复施肥,促进来春的竹笋早发、整齐、健壮,促使竹笋在笋夜蛾幼虫活动盛期之前纤维化、木质化,降低危害率。

2.2.4 拔除被害竹笋。在4月底前,将被害的竹笋全部拔除、捶烂,杀死蛀入笋内的幼虫,降低虫口基数和种群密度[3]。

2.3 完善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

监测预报是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关键,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竹笋夜蛾的发展,防止大面积发生竹笋夜蛾。因此,要分析竹笋夜蛾的发生规律,制定完善的林业病虫害检测预警机制,第一时间控制竹笋夜蛾的传播扩散。管理人员要定时开展森林巡逻工作,记录好森林内的土壤及环境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林业工作站要与其他单位进行合作,及时掌握气候及天气的变化,对竹笋夜蛾的防治工作及时做出调整。当发现竹笋夜蛾时,要尽快采取手段进行防治,并将发病区域进行隔离,防止竹笋夜蛾进一步扩散。

猜你喜欢

怀集县夜蛾竹笋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竹笋
竹笋
小竹笋的梦
挖竹笋
怀集县水产养殖业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