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2019-07-26邓惠文

乡村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木材培育林业

邓惠文

(广东造园建设有限公司,广东 英德 513000)

在中国建设初期,林业的定义还停留在木材生产阶段,国家认为林业是为社会生产提供木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态建设思想初步形成,人们对林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林业由基础型产业逐渐向公益事业方向过渡。由于社会生产对木材的需求量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生态建设思想很难渗透到林业产业。直到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才逐步确立林业产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1 林业产业内涵及其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1.1 林业产业内涵

站在生态建设角度看林业产业,其发展具有明显的可持续性和低污染性,且产业类型比较丰富,属于典型的复合型产业。木材生产只是林业发展的起点产业,木材经过一级产业、二级产业等利用,最终向分解产业汇聚,将废弃木材重新处理,挑选出可循环利用木材再次使用,将其他废弃物加以生态化处理,构建一个可循环的生态系统,至此达到生态建设目的。图1是现代林业产业的生态构成,同时兼具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图1 现代林业产业生态循环系统

1.2 林业产业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性是现代林业产业的显著特征,大部分陆地都被森林覆盖。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森林,能独立完成物质的循环流动,组成成分间相互依存。林业还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林业产业能将生态和经济牢牢联系在一起。林业作为核心产业,是其他产业沟通的枢纽位。

2 某地区林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2.1 某地区林区产业发展现状

林区主体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组织和个人。组织又被划分成不同的经营主体,第一主体是国有森工企业,林区直属国家管理,国企林业自负盈亏,具有自主经营权,企业不仅要完成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还要向市场输送产品,发挥着地方林业产业领头羊的作用。第二主体是地方私营企业,是在森林资源的辅助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企业,职能是利用森林资源进行精加工,获得木质工艺品,或者整合森林资源开发旅游业。第三主体是林业合作社,以承包经营为基础,承包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苗木种植、苗圃养育等多个项目,承包者与合作社合作,让自身经营具有一定规模,进而完善自身经营模式,增加经济收入。

若产业主体是个人,多为小本生意、居民自发采集资源,个人产业发展壮大后可归为私营企业行业。生产经营者将植物作为药材、食材等加工,形成当地土特产获得收入,产品纯天然、无公害,符合生态建设的基本思想。

2.2 产业类型

该地区依托广阔的森林,衍生出三大产业。最新调查资料显示,第一产业依托森林发展,主要负责苗木种植、新产品培育等工作,同时兼具花卉、草本植物等培育工作。第二产业以精加工产品为主,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将其加工成家具、纸等生活用品,并与市场建立联系,保证加工产品的畅销。第三主体是服务型产业,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开发森林资源用于休闲、旅游产业建设。

该地区三大产业最初发展时还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随之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其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被逐渐削弱,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有超过第一产业的势头,精加工木材产品销量逐渐降低,木制品的市场销售情况不容乐观[2]。

2.3 某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第二产业衰减速度加快。现代林业产业以生态建设为主要目标,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森林物种的多样性,下达封山育林政策,且严禁砍伐名贵树种。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能使用的木材原料和种类大大减少,木材产品生产量锐减,相应加工企业获得利润减少,产业呈现出明显的滑坡现象。

2.3.2 资源、资金缺乏。由于各项森林保护政策的实施,当地林业企业可用资源减少,社会各方面对于林业产业发展并未给予过多的资金支持,产业发展速度受到限制,三大产业因此出现回落现象。

2.3.3 忽略林业产业的主体地位。政府将生态建设提上日程,并未正确认识到林业产业发展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一味强调生态建设,忽略林业产业的主导地位。

3 依托林业产业促进生态建设系统构建的路径

3.1 确定林业产业地位,加大各方支持力度

3.1.1 构架资源引导路径。林业局是进行资源合理规划的主体,在森林保护政策的约束下,并不是所有资源都不能使用。林业局可通过以下方式对林业企业进行引导:大力种植允许砍伐的树种,加快树木培育速度;开发多样化木材加工产品,加工视野不仅仅局限在家具上,可将产品向工艺品市场拓展;合理搭配树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3.1.2 构建资金引流路径。国有林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企业可向政府申请更多资金援助。私营企业以组织、个人为主,其资金引流目光可放在企业合作、投资商资助方面。

3.1.3 调整产业结构。将旅游、休闲等产业作为主打产业,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同时,发挥出林业资源的观赏价值。

3.2 加强资源培育和环境保护

首先,加大森林新物种的培育力度,通过试验将向当地引进新物种,让物种间相互制约,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建立专门的人工培养试点,积极响应国家封山育林的相关号召。其次,加快企业转型进程,在林业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污染处理系统,优化自身产品生产线,减少原材料浪费,从而实现企业向生态化生产转型。最后,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研制清洁型产品,从源头切断污染,让林业产业在生态建设思想下健康发展。

3.3 政府需完善相关制度

现阶段,政府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较大,但各项扶持政策比较分散,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体系,因此要加快制度整改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将资源采集企业、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建立联通网络,加强企业交流,形成相应的生态产业链,企业主打方向不同,其产业链功能也存在差异,如以花卉培育为主的企业,应建立花卉种子采集—培育整形—花卉销售的生态产业链;设立专项基金,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备用资金,对于企业开办的生态旅游、生态餐饮等项目给予适当的资金援助,确保企业内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健全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激励更多企业加入生态建设中,政务帮助企业承担一部分经营风险。企业由生产、林业产品销售等路径获得的利润,政府不参与分配。若企业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可向政府提交援助申请,核实后即可对企业进行补助。

3.4 科学技术先行

研究苗木种植、培育等高新技术,并将各项技术渗透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如针对某种抗病虫害能力较弱的植株,利用相应技术增强其抵抗力,尽量培育出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如耐高温、耐低温品种,在林业产区内大力推广种植,提升苗木成活率,保证林业产业生产效率。

4 结语

本文介绍林业产业的基本情况,确定林业产业在生态建设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并结合案例对目前林业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加以总结,同时提出几点构建生态建设系统的建议。森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业发展在生态建设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因此需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实现生态建设。

猜你喜欢

木材培育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数字说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land produces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