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柑橘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2019-07-26韦元旷张宝英
韦元旷 张宝英
(1.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31)
平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10°34′~111°02′、北纬24°16′~24°53′,区域面积1 893.14 km2。平乐县辖10个乡镇134个行政村,2018年末总人口46.19多万,其中农业人口38.74万,耕地面积20 720 hm2(其中水田面积13 640 hm2),果园30 920 hm2,农民人均纯收入13 724元。
平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在310 d以上。一直以来,平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构建了以粮食、月柿、柑橘、板栗、马蹄(荸荠)和淮山等为主的农业现代种植业产业格局。
1 平乐县柑橘产业发展过程
1978年,平乐县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柑橘基地县,在各级业务部门的不断努力下,平乐县柑橘生产获得了新的突破。桂林市柑橘生产从1978年的4 300 hm2、205×105kg发展至1995年的4.3万hm2、3 971×105kg。17年间,柑橘种植面积增加了10倍,产量增加了19.3倍。经过20年的发展,桂林市已成为全国柑橘生产大市、全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基地,使桂林果农逐渐走向富裕的道路[1]。平乐县为桂林市的柑橘主要生产地[2],柑橘种植地主要分布在源头、沙子、平乐镇、青龙、张家和二塘等乡镇。2005年,平乐县柑橘种植面积达9 333 hm2,产量2 200×105kg,产值3.7亿元,农民人均柑橘种植纯收入达710元,占平乐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8%。柑橘产业已成为平乐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5年后,柑橘黄龙病在平乐县迅速蔓延,对平乐县柑橘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沙子、二塘等柑橘种植大镇受到毁灭性打击,柑橘种植面积减少90%。截至2009年,平乐县累计砍除病树587.5万株,折合减少面积4 899 hm2,椪柑、橙类(甜橙、脐橙、夏橙)等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持续减少,平乐县柑橘种植面积减少至3 333 hm2,柑橘黄龙病蔓延的严峻态势得到及时控制。2010年后,受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影响,砂糖橘、茂谷柑、早熟温州蜜柑价格上扬,县内砂糖橘、茂谷柑等种植面积迅速扩增,早熟温州蜜柑面积亦有小幅增长,柑橘产业再次得到发展。
2013年,平乐县柑橘种植总面积5 666 hm2,其中投产面积5 333 hm2,柑橘总产量1 270×105kg。其中,砂糖橘、茂谷柑等种植面积迅速扩增。同年,砂糖橘种植面积1 923 hm2,比2012年增加396 hm2,增长25.9%,其中投产面积1 400 hm2,年产量530×105kg;早熟温州蜜柑面积亦有小幅增长,全年种植面积2 387 hm2,比2012年增加155 hm2,其中投产面积1 883 hm2;年产量750×105kg。
2 2014—2018年平乐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2.1 生产规模逐步稳定
由表1得知,2014—2018年,平乐县柑橘种植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 026 hm2。其中,2014—2015年平乐县柑橘种植面积增加较为缓慢,2016—2018年平乐县柑橘种植面积增加尤为迅速,幅度较大,高达2 466 hm2。现在,各乡镇主要种植品种为砂糖橘、南丰蜜桔、温州蜜柑、脐橙和夏橙[3],其中砂糖橘可以覆膜保果,所以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2.2 柑橘品种种植比例逐步合理
这几年,随着柑橘品种结构的不断完善,现在早熟品种占16%,中熟品种占50%,晚熟品种占34%。早熟品种以早熟温州蜜柑为代表,中熟品种以脐橙、南丰蜜桔、椪柑为主,夏橙、砂糖橘、马水桔是晚熟品种的代表[3]。
表1 2014—2018年平乐县柑橘种植和收入情况
2.3 柑橘产量逐步上升
由表1可以看出,2014—2018年平乐县柑橘年产量在逐步上升,平均每年增加202.45×105kg。其中,2017—2018年平乐县柑橘产量增加269.93×105kg,主要是因为早期的果园开始挂果,而且经过这几年政府对柑橘技术培训的重视,“三避”、水肥一体化等技术逐渐普及,广大果农能较好地掌握柑橘生产、管理技术。
2.4 农民收入逐渐增长
随着柑橘产量的增加,产值也在不断上升,农民的人均收入也有所提高,从2014年的900元提升至2018年的1 500元。由图1可以看出,平乐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2%增加至24.1%,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图1 2014—2018年平乐县柑橘产业收入占农户人均年收入的百分比
3 平乐县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消费者对柑橘鲜果的需求减少
目前,我国对鲜活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有了突破性研究进展,新的水果品种不断缓季涌现,并且一个季节内出现了各种不同季节的水果,让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增强了消费者的选择灵活性,削减了消费者对柑橘鲜果的依赖性[2]。
3.2 生产和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果农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与时代脱节,产业发展没有固定的生产技术规范和生产模式,以农户散种经营为主,建园规划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生产设备,栽培管理技术不成熟,技术规范不完善,包括修剪、病虫防治、施肥与地力管理等方面,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产量有所降低。
3.3 病虫害严重威胁着产业的安全
柑橘黄龙病在平乐县蔓延,对平乐县柑橘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打击。这主要是因为椪柑、橙类(甜橙、脐橙、夏橙)等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持续减少,沙子、二塘等柑橘种植面积减少,零星存在的感病树没有及时被挖除销毁,苗木市场监管不力和县内仍有一些非法育苗点,带病的柑橘苗木在县内流传渠道较多;黄龙病虽然在政府的治理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这种病还是没有完全消除,对柑橘的生长依然充满威胁[4]。许多果农仍存在惧怕黄龙病的心理,担心黄龙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病害,一旦出现这种病害,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损失,影响经济收入,致使柑橘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3.4 商品化处理较为落后
如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柑橘产业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所以生产厂家十分重视柑橘商品化处理。柑橘商品化处理和柑橘生产需要齐头并进,但是平乐县没有注重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乐县柑橘产业的发展。要想提高平乐县柑橘产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竞争优势,在柑橘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柑橘的产量、质量及外观品质[1]。
3.5 柑橘品牌效应不强
部分企业和果农对品牌创建缺乏足够的认识,品牌意识不强,品牌的作用不被重视,柑橘产品优质而没有优价,导致平乐县柑橘品牌市场知名度及美誉度不高[5]。
4 平乐县柑橘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前景展望
通过3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平乐县得出了一套满足平乐县柑橘产业发展、能适应市场规律的生产经营模式。一是以国有源头农场为龙头企业,采取“企业+经营户”的发展方式,将源头农场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技术辐射周边乡镇及全县[6]。二是农民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能快速接受生产新技术,配备技术过硬、素质高的服务团队。三是大力提倡并实施“分期收购,分级包装,分级销售,加大加工,加大出口”的经营理念,提出新的要求以及符合市规律的经营路线,使平乐县柑橘产业得到发展。四是包装材料有待改善,从以前的竹篓裸果进市,逐渐向精美纸箱、塑料筐套膜上市的良好商品形象转变[3]。以上均为平乐县柑橘产业做好、做强、做优、做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平乐县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5.1 提高柑橘鲜果保鲜技术
今后,技术人员应更深一步研究柑橘鲜果保鲜技术,达到延长鲜果市场持有期的成效。还要缩短时令水果产出季节存在的差异,满足市场需求,形成柑橘鲜果季产年销的新局面。
5.2 改变柑橘品种的种植结构
利用气候、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市场价格好、销路好的砂糖橘、茂谷柑、早熟温州蜜柑等品种。要充分利用早熟柑橘的优势、市场份额的优势、规模优势和较成熟的生产技术基础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划区域引导搞好品种更新换代工作。
5.3 做好总结工作
学习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加强柑橘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成果转化,着重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柑橘先进技术示范推广。要以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招纳技术骨干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培养出一支柑橘产业发展技术队伍,努力为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5.4 强化以源头农场为龙头企业、“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
结合源头农场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和市场营销经验,加强种植管理等。鼓励、支持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建柑橘生产合作社,实现一村一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依托源头农场的管理模式和技术优势,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管理体系。
5.5 对果农加强技能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教导果农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种植人员。
5.6 改善柑橘生长环境
利用现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改善普遍存在的土壤严重偏酸性、果树缺素症状凸显等问题。还要扩大生态种植面积,鼓励果农应用“猪—沼—果”生产模式,以有效提高柑橘品质[4]。
5.7 加强黄龙病等柑橘病虫害防治
县财政每年要预算一定的柑橘黄龙病综防专项资金,用于柑橘黄龙病综防工作,以确保柑橘产业健康发展[7]。同时,平乐县应出台恢复柑橘发展扶持政策,鼓励广大农户发展柑橘种植业,并给予一定的产业补助。
5.8 建立柑橘鲜果深加工企业
不断优化柑橘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等手段,改变平乐县柑橘产品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点[5],改善生产时间、空间集中和消费时间、空间分散的矛盾。还要将柑橘产业的发展重点放在产品深加工企业上,降低产品的市场负荷,柑橘产业的发展才会有新的突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