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凝聚创新团队 服务大众健康
2019-07-26蒋向利丁玉路
◎ 本刊记者 蒋向利 丁玉路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是国内最早的呼吸疾病研究机构之一,先后经历了几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取得累累佳绩,现已拥有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呼吸内科、重症医学、变态反应疾病学、肿瘤学和胸外科五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一所集科研、临床、教学、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医疗科研机构,是呼吸疾病研究领域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学术引擎之一。
1971 年,为响应周恩来总理“加强对慢支炎及肺心病防治”的号召,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了“慢支炎防治小组”(团队研究成果1978 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 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在此基础上成立,成为国内最早的呼吸疾病研究机构之一。2017 年8月,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更名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下简称呼研院)。从2003 年抗击非典开始,到救治H5N1、H1N1、H7N9、H5N6、MERS 流感重症患者过程中,呼研院厚积薄发、勇挑大梁,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社会的承诺。
自建立以来,呼研院在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发展壮大。经过长期凝炼,呼研院逐步形成了稳定、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集中在重大呼吸道传染病与肺损伤、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部肿瘤四个领域。其战略定位是面向国家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呼吸疾病领域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前沿,凝聚和培养一批国内外呼吸疾病相关研究领域杰出科学家的创新团队。呼研院现已建成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呼吸专业)及五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变态反应疾病学、肿瘤学和胸外科)和一个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中西医呼吸)。如今,呼研院设有床位350 多张,现有职工558 人,其中临床医生120人,科研人员105 人,护理320 人,管理13 人;博士及以上学历84 人,副高及以上职称92 人。呼研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973”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 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4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 人、中组部“万人计划”1 人、中组部“千人计划”5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 人、"青年千人计划"5 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2 人、广东省珠江学者5 人等。在科研工作上,呼研院先后承担国家973 计划、863 计划、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WHO GOLD 委员会全球协作课题及国家教育部重点专项基金等课题。由于科研成果显著,呼研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成果。
呼吸健康研究院的成长摇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院前急救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医院。2018 年被定为广东省“登峰计划”首批单位,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承担着广东省、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特别是在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等突发事件中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享誉海内外。
目前,医院拥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 个内科学(呼吸病系);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 个(呼研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 个(呼吸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1 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 个(中医肺病专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 个(内科学,儿科学,外科学);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1 个(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感染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科、儿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中西医结合学科、耳鼻喉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临床护理);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 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与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
医院注重医学专业技能与医学人文技能教育,主要承办南山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及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的本科教学工作,设有内、外、妇、儿等23 个教研室。承担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临床医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中西医结合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形成了1 个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和较完整4 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
科学研究的基石——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为主体,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依托,于2007 年通过科技部批准设立,是国内呼吸疾病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积极贯彻着钟南山院士倡导的“临床-基础-临床”转化医学研究理念,成绩斐然。6 年来,实验室承担国家级以上课题近200 余项、在国内外著名医学杂志发表SCI 文章1000 余篇,其中IF 大于10 分近50余篇。实验室呼吸病学(科)连续9 年全国排名第一、已经站在国家呼吸健康战略高地,部分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实验室领衔主办、合办、协办多项国际、国内著名学术会议(论坛)。牵头或参与撰写我国呼吸疾病诊疗相关的各类指南与专家共识近30 部,其中MERS 病毒防控、肺功能检查、咳嗽等指南近10 余部,慢阻肺研究5 项成果为国际慢阻肺诊治指南GOLD 所引用,多项慢性咳嗽研究成果为ACCP 咳嗽指南所引用。实验室创办了我国呼吸疾病领域首个国际性SCI 科技期 刊《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被PubMed 及SCI 所 收 录,2019 年影响因子2.027。实验室正努力建设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产学研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世界级呼吸疾病综合防诊治研究中心(广州呼吸中心),努力做好引领我国呼吸疾病研究迈向世界的领头羊。
科技创新的龙头——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13 年8 月,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设立13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其中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首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秉承“顶天立地为人民”“双转化,双推广”的宗旨,着眼国家呼吸疾病防控的重大需求,针对疾病防治重点,建立共享机制、落实运行管理,协同成员单位,逐步搭建和完善中心-分中心(42 家)-网络单位(724 家)三级创新协同网络架构,组织开展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加强质量控制,完善我国呼吸疾病诊治临床路径、技术规范和编制系列指南和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应用和推广适宜技术,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
基础平台建设:协同40 家合作单位共建呼吸健康大数据平台,通过ISO27001,国家等保III 级等安全认证,呼吸系统疾病大数据管理平台与数据分析平台正式上线,逐步推进多中心数据云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碎片化;建设大规模、规范化、信息化呼吸疾病生物样本资源库,收集临床病例总数约20 万例,样本总储存量约达到130 万份。已完成制定样本采集、出入库信息化管理、质量控制、信息化共享等资源库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实现生物资源库信息与临床信息共享。
协同研究:项目协同网络包括肺功能检查技术规范化培训网络;咳嗽诊治研究网络;肺癌诊治协同网络;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全国多中心研究网络。区域协同网络包括物联网医学研究网络;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网络;临床疑难/危重病例会诊网络;慢阻肺注册登记研究网络;临床-病理协作联盟;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肺部真菌病诊治协作组。
重大成果:证实慢阻肺早诊早治的效果并在国内启动该战略;启动中国哮喘的流行特点与精准诊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规范慢性咳嗽疾病诊治;创建早期肺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揭示新发流感等机制,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典型技术推广:肺功能检查适宜技术全国范围的推广成示范典型;自主呼吸麻醉微创胸外科治疗技术国内外推广,纳入2016 年国际胸科麻醉领域最值得关注学术进展榜首;咳嗽诊治指南全国推广,以点带面,为技术推广提速。
未来,呼研院将继续保持全国呼吸领域的龙头地位,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呼吸系统疑难和危重疾病临床诊治中心、呼吸疾病防治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心、呼吸疾病防治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心,呼吸疾病防治研究成果产学研转化中心,为广州市、广东省乃至全国打造一张亮丽的科技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