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拉喀什,喧嚣下的隐秘

2019-07-25朱英豪

第一财经 2019年7期
关键词:德吉马拉喀什说书人

朱英豪

这个世界上,估计没有人比马拉喀什德吉玛广场上的卖艺人更懂得维护自己肖像权。还没等你把镜头对准那个捕蛇者,他的同伙已经像另一条蛇一样悄无声息地游到你的身边,手里托着一个盛放硬币的托钵。

他不知道我也是一个创作者,而他的介入摧毁了我的作品。我甚至诅咒,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积习会摧毁这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广场。哪怕他稍微不那么主动点也好呢,我都会心甘情愿地,把兜里准备好的零碎美元放入托钵里。说实在,走过许多地方,只有这里的氛围,唤起了我小时候在南方县城电影院门口,江湖艺人呼啸山林、看客喋喋叫好的欢乐记忆。

作为法国人最钟爱的度假地,马拉喀什,这个殖民地的后花园,一直没有停止过它该有的喧嚣。这甚至使它在最近背上了全球游客最痛恨目的地之一的恶名。也许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个结局,但也许就是因为马拉喀什的洗礼,波兰裔英国作家卡内蒂早在1950年代访问马拉喀什时,就劝慰那些上路的人“接受一切,把尊严和不满留在家中”。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旅行者应该是冷酷的,他观察、聆听、热心于可怕的事情,因为一切都是簇新的。”

在最近一次多国友人参加的摩洛哥旅行中,运用卡内蒂的旅行哲学,在这个城市喧嚣的背后,我经历了一些有趣、可怕甚至哭笑不得的事情。遇上它们并非易事,因为它们都藏匿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要找到答案更得耗费心思。

古谚云:法兰克人的头,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舌头。德吉玛广场上,最聚集的人群属于说书人。里面一圈的听客蹲在地上,站着的里三层外三层,他们大多数都是来城里赶集办事的异乡人以及乡下人。因为听不懂,外国游客被挡在最外围,最多看个热闹。每个人黝黑的脸上都浮现出各种表情,但都带着些许满足,在夕阳下泛出黑红的光。

我见到他们的时候,气氛正处于高潮。一个说书人头上戴着奥斯曼时期的红色菲斯帽,穿着红褐相间的毛衣,脖子上系一条紫色的领带。他一边高声讲故事,一边挥舞着自己的胳臂。他很高,因为他踩在同伴的肩上。他的声音穿过广场,似乎可以比普通人的声音停留更长的时间。一些音符我听懂了,它们自动串联起来。他停下来,接下来是更强烈的节奏和音调。他象一个悬诗会上的诗人,听众的上空,空气被一种激情凝结了。偶尔一个瞬间,他如炬的目光扫到了我,但仅此而已。作为一个明显的外国游客,我因这种忽视而莫名地感动。在每个艺人都在追逐游客的广场,这才是地道而本色的王国。

保护整个广场声音王国的行动,后来在2001年成为推动联合国建立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的灵感来源,同时也是该文化遗产的首个入围项目。西方人终于给阿拉伯人的舌头发奖。我们耳熟能详的昆曲、日本能剧入选,都是德吉玛广场之后的事情了。

连希区柯克,也把《擒凶记》的第二版拍摄地选在了这里。在这部拍摄于1950年代的电影里,也出现了一场人叠人的广场马戏团演出,他把自己安排在最后一排的围观看客中,露了一个将秃未秃的肥后脑勺,却把自己的圆肚子藏了起来。

我四处寻找书写者而不得。根据卡内蒂的记载,这是一群戴着眼镜的人,守着一个小方桌,安静地和对面的客人交谈,经过细心的交谈与口授,代客撰写文书信笺。这是什么年代啊,他们肯定早就被淘汰了。但2019年的巴黎莎士比亚书店门口,却有年轻人设摊为来客写诗。为何他们不这么做呢?在识字率愈发普及的今天,这才愈发是有价值的存在?或者说,这才是口头文化遗产保护的结果吧。在这个喧嚣的广场,文字让位给了声音,书写者让位给了说书人、音乐家,以及那些夜幕下掌着一盏油灯,蒙着面纱读掌纹的黑衣看相人。她们的桌子上,有时还能看到笔和纸,用来给客人写下几个零星的字。但更多的,是和求卦人之间的耳语。

围繞着广场的集市,是另一个秘而不宣的演出舞台。在这个连绵几公里、摩洛哥最大的集市里,香料、陶瓷、服装、皮革,你能看到几乎所有想要的东西,唯独没有商品的名字和价签。和我下榻的旅馆的西红柿摆盘一样,所有商品都以各种几何的形状被细心地码放在一起,几十家铺子没有区别。顾客疲惫瘦小的身躯,淹没在同质的海洋里,只有砍价的风帆能拯救他们。没有人知道它的价格,连店主也是。他只知道它的价值。他机敏地恪守价值的秘密,尽量延长它和价格之间的距离。

每种价格涉及完全不同的状况。对一日游的游客是一个价格,逗留两个星期的,又会是另一种。对本地人是一种,对外地人也不一样。有卖给背包客的价格,也有卖给住四季酒店客人的价格。你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去买,也会有不同的价格。有时还会有一些特别的理由。在我临走的时候,一个卖柏柏尔人面具的小贩哭丧着脸,让我买下其中一个面具,他说第二天就是斋月了,而我将是斋月来临前的第一个顾客。

02从摄影博物馆屋顶,可以俯瞰马拉喀什的部分街区

猜你喜欢

德吉马拉喀什说书人
延长梦境的机器
《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的实施路径研究——兼论图书馆实施之策
润心育人 静候成长——丑小鸭变形记
欧盟加入WIPO《马拉喀什条约》
Max讲故事——说书人
马拉喀什记忆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论著作权法中分层式合理使用制度的构建——以《马拉喀什条约》为视角
在卑微与高大中穿行的说书人——师陀《说书人》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