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投资来说,5G一点都不重要

2019-07-25方三文

第一财经 2019年7期
关键词:估值商业模式百度

方三文

Q 老大恒强、老二非死不可的现象为什么没有在视频领域出现呢?

A“老二非死不可”的原因出在,某些产品形态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即越多人用越好用,少人用的产品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长视频基本没有网络效应。短视频UGC平台有一些网络效应,但是并不排它。

Q 有人认为阿里巴巴做电商是一个不竞争的平台,这个模式好于腾讯的游戏平台,最挣钱的游戏都是腾讯自己做的。你怎么看这两家公司的模式对比?

A 不要把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混为一谈。从产品形态的角度,社交网络是每个用户为整个网络贡献资产(用户关系、内容),是目前网络效应最强的产品,也是对抗竞争能力最强的产品。商业模式上,腾讯在B2C媒体内容和广告等业务上的网络效应并不强,游戏业务看起来不是理想的C2C模式,因为游戏制作的门槛较高,不可能有海量的合格供应商,它需要跟腾讯的用户体系、运营环境有很深的捆绑,才能把社交网络的威力发挥出来,所以它最后走成B2C模式,也是有其原因的。阿里巴巴除了淘宝,其他业务的网络效应也不强,比如支付宝业务,所以才会面臨微信支付的强力竞争。即便是淘宝,现在也面临拼多多这样的同质化竞争,这个基本盘并不如腾讯在社交通讯方面的基本盘稳固。用一个简单的理念解释所有现象,一般来说都会出现很多漏洞。实际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比这个复杂得多。

Q 百度的商业模式里有虚假医疗广告,但它又用AI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几千个家庭找回失联儿童。你怎么看百度的企业文化?

A 你说的这个严格来说并不完全是企业文化的问题。百度作为一个被中国人广泛使用的搜索引擎,对提升用户信息获取的效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个是它的主流,也是那么多客户在百度投放广告的原因。至于你说的“用人脸识别找回失联儿童”,跟这个主流相比,就是微不足道的支流的支流了。百度的商业模式是模仿Google的,这个模式在美国也有过激烈的争议。作为结果来说,百度的品牌美誉度不足是一个事实,这个跟企业文化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百度的企业文化:① 百度自身的商业诉求与产品的用户体验是不是一致的?② 百度自身的商业利益与客户的商业利益是不是共赢的?③ 百度与员工的关系是不是共赢的?能不能吸引、激励优秀的团队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Q 我跟朋友在一起放贷款,请问有没有什么软件是可以在收款日自动提醒我收款的?

A 有一个人,到内地某县出差,住在宾馆里,第二天要早起赶飞机,就问宾馆:有没有叫醒服务?宾馆工作人员说:有。于是这个人安然入睡了。第二天凌晨,他发现床边有个彪形大汉在推他,并且瓮声瓮气地说:该醒了。

Q 5G在国内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你怎么看这其中的投资机会?

A 互联网的发展是渐进量变的,不会因某一个G出现的时间点而质变,你看3G、4G也没有那么重要。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是网速提升、终端变化、产品服务创新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网络接入条件变化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甚至不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于投资来说,5G一点都不重要。

Q A股会逐渐呈现所谓“美股化”或“港股化”—波动更小、散户更少、交易量更少的趋势吗?这对投资者会有什么影响?

A 整体上应该是这个趋势,但速度和强度不可测。对投资来说,以合理估值买入股票的机会会增加,以不合理估值卖出股票的机会会减少,看你需要什么了。

Q 银行一方面有坏账率,同时又隐藏了多年来大幅增值的资产,银行股的估值是不是被低估 了?

A 有些资产是可以重估的,但银行经营的主要资产是资金,是不需要重估的。怎么估值,这是会计上的技术问题。投资者只需要算清楚这些资产与自己的关系。从可持续经营的角度,银行经营资产赚取的利差,才是最后有可能分配给投资者的,其他的“估值”办法,都只是认知资产的一个角度。

有一种情况比较容易赚到钱,就是你的看法与“市场”不同,而你的看法是对的。所以,重点是自己的看法以及确信的程度。如果你没有什么看法,那么,就没有必要琢磨这个事情了。

Q 银行每遇经济不景气都要提升拨备来覆盖不良贷款,为何它们不能在经济景气时加大力度冲规模,尽量把羊毛剪干净,有备无患?

A 很多企业是这样干的,然后挂了。这就比如炒股,两三千点没有人买股,五六千点很多人加杠杆上,想尽量把羊毛剪干净,最后发现自己是羊 毛……

Q 什么是预期差?

A 预期差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静态估值,二是对成长的预期。两个方面都存在预期差,当然主要的预期差是买的时候估值都太高了,而公司的成长远远低于预期。

Q 说到价值投资,怎样才算看懂一个企业?

A 没有客观的标准。第一,买入和持有的时候不纠结,不增加人生的痛苦,可以理解为自以为懂了。第二,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与你的预期偏差不大,可以理解为市场证明你懂了。

Q 为什么在A股里挑不出什么好公司?

A 大家希望有更多的好公司,这没错。不过我说一下好公司的特征。从比例上来讲,好公司一定是很少的,任何市场都是这样,像美国这样的资本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给股东带来的都是价值毁灭。好公司是动态的,很难去事先判断什么是好公司。坏公司不太容易变成好公司,好公司却很有可能变成坏公司。好公司是个性化的,你眼里最好的公司,可能在别人眼里是最坏的公司,而超额收益只在这种分歧中存在。让市场上有更多的好公司,基本上只有两件事情可做:让尽可能多的公司上市,而这里面绝大多数最后会被证明是坏公司,得接受这个现实;加强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目前这两方面都有很多的进展。

Q 你是怎么筛选信息的?

A 不筛选,随便看看。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信息都是没有价值的,就如同一个人讲的话绝大多数都是废话。有没有价值,最主要不是依靠他人的“质量”或者一个简单的工具筛选,而是自己有一个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这样就能从很多没有价值的信息里获得价值,在废话中找到真理。

Q 如果能预估茅台5年后的产量,它现在的PE估值会不会已经体现了5年后的业绩,以至后期的利润增长只是消化当下的估值而股价不会再 涨?

A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甚至有可能盈利上涨股价反而下跌了,这种事情在资本市场的历史上是很多的。PE的合理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我觉得PE与利润增速百分比一样就比较合 理。

猜你喜欢

估值商业模式百度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巧用估值法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百度医生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
猪八戒网为何估值过百亿?
100亿总估值的炼成法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