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维路径
2019-07-25张亚兰
张亚兰
【摘要】全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从话语导向、依托形式、表达方式三维路径入手,着力提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大学生勇于砥砺奋进,走在时代前列,做奋发图强的开拓者、进取者、奉献者。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理想信念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理想信念具有激发勇气、滋生热情、迸发能量的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的先导。如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相连,随着数字杂志、手机通信、移动电视、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转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和状态,成为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信息纷繁复杂是全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五花八门的信息中包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信息在新媒体平台集中涌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全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导向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在信息获取和采集过程中的个体选择性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信息良莠不齐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部分大学生陷入了思想观念交锋和分化的困境。因此,着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
借助全媒体平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部分西方国家借助全媒体平台渗透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大学生如果受到蛊惑,就可能歪曲对事实的判断,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新时代的大学生从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见证了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应该更能体会中国社會的辉煌巨变,以坚定的立场维护祖国利益,自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各高校要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根植于学生心中。高校教师要讲好历史英雄事迹,也要敢于亮剑,深刻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净化校园舆论环境,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利用全媒体平台,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提升大学生对党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了,大学生才会有担当时代责任的魄力,才会努力拼搏奋斗,走在时代前列,做奋发图强的开拓者、进取者、奉献者。大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强化政治认同,提升政治素养,密切关注国际局势和国家大政方针。各高校要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励他们结合所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回应社会现实问题。
发挥全媒体平台作用,引导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运用全媒体平台,加强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发挥其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学术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要全方位深层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为他们学习实践提供持久动力。
全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依托形式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壮大,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且复杂,融合态势愈发明显。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较强的公信力,其发布信息之前会进行整理、编辑、校对等程序,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普遍高于新媒体。而新媒体发布信息迅速及时,开放性和即时互动性较强,可以帮助大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开拓眼界。要充分分析各类媒体资源的优势特征,有的放矢做好宣传工作。针对校园传统媒体平台存在的发布信息周期较长、受关注度较低、设计排版缺失美感等问题,可以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入手,对校园重大事件或重大活动进行深层次多角度报道,将具有美感的设计和排版布局融入其中,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对新媒体而言,要继续保持更新速度和频率,对信息内容多加审查,以提高准确性和真实性。
建立校园全媒体平台。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各高校要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手段建立支持图文、视频、直播、AR等形式的全媒体系统。要构筑校园新闻全媒体中心,整合校园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形态,抢占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介平台。校园全媒体平台要提高采编效率,提升传播力,促进资源优质共享,将先进的、健康的、积极的观念观点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净化校园舆论环境,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将消极负面舆论的错误导向和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打造校园全员媒体模式。大学生作为校园全媒体最主要的受众群体,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信息内容,体现出“传受一体”的特点。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校园信息全媒体平台全面发展,让更多优质思想内容进入大学生视野。借助全媒体平台打造校园师生理想信念“共鸣体”,加强师生在理想信念方面的沟通交流。学校要提供开放性、即时性的表达渠道,倾听了解学生的利益诉求。教师要对学生的价值困惑、心理矛盾、思想困境给予解答,也可以邀请名师名家定期进行讲座直播,形成相关深度报道,发布于全媒体平台,供全校师生学习。
全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表达方式
全媒体时代,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除了要创新话语导向和依托形式之外,也要在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鉴于个别高校媒体平台存在的“做了没人看”“雷声大雨点小”“声音传不出去”等现实问题,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做到传统表达与现代表达相结合、通俗化表达与学理化表达相结合、弘扬与批判相结合。
传统表达与现代表达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的讲话都运用了大量中华经典诗词,形成极具特色的表达方式。高校加强理想信念宣传教育,也可以借鉴这种语言风格,让大学生群体感受到传统经典诗文表达与现实相结合的感染力,让他们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加强理想信念。在不影响整体内容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网络流行用语,增加宣传教育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提高传播力,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
学理化表达与通俗化表达相结合。理论研究不仅为宣传工作提供学理根据,还能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思维与价值导向,借助学术话语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学理支撑。“理想信念”作为一个范畴需要以学理语言进行阐述,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的作用不同。新时代中国青年有必要在学理上准确把握理想信念,为实践供给“养分”。同时,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更易让人理解,能够让思想在传播过程中有深度更有温度。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让理想信念宣传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如何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扬与批判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一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而不对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进行弘扬,也不能单单执着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而不对任何观点加以思考辨析。高校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之时,务必要明晰事理,做到弘扬与批判相结合,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让学生明辨是非,能够自觉规避和抵制不良观念和错误思潮。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冯淑萍:《时代新人的基本特质及其培养的着力点》,《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
②吴琼:《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表达方式》,《红旗文稿》,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