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消费金融如何规避运营风险

2019-07-25林博

人民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消费金融信息

林博

【摘要】当前,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运营存在信息不对称、平台管理不完善以及资金期限错配等风险。为此,需要通过采取增强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提升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流动性,不断改进操作流程以防范连锁风险,强化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从而规避运营风险。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 运营风险 规避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消费金融主要包括分期消费、P2P平台、电商平台三种金融模式。这三种模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购物需求,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或不同的消费场景进行选择。但目前,受消费者缺乏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价基础条件、信用風险不可控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早期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下线,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运营面临着诸多风险,规避互联网消费金融运营风险成了亟需面对的问题。

互联网消费金融运营存在信息不对称、平台管理不完善以及资金期限错配等风险

根据《2018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完整版)》显示,2018年全年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接连突破7万亿和8万亿两道大关,行业总体综合收益率为9.81%,行业平均借款期限达到历史新高,已经上升至12.65个月;共有9家P2P网贷平台相关公司完成IPO上市;从各业务类型贷款余额占比来看,个人信贷当前贷款余额占比达到84.49%。但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2018年全年停业及问题平台总计为1279家,其中问题平台受影响最大,达到658家。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停业及问题平台,可知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运营存在以下风险:

信息不对称。根据对蚂蚁花呗、拍拍贷和中银消费金融的调查,我们发现,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很高,很容易导致互联网消费金融运营风险。一方面,消费者对个人信用不够重视,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模式认识有限,对违约所造成的后果也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信息披露不足,信息透明度低。如:用户在申请花呗时,需要签订《芝麻服务协议》授权,并提交姓名、身份证照片和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然后,花呗服务商会根据芝麻信用对用户等级进行评价,授予不同的额度。但除了以上基本信息之外,芝麻信用的评分没有具体的规则、计算方式,对于用户的其他相关信息重视度不够,很容易引发运营风险。

平台管理不完善。通常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比较规范和成熟,包括八个环节,有贷前、贷中、贷后三道程序,如:贷款申请、信用等级评估等。但目前,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在运营中,存在平台管理问题,极容易导致运营风险。例如,拍拍贷用户只需按照要求,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在平台注册账户后,就可以发放借款信息。虽然拍拍贷会通过墨镜风控系统,基于历史还款记录、信用历史等信息进行信用等级评估,然后为了保证收益率与承担风险相匹配,根据风险评级对该用户进行借款定价。但是拍拍贷不做贷中管理,只会根据预期的天数,采用诸如曝光用户信息等措施来管理不良贷款,贷后坏账管理和催收也有待完善。

资金期限错配等风险。在财务方面,很多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都存在杠杆过高的问题。比如,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存在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信贷业务期限为1-5年,融资资金期限是1年,并且负债总额在不断攀升。除了信息不对称、平台管理不完善、资金期限错配风险外,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还存在着盈利依靠利差等风险,从互联网消费金融运营主体的融资结构和利差情况来看,P2P平台不存在流动性风险,但其与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存在利率风险。例如,以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中介身份存在的拍拍贷,看似不依靠利差盈利,但其主要盈利来源于利息、交易服务费等,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拍拍贷营业利润极易受到损失。

通过增强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提高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的流动性、强化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力度等方式,规避运营风险

增强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的信任成本逐渐升高,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面临着资金压力与运营负担。因此,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精准营销和全网营销双管齐下的方式,快速找准企业的定位,激活消费金融用户,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一方面,降低金融产品的准入门槛,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应根据消费场景来匹配金融产品,增强消费场景化的建设;细分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品牌,根据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创建独立的品牌,提升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注重移动端营销以及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区分不同客户,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方式,跟踪后续产品行为,从而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参与消费金融活动之前,用户应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规避被消费和被欺诈风险,对产品风险揭示说明进行认真阅读。例如,通过互联网路径,尝试获取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和舆情资讯,了解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特征等。同时,消费者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隐私信息,应培养信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多了解维权信息,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消费金融活动的利弊,自觉遵守规范,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高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断改进操作流程以防范连锁风险。首先,资产证券化是破解“资金荒”的良药,可以提升收益、分散风险,以及增加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从而提高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为了增强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的流动性,应优化与改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交易与质押机制,允许资质良好的企业公开发行金融产品,改善当前的资产证券化质押机制。同时,应允许金融衍生产品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进行自由交易,建立互联网消费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并以多变报价的形式,形成一个公开、透明的二级交易市场。其次,互联网消费金融运营主体应自律合规,夯实平台识别风险的操作基础,不断改进操作流程以防范连锁风险。比如,为了有效监控业务存在的风险,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应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建立合适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防控手段,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平台的信息技术,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约束。最后,加大对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管理等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努力做到贷前严格审查、贷中跟踪调查、贷后合理催账。

强化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公共信息征信制度。一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人才相对缺乏,短板明显。因此,为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互联网金融人才不足的问题。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应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与高校进行三年或者四年的教育培训合作,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例如,在课程设计上,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应积极参与到整个培训过程中;在培训课程与授课方法上,应探索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根据互联网消费金融岗位实施不同的培训课程与授课方法,为员工提供最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知识;为了提升企业员工的学习效率,在对产品研发、营销体系设计、个性化服务上,可以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授课。另一方面,为了改善互联网消费金融运营主体经营的外部环境,政府应进一步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的制度建设,进而不断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靳少华:《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模式、瓶颈及对策——与传统消费金融的比较》,《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22期。

②王晓芳:《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之路》,《人民论坛》,2019年第9期。

③刘伟、韦杰:《破解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难题的“田东模式”:背景、经验与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消费金融信息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订阅信息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展会信息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