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一代年轻人,如何从父母那里独立?

2019-07-25张佳玮

视野 2019年14期
关键词:卡夫卡村上春树感情

张佳玮

去過了布拉格,就很容易理解卡夫卡为何要那样写小说了。

比如,为什么他会写《城堡》?因为住在伏尔塔瓦河的右岸,的确能看见左岸那巍峨高大却又若即若离的城堡。

比如,为什么卡夫卡笔下的现代办公室生活如此机械乏味?因为他完成律师培训后,在保险公司工作。

为什么在《变形记》里,主角变成一只甲虫后,父亲会表现得那么无情?因为现实生活中,卡夫卡很惧怕他的父亲。

众所周知,村上春树很喜欢卡夫卡,还专门有个小说叫做《海边的卡夫卡》,小说里,主角完成了精神上的弑父。为何村上春树那么喜欢卡夫卡?话说,读村上春树多的人,大概能注意到两件事:

他对中国人颇有好感(比如,前三部曲里的酒吧老板就是中国人);他不直接写自己的父亲。

因为村上春树的父亲是个僧人之子,曾被拉进队伍,参加过侵华战争。村上春树的美国译者之一提到过,村上少年时听父亲谈论过在中国的一些事,令他极为震惊。他少年时曾看见父亲在餐桌前祈祷,“为了所有战死的人”,村上形容说,他当时看父亲的背影,“仿佛看见死亡的阴影”。

2009年耶路撒冷奖颁奖仪式上,村上如是说:他父亲前一年去世了,90岁。但是:“围绕在他周围的死亡阴影,依然留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他留给我为数不多的东西,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父子感情,搞到儿子写东西都有阴影了,是件挺吓人的事情。

如果早点避开这种压力,是不是会反而好一些?

话说,一个中国人,该如何看待自己父母的控制力呢?

1987年,上海有个电视剧叫《好爸爸坏爸爸》,描述了一个性格偏急的上海爸爸:做饭洗衣很积极,但急起来也打儿子。主题曲歌词原文有如下句子:

“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挨打?打是亲来骂是爱,还是那个好爸爸!”

我自己从小没被打过,所以当时看这歌唱得振振有词,都愣住了。

考虑到上海向来得风气之先,这剧里父亲还是个正面形象,却依然宣扬爸爸打骂孩子,“打是亲骂是爱”是合理的。

大概这种“只要是为了你好,怎么都是合理的”,就是长一辈父母的普遍心理?

这里面多少掺杂着一些丛林法则,一点父权色彩:男性必须阳刚,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压迫和体罚,才能够自立。甚至一个电视剧塑造的理想好爸爸,依然如此认为。

李安早期电影杰作“父亲三部曲”,围绕着郎雄先生扮演的父亲,谈论亲情关系。

《饮食男女》里,郎雄默默地看着三个女儿嫁的嫁、单的单,自己也去找了真爱;《喜宴》里郎雄看着儿子的感情,看破不说破;《推手》里郎雄打着太极拳还跟老太太们温柔聊天。算是一个温厚慰藉又通达隐忍的理想老父亲形象了。但这样的情节,未免过度理想化了。

就在《饮食男女》里,最后的家宴上,郎雄扮的朱师傅,如是说破了中国式家庭的真理:“家所以为家,就在于还有这么一点彼此的顾忌。”

说得真好。

问题是,如果这类顾忌是双方彼此都有的,那亲子关系怕还好些:父母顾忌孩子的感受,孩子顾忌父母的感受。

但我们周围为数不少的父母,情感不太敏锐,而且已经拒绝改变了。这样就会导致:父母单方面控制,觉得子女归附自己理所当然;而孩子也默认如此的情景。

也许恰因为自小长大,接受了如此的观念,这一代中国孩子脱离父母独立,都会经历点内疚的阵痛。

父母不放手是可以理解的: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投注太多,父母的控制欲难免最重,开明潇洒放手孩子的究是少数。

而孩子们的心态却更微妙:我有些朋友心地善良,又觉得父母对自己的长期控制乃是必然,总觉得再忍一忍便好,他们希望,久而久之,父母自然会接受孩子独立的事实——却发现许多父母的执念,往往越老越重。再忍一忍,并没忍出什么结果来。

某种程度上,许多孩子仿佛是自愿将自主权交给父母的。违逆父母的念头,却是想都不敢想——连想一想,都会觉得自己有罪。这就成了个死结。

以至于,我认识的许多朋友,都是被动地独立——他们没有主动独立,而是离家上大学、在异乡找工作,间接完成了独立。

于是我见过的样本里,有一部分中小城市出身的孩子,去大城市后独立了;反而是大城市的孩子,还跟原生家庭分不清。“你干嘛出去住嘛!就住家里好啦!”

一个大家都不太乐意面对的现实是:孩子独立这事,迟早总会发生。哪怕身体上不独立,精神上也早晚会跟家庭切割。

《饮食男女》的解决之道是:父亲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与快乐。《喜宴》的解决之道是:亲子彼此让一步,彼此妥协了。

二十六年前,《我爱我家》里有一集,贾志国终于能分到房子时,如此抒发情绪:“你也为我想想,我都四十多岁了。你说,我上班儿我看人脸色,我回家我还得看人脸色?是不是?单位的事我做不了主,家里的事儿我还做不了主?这是谁的主意呀?凭哪条啊?”

有点残忍,但挺真实。如果始终僵着,人还在家里,心早已不在了,折腾到这地步,又何必呢?

我自己的经验,很简单:上大学后,就立刻跟父母经济上划清楚。我跟父母感情很好,但越早划清,父母越有时间和金钱干他们自己想干的事,我也能了无顾忌,日子过得苦点儿没关系,但不必背着“我这用的可是爸妈的养老钱”这负担。

久而久之,我和我父母感情至今都很好。他们也很乐呵地,大概在我25岁左右,就接受了我的完全独立——从经济入手,到情感接受,似乎是最好的法子。

每个年轻人,都该看清一个事实,一个拖延下去也解决不了的事实:长痛不如短痛,独立了,分清了,未必就多影响父母亲子感情。

早点分清,也许反而能让彼此有时间调整好,找到新的感情定位。

然而,大多数的亲子,因为走不出这一步,就希望忍一忍等一等就好。父母缺乏让孩子独立的意识,孩子也就乐意拖着,总希望父母自己接受。

久而久之,一直窝着憋着,彼此迁就着顾忌着,反而会让彼此的感情变坏:父母觉得孩子不再听话,孩子觉得父母怎么那么顽固?

猜你喜欢

卡夫卡村上春树感情
《卡夫卡传》
长大的瞬间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探究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