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周转材料闭合管理与信息化
2019-07-25郑文静
周转材料亦即“重复使用材料”,其特点是种类多、价值较低、使用期短、更换频繁。周转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但投入量大,而且隶属关系经常随作业地点的变化而改变,若责任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材料丢失浪费。因此周转材料的管理一直是材料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煤炭生产企业实现周围材料闭合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材料储备,加速资金流转,一直是业界探索的目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再辅以信息化手段,大大提高了材料使用效率。
一、周转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不明确
基层生产单位作为周转材料的使用者,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只是单纯地听指挥,对材料使用没有做到精打细算、丢失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账目管理不集中
生产单位支领材料都是每个材料员只管自己的一摊账,如负责支护材料的就只记棚子、卡缆的账,点柱工只记单体柱的账,管电料的只记电缆的账。一本材料账目分成几个人记,且大部分都是手写账,管理比较粗放,准确性不高。
(三)材料支领手续烦锁
生产单位要支领材料,需要领料人先填写手写单据,注明支领材料的种类、数量、使用地点,其次由单位的材料主管和材料员签字确认,然后去坑代组找坑代员签字审核,再去统计组打印机打票据,最后凭机打票据去库房支领材料,装车下井。整个过程比较烦琐,要跑几个地方才能完成整个支领程序。
二、改善周转材料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周转材料管理范围
为了提高材料使用率,除了将传统的坑代类、五小电器类材料纳入周转材料管理外,还要根据现场材料可回收情况,将以前按一次消耗管理的托盘、锚杆螺丝、水管螺丝等30余种材料纳入周转材料管理,扩大周转材料管理范围,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确使用率。
(二)加强“三个环节”的控制管理
1.加强材料投入环节的控制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材料的投入,对于新开工的掘进工作面,除第一个月按工程设计增加三天生产所需备用量外,以后均按工程设计标准核定拨付材料,避免材料现场积压。
2.加强材料结转环节管理。材料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时,必须由职能部门组织材料交出单位和材料接收单位现场清点确认。这个环节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核定材料交出单位所交出的材料与投入账目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则对丢失的材料,由职能部门按规定考核后核销。二是根据现场情况,对交出单位自行加工的非标件材料及其他有回收复用价值的材料经职能管理部门确认,纳入周转材料管理,转入接收单位。三是组织材料交、接双方单位确认签字,完成材料管理隶属关系的转移。
3.加强回收环节管理。当工作面进入回采或回撤阶段时,首先由职能部门根据规定和现场条件,对每项周转材料逐一确定回收控制率指标,作为对回收单位的考核依据;在上交入库时仓矿公司采取每周一次集中上交、多人清点验收的方式,杜绝人为操作因素,保证回收数量的真实性。
(三)完善四项管理制度
1.完善账务管理制度。周转材料除以往按单位记账管理之外,增加了工作面材料卡片,并要求工作面材料卡片逐月上网公布;同时要求账务管理做到账物相符、结(销)账及时。
2.完善內部价格体系。为了便于结转和考核,公司内部对周转材料实行统一价格。
3.完善现场材料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现场兼职经营管理员制度,做好生产过程中的材料使用监督管理。二是公司统一制定材料现场使用管理规定,对材料的投入、存放、使用、回收等进行详细规定。
4.完善考核制度。一是按周转材料种类分别制定奖罚标准。二是实行月份阶段考核与工程完工后一次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避免考核结果大起大落。三是确定班子成员、单位、个人奖罚比例,明确责任与利益的关系。
(四)建立煤矿周转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建立煤矿周转材料管理系统,达到煤矿周转材料入库、申领、移交、归还、调拨、变更、报废等材料全生命周期的闭合化、网络化管理;严格从系统中控制材料使用,实现煤矿周转材料管理精细化、高效化。周转材料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与业务流程:
1.材料入库。作为材料管理的第一步,为新入库的材料建账,对信息录入系统后查询、分析、管理更加便利。
2.材料申领。将材料支领中申请、审批、打印单据的过程全部融入系统中,减少了手写单据的使用,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
3.材料移交。材料在井下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移交。
4.地点变动。材料在井下同一单位内部进行地点变动。
5.材料归还。材料使用完成后,在归还模块归还到仓库,可进行正常归还,也可进行理赔损耗归还。
6.规格变更。材料出现规格变更或损坏后,在此模块进行规格变更,重新入库。
7.仓库调拨。材料可以实现在不同仓库之间的调拨。
8.材料报废。材料检修之后,无法继续使用必须报废时,可在此进行报废操作,将材料从库存中移除。
(作者单位为开滦集团东欢坨矿业分公司)
[作者简介:郑文静(1985—),女,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