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诗歌点亮山村希望

2019-07-25利璇

共产党员·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字条支教诗歌

利璇

天上的人儿在点灯,地上的人儿在许愿。”

“我愿和你自由地好着,像风和风,云和云。”

这是大山里的孩子写的诗。背后的故事要从康瑜说起。90后美女学霸康瑜,在同时拥有人大的保研资格、港大的录取通知和出国留学机会时,毅然选择了去大山里支教,支教结束后还为孩子们创办了“是光”四季诗歌公益组织。她用诗歌让大山里的孩子看到光,帮助孩子们在闪耀的诗句里找到自我,也让所有人看到他们身上的光芒。

放弃保研 进山支教

2015年夏天,22岁的康瑜刚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并且顺利地获取了保研名额,光明的前途摆在她的面前。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温柔年轻的女孩却毅然放弃了眼前的这一切,转身到云南保山一个叫漭水的小镇,成为当地初中的支教老师。

面对他人的不解,康瑜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事不能等。我希望获得的,是工作或者继续读书,而最不容易得到的,比如乡村教育实践,是必须踏踏实实扎身到乡村才能有所收获。”

康瑜在大学期间就一直热衷于公益。现在,带着这份梦想与热情,她来到了澜沧江畔的漭水镇漭水初级中学,担任政治和书法课的老师。大山里的生活很艰苦,条件不好,气候不适应,对于这些康瑜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超乎她想象的是,在翻越了一座座起伏的山峦抵达了她的梦想之地时,才发现这里的孩子们并不是她所预期的好奇山外的世界和对知识充满渴望,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厌学”和“漠视”。在支教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康瑜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用诗歌叩开心门

有一次,康瑜跟山里的校长聊天,校长突然问:“你知道这个小镇最后的主人是谁吗?就是这些考不出去,留在山里的孩子们。他们现在什么样,未来的小镇就是什么样的。”一番话,字字敲在康瑜心上。毕竟,能够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的孩子是少数,更多的孩子仍然生活在这里。从那天起,康瑜就在想:我可以做些什么,让这些孩子更好一点?让小镇的未来更好一点?

面对山区孩子闭塞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的艰辛,康瑜一直在尝试更多的方式,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叩开通往他们心中的那扇门。一次书法课上,正赶上外面下雨,孩子们的注意力被淅淅沥沥的雨声吸引了,看着入神听雨的学生,康瑜当即决定,带着孩子们看雨写诗。“他们听了很吃惊”,康瑜说,面对新生事物,山里的孩子们总是怯生生的。那是康瑜的第一堂诗歌课,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女孩写着写着,吧嗒吧嗒掉起眼泪,康瑜走过去摸着她的头,看到纸上写着:“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我希望雨后的太阳只照射在我一个人身上,温暖我。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我希望世界上有个角落,能在我伤心的时候空着,安慰我。我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我希望妈妈的爱只属于我一个人,让我享受爱的味道。”康瑜后来知道,这个女孩的妈妈在她5岁那年就去世了。康瑜觉得心痛,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从小经历了更多的贫穷、苦难和分离,或许他们更需要的是表达、被倾听、被关注、被认可。写诗不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吗?

那天之后,每逢下雨,康瑜就会暂停讲课,和学生们一起听雨、写诗。到了支教第二年,她在校长和其他老师的支持下,开起了固定的“四季诗歌课”,每个季节上两堂课,分别叫——春光、夏影、秋韵、冬阳。诗歌课开了一年后,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不逃学了,违纪的情况也少了,康老师的人气也越来越高了。这场“四季诗歌行动”还获得了首届哈佛SEED社会创新挑战赛银奖。

不舍“康老大”

山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城里打工,他们则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已经习惯了原来的角色——被抛在家里,无人管无人关心,没有未来可言的人。康瑜把这些混日子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给他们补课,挖掘他们的兴趣,没想到,孩子们并不领情,反而有抵触情绪。“我爸妈和家人都不管我,你凭什么来管我?”

一开始,她也拿这些孩子束手无策。这群青春期的男孩都很皮,经常打架、逃课,非但不喊她老师,还总是冲她喊一声“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然后就一溜烟跑掉了。后来,康瑜准备了一个小盒子,她说“这是一个充满力量的盒子”,并且给它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心思盒”,如果学生有问题,就写在小纸条上,然后投到“心思盒”里,她会一一回复。

有的孩子写:最近大伯跟家里打架了,双方开始动手打人。还有的写:跟爸爸吵架了,昨晚给爸爸削了个苹果,想要跟他道歉,但是我爸随手就把苹果扔掉了……所有问题都是生活问题,无疑会牵扯孩子们的精力影响学习。有个孩子在字条里表示,要跟康老师学画画,康瑜便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三次为这个孩子辅导绘画,还买来彩铅送给他,让他在感到痛苦和无聊的时候,描绘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就这样康瑜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6小时,熬夜回复这些字条。“这个信对老师来说就是一张字条,但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康瑜在支教期间共收到来自“心思盒”里的字条2000余张。

康瑜在学生面前严厉不起来,索性就做他们最真诚的朋友。中午男生篮球比赛不吃饭,她也放下饭碗冲出去做喊声最大的啦啦队队员,渐渐地孩子们开始接纳她,并拍着她的肩膀说:“康老師,因为你够真诚,所以你是我们的朋友。”康瑜在漭水任教期间,走山路不知摔了多少跤,经常一瘸一拐地去上课,课间就会有学生从兜里掏出黑乎乎的药膏递给她,说:“康老师,这就作为你的常用药吧。”就这样,康瑜像一束温暖的光,让这些缺乏关爱的孩子们不自觉地想亲近。

两年的时光过得飞快,就在康瑜支教即将期满时,“心思盒”里又收到这样一张特殊的字条:“康老大,你不要难过,你在云南永远有一群兄弟。”上面还密密麻麻地签满了他们的名字。这张字条就是曾经在背后喊她“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然后一溜烟跑掉的孩子们写给她的。还有的孩子用诗歌表达不舍:“老师,如果你是礁石就好了,那我可以变成海浪去拥抱你。可是你是天上的星星,我们抱不到你。”

不是放弃 是选择

离开那天,康瑜哭得很惨。“不是孩子们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他们了。”等到再和孩子们相见,康瑜是带着“是光”诗歌出现的。这一次,“傻瓜”康瑜又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离开漭水后,孩子们偷偷往康瑜以前住所的门缝里塞字条,队友收集了一整箱,寄给康瑜。有个小女孩写道:“康老师,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像我一样,在诗歌中找到自己。”就是这句话,让已经装好行李的康瑜下决心不再出国,留下来做公益。康瑜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诗歌,去歌颂爱,去记录情感,去表达思想,即使成不了太阳,也要始终向着光。她说:“别人说我放弃这个放弃那个,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不是放弃,是选择。”

2017年9月底,“是光”四季诗歌教育团队正式成立。康瑜再次回到了大山,而且为孩子们带去了更多的“康老师”。如今,“是光”已经有了2.6万多名学生,覆盖了云南、山东、甘肃等地的294所中小学。

猜你喜欢

字条支教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警惕功利性支教
七月诗歌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两张字条
诗歌过年
互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