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木”的历时演变及其演变动因

2019-07-25◎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常用词义项树木

◎王 荣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南宁530299)

“树”本义为“种植”,“木”本义为“树木”。先秦时期,“树”和“木”就已成了同义词,两者在表示“树木”之意上有重叠交叉的部分。早期,人们还是较多使用“木”来指称树木,名词“树”始见于春秋战国之交。汪维辉先生在《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中提出“树”和“木”在“树木”这一语义上的历时替换关系,但对于二者的演变过程及演变动因尚未发现有详细的研究,也暂未发现其他对这两个词的历时演变研究著作发表。

一、“树”“木”的历时演变

上古时期,“木”用于表示“树木”义。春秋战国之交,出现用“树”表示“树木”义的现象。战国及以后多以“树”表示树木义,“树”“木”共用约五百年,在东汉初期完成了替换。此后,表“树木”义以“树”为主导词,“树”完成了在“树木”义上对“木”的更替。

(一)上古时期

“树”为形声字,《说文》:“树,生植之总名。从木,尌声。”此处对“树”本义的解释尚存不足。“树”在上古时期的古籍文献中多用作动词,为“种植”义,如《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全书“树”的使用仅此一处。“树”的本义应为“种植”,许慎对其本义的解释或是受到两汉时期人们对“树”的使用多为“树木”义的影响。“木”在甲骨文中已有,其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即“木”本义为“树木”。在上古时期“木”一直是常用词,其最常用的义项是“树木”,但“木”的引申义“木材”也已经出现。这一时期选取《诗经》《左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列出如表1:

《诗经》中“树”的使用次数为11,其中9 处用作“种植”义。“木”的使用次数为25,这25 处均使用的是其“树木”义,其中有9 处统称“树木”,有10 处是采用“某某木”即大名冠小名的形式出现,如:

《诗经·葛覃》: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诗经·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有6 处是与动词组合形成动宾结构,如:

《诗经·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诗经·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左传》中“木”的使用次数为65,其中26 处用作“树木”义。“树”的使用次数为17,其中1 处用作“种植”义,12 处用作“树立”义,4 处用作“树木”义,如:

《左传·昭公六年》:“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不抽屋,不强匄。”

《左传·昭公二年》:“既享,宴于季氏,有嘉树焉,宣子誉之。”

综上可得,在《诗经》中用“木”表“树木”义,在《左传》中出现用“树”表“树木”义。由此推断,在春秋及以前,人们使用“木”表“树木”义;在春秋与战国之交时,出现用“树”表“树木”义。

(二)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树”的名词义“树木”已经产生,与“木”并存。这一时期选取《庄子》《吕氏春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列出如表2:

在《庄子》中,“木”出现47 次,其中26 处用作“树木”义,其与形容词搭配有:大木、小木、散木、直木;与动词搭配有:伐木、治木、凿木、抱木、削木;与名词搭配有:草木、枝木、木石、树木;15处用作“木材”义,5 处用于人名,1 处用于“呆愣”义。“树”的使用次数为13,其中2 处表“种植”义,2 处表“树立”义,9 处表“树木”义,如: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庄子·天道》:“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

在《吕氏春秋》中,“木”出现次数为90,其中10 处表“木材”义,4 处表“五行之一”义,57 处表“树木”义,以“草木”形式出现为主。“树”在《吕氏春秋》中出现次数为31,其中表“种植”义5 处,“树木单位”义4 处,2 处表“树立”义,20 处表“树木”义,“树”“木”合为一个名词词语“树木”出现次数为5,如:

表1 《诗经》《左传》统计

表2 《庄子》《吕氏春秋》统计

《吕氏春秋·功名》:“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吕氏春秋·尽数》:“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

在战国晚期的文献中,“树”“木”都可用来表“树木”义,但“木”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远远超过“树”,因而此时期表“树木”义仍以“木”为主。“树”在《庄子》和《吕氏春秋》中,名词用法超过动词用法,在《吕氏春秋》中还有了“大树”这样的搭配,与先秦常见的“大木”形成对比。魏德胜在《<韩非子>语言研究》中提道:“战国中晚期,‘树’的名词义已完全确立了。”

(三)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木”依旧是作为常用词被使用,但是使用“木”表“树木”义逐渐减少。东汉时期“树”的名词使用已经相当普遍,“某某树”也常见。这一时期选取《史记》《汉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列出如表3:

《史记》表示“树木”以用“木”为常,出现次数为98,其中45 处表“树木”义,主要搭配有:草木、伐木、木禺、林木、枯木、朽木、木偶人等。“树”的动、名二义出现次数为30∶22(其中作量词4次),名词义的使用显著增多,主要搭配有:巨树、道树、冢树、众树、树下、树枝等。值得注意的是以小名冠大名的称树方式“某某树”格式与上古时期“树某某”的种植树木格式形成对比,如: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通“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木”在《汉书》中的使用频率高,出现次数为276,其中121 处表“树木”义,使用比例降低,其与“树”合称“树木”有4 处。“树”在《汉书》中共出现92,其中55 处表“树木”义,其表“树木”义的比例明显提升,如:

《汉书·昭帝纪》:“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树枯僵自起生。”

《汉书·郊祀志下》:“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

综上可得,《史记》中多用“木”表“树木”义,“树”也用于表示“树木”义,但使用频率较低。《汉书》中,用“木”表“树木”义的比例明显降低,用“树”表“树木”义的比例显著提升。由此推断,在表“树木”义的用词上,西汉时仍以“木”为主,东汉时则渐以“树”为主。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最快、民族战争最频繁的时期,伴随着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使得这一时期的语言尤其是词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木”在表“树木”义的使用中退居次要位置,“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选取《三国志》《世说新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列出如表4:

《三国志》中“木”的使用次数为120,其中58处表“树木”义,未及数的一半。“树”的使用次数为92,其中53 处表“树木”义,其使用次数超出总数的一半,“树”的“树木”义开始作为其主要义项投入使用。《世说新语》中主要使用“树”来表“树木”义,书中“木”有6 处表“树木”义,“树”有25 处表“树木”义。

表4 《三国志》《世说新语》统计

由上述推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场合都已经使用“树”来表示“树木”义,“某某树”成为树木名称的最普遍的表达形式。由“树”构成的词语十分丰富多彩,如芳树、高树、玉树、瑶树、琼树、琪树、琅玕树、碧树、青树、绿树、黄树、远树、近树、杂树等。这一时期“树”的“树木”义项使用越来越频繁,逐渐发展“树”的基本义项。

(五)唐宋至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选取《意林》《儒林外史》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列出如表5:

“木”表“树木”义依旧存留在《意林》和《儒林外史》中,但是用频率较低,“树木”义已不再是其基本义项。“树”在这两本典籍中的使用次数增多,“树木”义已成为其基本义项。

唐宋至元明清时期,“木”越来越多地表示“木材”义,而表“树木”义则越来越少;“树”越来越多表示“树木”义,成为人们用来表示“树木”义的主要选择。由此推断,唐宋时期及以后,“树”主要用于表达“树木”义,“木”几乎不用于表“树木”义,只是在一些特殊地方或以词组形式出现,如《意林·文子十二卷》:“人主之有民,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木”在树木义场中退居于次要位置。

二、“树”“木”的更替关系

在“树”“木”的历时演变过程中,起初以“木”作为能指义项“树木”的主导词,到后来二者并存以及存在二者合体的现象,直至最后以“树”为主导词,完成“树”在“树木”义上对“木”的更替。

(一)“树”对“木”的合流情况

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基本趋势,它决定了汉代以后汉语词汇的整体面貌,制约着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方向。双音节词的衍生模式主要有词汇化、合成和简缩。合成是顺应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利用原有的词进行复合、派生或重叠,为包括双音节词在内的汉语词汇的衍生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早期的复合词多是利用原有的词与其同义词或后起的同义词复合而成的,如“树木、依靠、追逐”等词。

“树”“木”本来是两个词,在历时发展中各自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演变。在东汉时期,虽然“木”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解释为“木材”“木制的”,但“树木”的意义仍然保留着,这个时期“树”字的“树木”义也已经频繁出现。在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这个大趋势下,“树”和“木”也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成了“同义复合词”。由于词义的发展演变,“木”作为“树木”义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情况极少,主要出现在一些特殊词组和成语中,如“果木”“草木皆兵”“缘木求鱼”等。

表5 《意林》《儒林外史》统计

(二)“树”对“木”的历时更替

处于同一概念域内新旧成员发生历时更替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更替等多种模式。一对一的更替模式,是指两个历时平面中表示同一个概念义的两个常用词,旧有的词被新产生的词所取代的演变模式。

根据上文所列表格可得,在上古时期,有关名词“树木”大都统称为“木”,此时,“树”在产生之初主要表示“种植”这个义位,表示“树木”义少量出现,在《左传》中仅现4 处。战国时期,表“树木”的“木”明显减少,而表“树木”义“树”的使用次数在这一时期明显增加。在《庄子》里使用“树”“木”表“树木”义的次数为(9∶26)。两汉时期,用“树”表示“树木”义还在增加,在《汉书》中“树”“木”的使用次数为(55∶121)。魏晋南北朝时期,表“树木”的“木”进一步减少,表“树木”的“树”越来越普遍,在《世说新语》中“树”“木”的使用次数为(25∶6)。唐宋时期,表“树木”的“树”继续增加,“木”已经明显退居很次要的位置。元明清时期,表“树木”的“木”几乎不用了,只是在特殊地方或以词组形式出现,而这一时期表“树木”义的词基本使用“树”。

(三)萎缩式演变模式

丁喜霞提道:概念域中常用词分布的演变,是指各个常用词在概念域中所占的位置(覆盖域)的变化。概念域中常用词分布的演变模式主要有扩张式、萎缩式和置换式。[4]

“树”“木”的演变模式是萎缩式的。在表示“树木”义的单音节名词“木”,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主导词,在甲骨文中已常见。但是,自单音节词“木”产生后发展到春秋战国,这个概念域中出现了一个新成员“树”,并且经过逐渐发展,东汉以后“树”取代“木”成为新的主导词。也就是说,东汉以后,“树木”概念域中“树”的覆盖域逐步扩张,“木”的覆盖域相应地被挤占而逐渐萎缩,甚至最终退出这个概念域。被取代或被挤出概念域的旧词“木”,经历了一个覆盖域逐渐萎缩直至消失的过程。

在共时层面上,一个概念域中的成员作为基本同义的语义单位,相互之间在语义和组合关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各自占有一块覆盖域,从而形成一种互补关系。从历时角度来看,概念域中的成员不仅会随着时代发展发生新旧更替的变化,而且这些成员在同一个概念域中的覆盖域也会发生此消彼长式的变化。

三、“树”“木”发展演变的动因

处于同一个概念域中的各个常用词成员的演变,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共变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始终处于缓慢地发展变化之中。影响语言中词汇的发展演变的动因主要有社会语言的经济省力原则、语义场改变以及语言使用精确化的要求。

(一)社会语言的经济省力原则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在人类生活中被使用使得语言具有了社会功能,语言的多样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致。董秀芳指出:为了减少记忆负担,人在理解语句时,都是一边听一边及时处理,把能够组合在一起的尽量组合在一起。[5]

“树”“木”在树木义上属于同一概念域,二者在产生之初并非同义词。人们根据象形字“木”的字形得其本义为“树木”。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人们有了种植植物的需求,因此“树”产生了,其本义“种植”,“树木”便成为一个动宾结构,意为“种植树木”,人们在交际、创作的过程中本着经济省力原则,将动宾结构“树木”进行重新分析,简写为名词“树”,用“树”来指称树木,随之“树”便有了引申义“树木”。如《墨子·号令》:“去郭百步,墙垣、树木小大尽伐除之。”其中的“树木”为名词,表“树木”义;又如《墨子》:“贯前面树,长丈七尺一以为外面,以柴抟从横施之,外面以强涂,毋令土漏。”此处的“树”单独表示“树木”义。

(二)语义场的改变

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语义场主要强调每一个成员词跟全体成员词在语义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比较、分析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确定这个词真正的内涵。

语言中的全部词汇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系统,语义系统中的词语根据不同的意义又聚合成若干语义场。处于同一语义场中的词语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一个词的词义范围的扩大或缩小都会影响周围词语。语义场主要有反义义场和同义义场,“树”“木”所构成的称为同义语义场,二者在表示“树木”义上具有基本相同的语义要素。“木”在一开始独占“树木”义,随着“树”的演变发展,在春秋战国侵入树木义场,在两汉时期二者均可表示“树木”义。随着“木”的“木材、木料”义的使用范围扩大,其表示“树木”义的使用量逐渐减少。在东汉时期“树”取代“木”成为“树木”义的主导词,这个过程更加快了“木”的“木材、木料”义的发展。

(三)语言使用的精确化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能力与语言的相互关系。人们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在认知研究中称为“范畴化”。语言形式的意义形成及人们对意义形成的认识,正是人们对所处世界进行范畴化的结果。随着人类范畴化能力的发展,导致历史上一些词语的产生与消亡。

人类范畴化能力的发展,反映到语言中就是人类对语言使用的精确化要求提升了。满足人类对语言使用精确化的要求,需要对同义词、近义词进行更为深入的划分。语言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它们相互之间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某一因素发生了变化,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其他因素就应有相应的变化以达到新的平衡。“木”在产生初期主要指称“树木”,经过词义引申后出现“木材、木料”义项,“树”本义“种、植”,其后引申出“树木”义。随着“树”的“种植”义被“种”占据,“树”表示“树木”义就开始成为“树”的主导义。由于人类对语言有着精确化的要求,“木”则开始以“木材、木料”为主导义。

四、结语

从上文可得,“树”在表“树木”义上替换“木”的历时过程十分复杂。在先秦时期用“木”表示树木,用“树”表种植,随后“树”表“树木”义出现,但较为罕见,在“树木”义上最先以“木”为主导。两汉时期,“树”“木”处于相互竞争的共存状态。在唐宋以及以后,“树”的使用频率增加,文献中的“木”逐步被“树”替代。“木”表示“树木”义并没有被完全淘汰,一般会出现在一些成语中,例如:缘木求鱼、草木皆兵等。虽然还会用到,但在表示“树木”义上,“树”已经完成了对“木”的替换。

猜你喜欢

常用词义项树木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树木之最
辨认树木
树木之最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春节用语的英语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