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使用冷兵器的古典文艺探寻与之有关的计量

2019-07-24徐阳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冷兵器鲁智深大力士

徐阳

【摘 要】冷兵器在中国古代,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与之有关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有不少,通过计量方面对其进行探究,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军事武器的发展水平,并且感受艺术家文学家的感情。

【关键词】冷兵器;度量衡

在中国的战争类古典小说以及评书艺术中,冷兵器的碰撞是出彩的一笔,双方你来我往,见招拆招,会令一些人沉浸其中,浮想联翩。同样的一本小说,以《白眉大侠》为例,阅读他的文字版和听同样的评书效果是不一样的,文字给了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然而语言与声音却可以更能让人身临其境。冷兵器的描绘,尤其是交战时的情景,有声的形式会令人更加热血沸腾,评书这种艺术形式,美感就在这里了。

与冷兵器有关的,同时又是计量范畴的,一是他的长度宽度厚度这类指标,另一个就是重量了。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很多人对于武器的长度就有了误解:越长的武器越好用。以丈八蛇矛为例,被称为丈八,那这个八究竟该配上哪一个单位呢?这里有很多争议,但是从古今度量衡的对比来看,宋元时期,一尺大概是31.68厘米,八尺的话就大概是253厘米,也就是两米多了,再加上前面的一丈,这丈八蛇矛得有五六米的样子。生活中,六米大概有两层住宅楼那么高,这样的长度过于离谱。假设这样武器重量是人可以接受的,但是,施展起来也不方便,行动敏捷的人拿着短刀近身都来得及。从材料来说,打造六米长的武器,该用什么材料?原本长兵器的杆制造的成功率就不高,要能带动真正锋利的矛头,不能在战斗中轻易折断,实在是难。长武器是不能做成通体都是金属的,至少,用于战斗的武器是不可以的,通体金属的武器重量,造价都太高,从性价比来说,远远比不上非金属杆的武器。从战争角度来看,六米也是不可能的。两军对垒,双方将领骑在马背之上,武器在他们手中,六米,该怎么拿着呢?端在身前,还得把握好平衡,看起来会很滑稽;手持一端,让另一端垂在地上,那也要很远,不协调;就算真的有将领的面对面单挑,长是够长,难以把握。所以,综上所述,丈八蛇矛,这个八的单位,是寸,对于身高马大的古代将领,比自身身高高出一些的武器,是可以使用的。

既然提到了身高,也不免要談一下。中国古典的文学艺术作品之中,对于人的身高,身形的描写是很详细的,虽然会有脸谱化的特征,但总的来说,是很生动的。以鲁智深为例,在《水浒传》中鲁智深登场,在九纹龙史进的眼中:“是个军官模样。但见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这里有个八尺,前面已经说过了,很长,但是中国古代是不能直接用尺来计算人的身高的,因为每个朝代的尺寸都与现代不同,彼此也有不同,就算是用比较小的来计算,也轻轻松松超过两米了,就算鲁智深是身材高大的英雄,也不合理。《水浒传》是文学作品,人物多出自虚构,即使是历史上的真人,作者也没实地测量过他们的身高,怎么可能如此精确呢,所以作品中人物的身高是一个特殊的度量法,来源于知乎的一种比价合理的说法: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的身高,矮的就是六尺,一般的就是七尺,偏高的就是八尺,非常伟岸的就是九尺。也有一些极端的身高,不满五尺的,属于侏儒了,超过一丈的,是巨人。也有一个换算,象征意义上的身高:五尺是一米四,六尺是一米五,七尺是一米六,八尺是一米七,九尺是一米八,一丈就是一米九了,如此看来,鲁智深一米七多,就合理了。对于古人,他们的确切身高,我们无从得知,评书与小说,成书是宋元明清这些朝代,听众与读者,其实并没有那个意思要知道他们具体有多高,有一个象征的高度,知道是高是矮就可以了,我们的文学艺术便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

对于长度的挖掘就到这里了,接下来挖掘一下重量这个问题。鲁智深的水磨禅杖,就是一个标清了重量的武器:待诏道:“小人这里正有些好铁。不知师父要打多少重的禅杖,戒刀?但凭分付。”智深道:“洒家只要打一条重一百斤的。”待诏笑道:“重了,师父。小人打怕不打了,只恐师父如何使得动?便是关王刀,也只有八十一斤重。”智深焦燥道:“俺便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待诏道:“小人好心,只可打条四五十斤的,也十分重了。”智深道:“便依你说,此关王刀也打八十一斤的。”待诏道:“师父,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依着小人,好生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与师父。使不动时,休怪小人。戒刀已说了,不用分付。小人自用十分好铁打造在此。”这里,鲁智深因为自己力气大,所以要打重武器,都说一力降十会,重物别说是打,直接扔过来都让人只能躲了,效果非同一般。这里,鲁智深的62斤水磨禅杖在现在看来有多重呢?宋代,斤这个单位已经和现在的斤差不多了,不同时期不同,都在六百克以上,这样武器的重量,实在是恐怖了。不过,小说这里其实是有漏洞的,打铁的说了关公的刀82斤,怕鲁智深使不动,打了个轻的,但是,真的清了吗,关羽和鲁智深所处的朝代明明差得很远才对,关羽的刀,应该使用两汉时期的度量衡才对,那个时候的斤,用220克计算,要少一半还多。这里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了,打铁的究竟是怎么算的呢?给鲁智深的禅杖一定是他的时代的重量了,关公的刀却没有办法计算了:按照宋代的重量,关公的刀其实还不到四十斤;按照两汉的重量,那没办法相比啊。在度量衡这个问题上,作者还是没有做到完美。

走出小说,现实生活中的人能够使用这样重量的武器吗?难!虽然难,但是水浒传的夸张限度还是合理的,比那320斤一对的擂鼓翁金锤要强得多。这对锤汉代有,唐代有,宋代有,明代也有。按照传承角度来说,最早的马援是汉代,所以这个锤的重量应该是汉代的计量,那也太重了,马受不了,人挥起来更是天方夜谭。中国古代并非没有大力士,史料中的大力士都是在人体极限范围内的。东周列国志记载了叔梁纥的故事,为了掩护军队撤退,力托城门,史料中虽然没具体写这门有多重,但是在东周列国志这部文学作品中,是千斤!春秋战国时期一斤约为250克,一千斤就是250公斤,这么托着是可以做到的吗?通过查阅截止2006年举重这个项目男子的世界纪录,其中挺举的成绩是可以达到250公斤的。使用挺举的原因是对于当时情景的模拟,闸门落下,大力士将其撑住,这个状况就类似于挺举。仅仅是2006年的记录,便能够告诉我们人体的极限是能够支撑古时的千斤的。另外,按照现实来说,闸门类的城门,虽说不能肯定是一千斤,也不会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城门的作用是挡住敌人,既然要落下来,就不能让敌人轻轻松松抬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撑住那么一会儿的人,是大力士无疑了。同时,人能够撑住,已经是极限了,真的那么重的武器,确实是施展不起来的。

对于古典文学艺术作品,其中的冷兵器不仅仅是杀人的利器,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从这些作品中找寻相应的计量知识,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内涵。我们总是可以从先人的智慧结晶中找寻能够应用到现代的智慧态度等等的榜样的。

【参考文献】

【1】水浒传[M].施耐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05(10).

【2】度量衡系列故事 古人力气有多大[J].丘光明.中国计量. 2012(05).

【3】人有多大的力[J].医学文选.王延兆.1992(04) .

猜你喜欢

冷兵器鲁智深大力士
冷兵器战车
冷兵器战争
大力士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特征探微
冷兵器大乱斗
与鲁智深的“密会”
与鲁智深的“密会”
萌图
冷兵器的起源、发展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