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美的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9-07-24钱烨
摘 要:随着这些年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审美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可以说,审美教育是未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点,用审美的思想、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审美教育的不断加强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理念。审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为思政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新的教育方法。
關键词: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径
审美教育主要是针对美的情感教育,审美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情感过程。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审美教育其实就是希望大学生可以从和美、融洽的教育氛围中感受到事物的内在和精神力量,激励他们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但是,审美教育与一般的应试教育有所不同,它是一门主动性很强的教育学科,是受教育者自我认识的提升,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有所不同,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审美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它更加生动有趣,它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多变的教育媒介可以给学生呈现多彩的教育镜像,让学生对审美教育保持深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审美教育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它没有过多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相关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审美教育的熏陶,从而改变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其效果也会一直保持。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审美教育的地位也逐步提升,为了提升审美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思考:
首先,对各大高校现有的审美教学进行改革。一是要完善审美教育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审美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很多实质性问题的根源都出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上。二是要提升审美教育的师资素质。审美教育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同时,除了提升内在素质,教师作为授业者还必须提升优化的语言和仪表,这些外在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对美的欣赏力。三是要推进审美教育的制度建设。审美教育的落实必须有成文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和推动,在各大高校里,都应当推进审美教育的制度建设。国家近年来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审美教育制度建设要积极运用法律来获取保障和维护,使其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推进审美教育人才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的一体化,推进高校审美教育的教学改革。
其次,将审美教育全面渗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教育工作者的审美素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在思想观念上除旧布新,与时俱进,以情育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升审美素养,需要理论结合实际。理论方面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持续对审美理论的学习,保持知识结构的更新完善,使自己具有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用正确的审美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实践方面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科学的审美理论来指导审美的感受和创造,通过审美的形式美激发受教育者的审美观察力和判断力,引导受教育者正视自身进行审美创造,去发现美、体验美。二是审美教育内容的丰富。各大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利用当地教育资源的优势,对现有的审美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优化,注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科学定位审美教育的课程目标,拓展审美教学内容。还可以结合审美对象的设置,“物化”审美教育的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更好的成效。三是审美教育形式的拓展。新时代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个性也较为突出,恰当的实践模式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而审美教育本身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方法实践上要依托于现代教育的情景。审美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平等待人、以情感人,充分地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悉心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疏导性功能,同时,也要把握受教育者情感需求的个体性差异,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坚持长期、有效的沟通交流。审美教育是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教育活动,只有在反复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才能达成审美教育的目的。四是审美教育环境的优化。高校审美教育的实效性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的,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审美教育影响力的提升,而审美教育的推广有助于美好校园文化的建设。
最后,将审美实践性教育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将审美教育的内容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科学优化课程教学,还要与时俱进,创新高校审美教育的实践内容,将审美实践教育普及化,建立独具特色的审美教育发展模式,丰富审美教育的新意和感染力。二是将审美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随着我国迈入新时代,高校的审美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发展,审美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满足大学生自主活动的需求,也要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审美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主要是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任职速配和心理特点,结合教学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外的审美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将观念化作行为。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因为环境不同,接触的人和事也不同。高校应当对社会实践予以高度重视,鼓励并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对大学生进行宣讲,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引进相关企业在校内进行实习生招聘,加深大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给予其就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进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曹顺仙,陈崇天.以“负责任创新”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创新发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2):51-56.
[2] 曹顺仙.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2):86-89.
[3] 曹顺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三维化”诠释——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问题理论为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6):80-86.
[4] 周以杰,曹顺仙.右玉精神蕴含的绿色发展观及其现实启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1).
[5] 陈国敏.《实践论》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继承与发展[J].汉字文化,2019(07).
[6] 钱烨.弘扬传统文化与遵循古礼——基于国学班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07).
[7] 李青.浅析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与其当代意义[J].汉字文化,2019(08).
[8] 谢蔚晖.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和谐共生观念[J].汉字文化,2019(08).
[9] 陈崇天.荀子性恶论及其对矫正校园欺凌行为的启示[J].大众文艺,2018(19).
[10] 钱烨.自媒体视域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J].汉字文化,2018(21).
[11] 王进怡,崔诣晨.大学生自杀案例一例反思[J].校园心理,2019,17(02):167-168.
[12] 王进怡.从《诗艺》看诗歌创作原则[J].大众文艺,2018(22):27-28.
[13] 王进怡.论贺拉斯《诗艺》的诗歌功能观[J].大众文艺,2018(18):30-31.
[14] 严雪珂.从文学理论方面浅谈《警世通言》[J].青年文学家,2018(24).
[15] 严雪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渊源及其创新性研究[J].芒种,2018(14).
[16] 何如意.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孝道伦理的挑战与建构[J].大众文艺,2018(17).
[17] 賈尧天.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汉字文化,2018(19).
[18] 黄会敏,荆世杰.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中),2018(7).
[19] 周明洁.激励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路径探析[J].大众文艺,2018(13).
[20] 徐伟悦.新媒体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改进[J].文学教育(中),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