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半坡文化衍生品在拼布艺术中的创新
2019-07-24高燕
摘 要:半坡遗址展现了半坡先民的聪明才智,也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值得研究借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纹样饰品。本文概述了市场上半坡文化衍生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色彩、造型、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半坡文化衍生品在拼布艺术中的创新与表现。结合布艺制品的优势阐明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使用价值性的拼布类半坡文化衍生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
关键词:半坡文化;文化衍生品;拼布艺术
1 半坡文化衍生品的现状概述
虽然无情的岁月在悄悄流逝,诸多人类留下的重要遗迹慢慢被掩埋,但人类的文明不会永远的尘封。1953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东郊浐河畔半坡村的一次偶然发现,洞开了公元前4800—4300年间一处关中地区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繁榮阶段的聚落遗址——半坡遗址。[1]半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大量的史前文明,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值得研究借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纹样素材。
但近年来,从半坡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艺术品却屈指可数。人面纹、鱼纹、几何纹,彩陶上游动的鱼、奔驰的鹿,陶器外壁装饰感很强且笔风舒缓、轻松、疏迂却又明朗清健的抽象画……这么多艺术瑰宝却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与开发。其实在国外,文化创意衍生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尤其是在规模不一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周边,文创产品已经形成了系统化和规模化。相比之下,目前国内的艺术衍生品尚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陕西西安作为一座全球知名的旅游城市,其文化衍生品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要想在市面上找到一些承载半坡文化的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使用价值的产品实属艰难。所以,如果能对半坡元素进行足够的多元化开发,让文化真正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契机和市场。
2 半坡文化衍生品在拼布艺术中的创新与表现
2.1 多元化的选材设计
6000多年前,半坡这样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出现在了渭水的支流河畔。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一文明的繁荣发展:这里背靠终南山,北面还有一片开阔的平原,适于农业发展,也可常年进山狩猎;清凉的渭河水流经此地,为半坡的先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和创作灵感,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捕鱼胜地。母系氏族的半坡先民在这个世外桃源世代繁衍生息,用艰辛的努力和智慧锻造了半坡文明。
在素材选择方面,不仅可以选择远近闻名的人面鱼纹盆、小口尖底瓶、鱼纹、水波纹等进行创作,还可遵循半坡时期半坡居民的生活习性、服装穿搭,进行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的创作,图形设计要充分遵循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留白与虚实的形式美法则,遵循视觉平衡,松散有秩,虚实结合。
2.2 温暖朴实的大地色系
如果说造型给人以直观的形象要素,构图给人以美的形式结构,那么色彩则给人更多的是感官刺激、感情特征和心理反应。[2]
半坡彩陶历史悠久,多以橙红色为底,上面用黑、红、白等颜色进行图案绘制。进行半坡文化衍生品颜色选取时,可以以半坡彩陶中的橙黄色、黑色为主,整体色调选为大地色系。为了避免作品色彩给人过于闷热之感,可在其间点缀一些蓝紫色调进行装饰,与橙黄色形成互补色,为作品开扇透气之窗。不仅如此,大地色能带给人温暖、朴实、回归自然之感,与半坡居民的生活场景和彩陶图案的色彩呈现十分契合。
2.3 质朴无华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在作品造型,色彩完毕后,最重要的一个表达环节,是作品重要的表现形式,是作品内容内涵的视觉外延手段。
拼布作为我国现在的一个朝阳行业,它的前景不可小觑。其浓烈的个性色彩和自由的创作理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个动手创作的艺术领域。在半坡文化衍生品的呈现方式中,手缝拼布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布艺材料可选取手工扎染棉布、先染布、各类麻布、亚麻布为主要制作材料,选材遵循朴实、素雅、原生的理念,其间融合刺子绣、手缝线迹进行点缀修饰,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来自遥远年代的古老魅力,通过呈现的肌理质感触摸到远古祖先艰苦生活的脉动,从色彩造型中领略到母系氏族社会的气息和氛围,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使生活在重工业时代的人们产生一种回归历史、回归自然的真情实感。
3 布艺类半坡文化衍生品的市场前景
半坡文化在中国原始社会历史上和仰韶文化的分期中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创造并加以利用。根据市场调研情况来看,相对于摆件、装饰品这类的文化产品,人们对实用且具有艺术感的文化产品更感兴趣。用拼布的艺术形式呈现半坡文化衍生品将使拼布作为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新的时代重新焕发生机。这不仅是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更是对拼布艺术品的开发与推广,将具有半坡文化气息的拼布艺术品投放市场,其需求量和经济效益都是可观的。
参考文献:
[1] 马春萍.解析半坡史前陶塑的艺术形态[J].西北美术,2014(5):13.
[2] 朱剑.浅谈平面构成与传统图案的对比与和谐[J].考试周刊,2011(66):31-32.
作者简介:高燕(1994—),女,山西太原人,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全日制)产品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指导教师:王教庆,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从事产品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