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洗稿乱象及其治理探讨

2019-07-24池垚垚

艺术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治理方法自媒体

池垚垚

摘 要:作为“剑网2018”治理的重点,洗稿与当下大火的短视频一样,得到了国家版权局、互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四部委的充分重视。不同于传统直接搬运抄袭,洗稿仅仅是同义词的替换、逻辑语序的更迭,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伴随着自媒体行业特殊的盈利模式,发展为速度快、手法隐蔽、维权成本高昂的特殊“原创”方式。洗稿这一乱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平台自媒体人以及受众等多方面合力加以有效整治。

关键词:洗稿;自媒体;治理方法

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17亿。[1]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与日递增,传播格局也由过去传者占主导的线性传播演化为传受双方动态变换共同参与舆论建构的模式。自媒体淡化了传受双方的严格界限,但同时也应警惕自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采编人员的准入门槛降低、新闻审核流程简化使得违背新闻伦理的内容泛滥,舆论环境充斥着无法验证的流言与不实报道,正常的传播秩序遭到破坏,自媒体行业乱象丛生。打击洗稿行为,应在充分了解其生产机制及内部驱动发展因素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其衍生特点,多部门共同参与。

1 洗稿的含义及驱动因素

不同于原封不动照抄、剽窃别人创意的做法,洗稿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文学“创作”现象,突破传统抄袭手法的简单“复制粘贴”,通过诸如对文章内容进行同义词替换、打乱顺序等手法,来规避抄袭风险。侵权者从过去的“搬运”升级到“洗稿”“偽原创”,手段更加隐蔽且不易被察觉,迅速得到一些不良自媒体人的关注。洗稿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还包括新闻报道策划、音乐作品、短视频、博主推文等在内的诸多形式。洗稿一时盛行于自媒体行业,主要有以下驱动因素:

1.1 自媒体行业盈利模式下的流量经济

当下自媒体行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有流量、软文广告、电商、打赏等方式,流量的增长又能进一步带来包括软文广告在内的其他盈利模式的增长。流量经济导向下的变现需求,使得自媒体经营者越来越重视阅读量、点击率等量化数据,“网络爆文”“10万+”等都成为自媒体写手趋之若鹜的追求目标,自媒体行业中的“流量思维”蔚然成风。在2018年5月,腾讯兴趣内容基金(TOPIC基金)投资了涉嫌多次洗稿的科技自媒体“差评”,这一举措引发了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的极大不满,最终以退还投资资金收场。然而,内容产业中的“流量思维”决定论,影响的不仅仅是作为内容分发对象的受众,使其过分追求热点效应而失去独立思考与判断,内容的生产者也会为了博眼球“铤而走险”。

1.2 “内容为王”背景下原创内容缺口催生洗稿

自媒体时代开启了兴趣阅读的新方式,不同于传统内容生产方式和生产平台,传播者通过内容创新的方式获得黏性受众成为可能。[2]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同质化、粗制滥造、缺乏原创的内容也混杂其中。“内容为王”在新媒体语境下已经被赋予新的内涵:不仅是优质原创内容,同时兼顾受众的个性化、碎片化需求也显得至关重要。[3]反观自媒体行业发展的蓬勃态势,整个行业内部出现内容缺口问题。具有较丰富自媒体运营经验的人首先针对热点事件发表原创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流量峰值,之后又平稳、较快回落,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被有利可图的自媒体人洗稿。在这背后,原创内容生产所需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并不能像自媒体运营一样迅速取得时效性进展。

2 洗稿现象的特征分析

2.1 洗稿速度远远超过原创

自媒体人撰写网络爆文除了需要有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力外,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从消化咀嚼、还原事件,到遣词造句,都需要自媒体人有长期的综合知识积淀。洗稿的创作模式不仅可以省略收集素材的过程,本身也不需要知识储备,几秒钟内通过一键伪原创工具将他人的智慧成果稍加修改,便瞬间完成了一款网络爆文。这种创作方式在较短时间内生成文章,瓜分原创文章的阅读量,给原创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2 手法隐蔽,司法审判难度较大

洗稿的方式手段极其隐蔽,同义替换与逻辑语序更迭使得鉴定一篇文章是否是洗稿生成产品具有难度。如何在打击洗稿行为的同时又能保证观点的自由、思想的独立性,是相关部门权衡版权保护的重中之重。在判断是否是具有侵犯著作权的洗稿行为时,“思想表达二分法”是基本原则,即版权不保护思想,只保护对思想的表达。其最终目的是规避思想垄断而可能导致的限制表达自由,破坏意见的自由市场。[4]洗稿由于更换表达的方式,所以不构成著作权的侵犯,但其中的核心思想只是一致,所以就实质上来说还是一种“实质性相似”。

3 洗稿乱象治理方法

3.1 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立法行政监督机制

规范自媒体行业的有序竞争的引导性方案,即通过法律监管、行政管理对媒体内部进行监督。2018年7月16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四部门宣布联合启动“剑网2018”专项行动,旨在打击包括洗稿现象在内的互联网络盗版侵权违法行为。针对洗稿法律定性困难这一特点,更是应该完善针对自媒体行业的版权保护法,维护自媒体行业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不仅如此,建立自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失信管理系统,从把关人的资格筛选角度切实提高自媒体人的准入门槛,增强版权保护意识。互联网信息监管部门更要加强自媒体行业监管体制,对自媒体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属地管理,从而细化被监管对象,将可能出现的洗稿行为扼杀于摇篮中。

3.2 优化平台原创内容管理机制

自媒体加强对原创优质内容的保护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对平台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平台内瞬时生成并且短时间得到广泛关注的内容,应予以备案或通过段落句义分析来判断是否具有洗稿嫌疑。对于具有转载权限的内容进行后台备案,并在文章开头以及结尾处标明稿出处,建立积极有效的转载保护机制。平台内部也应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机制,对于涉嫌具有洗稿争议的内容,采取技术分析与人工评判双重结合的方式来解决。[5]平台管理应创新管理思路,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使得平台的准入机制自动淘汰一部分原创度低的账号,从而营造更加健康有序的媒介环境,形成积极良好的舆论环境。在舆论失控或存在非法活动时,媒体平台要及时站出来,将舆论方向往正确方向引导。[6]自媒体平台需要配合国家的专项行动出台相关的平台管理办法,加强行业自律,打击洗稿行为。

3.3 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加强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体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由于受众接受教育程度以及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外加网络化生存或参与式文化的共同参与,受众在媒体内容面前迷失自我,但这并不意味着价值观的混乱或个人主义盛行。[7]面对互联网信息缺乏对原创性内容的认知与评判,对于洗稿与合理引用存在争议性的鉴别,从而轻易作出有违版权保护的行为,基于此,影响受众的犬儒主义、刻板印象等异端心理因素也会在“后真相时代”到来时进一步形成特殊的心理机制。[8]引导公众正确辩证认识自媒体,从信息源头鉴定内容的质量优劣,加强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其正确认识媒体,培养其对自媒体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2019-02-18.

[2] 聂丹.自媒体的生存现状与发展之道[J].新媒体研究,2018,4(19):96-97.

[3] 朱杰,张丽娟.从“内容为王”的角度看微信公众号的兴衰[J].新闻论坛,2019(01):7-10.

[4] 许春明,潘娟娟.洗稿的法律定性及规制[N].上海法治报(法治论苑),2019-02-20(B05).

[5] 李树楠.论“洗稿”行为的定性及法律规制[J].法治博览,2019(06):73-74.

[6] 潘宁,周阿根.自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对策[J].今传媒,2019,27(01):29-31.

[7] 殷文,张杰.水平集体主义与参与式文化——网络化时代青年个人价值观新变化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20-129.

[8] 刘日照,程嫩生.论“后真相时代”成因及公众心理[J].东南传播,2018(11):102-104.

猜你喜欢

治理方法自媒体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