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美学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

2019-07-24李畅

艺术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摄影应用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者审美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具有“新鲜感”的事物,而后现代美学作为流行元素在艺术领域逐渐兴起。本文将运用后现代的摄影创作理念,从拍摄手法和表现形式两方面,探讨后现代美学在人像摄影中的应用。

关键词:后现代美学;摄影;人像;应用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像摄影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在人像拍摄上开始由理性向感性转变,拍摄者开始从个人的角度解读和宣扬自己对世界的特殊理解,主观地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从摄影的角度来说,后现代人像摄影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新鲜感”。在现今社会人们一般都比较注重具有新鲜感的事物,越来越多的观赏者在看到一幅摄影作品的时候,会更加关注这幅作品主題的表现手法是否够有创意、够新奇,而不仅仅是这张照片是否符合大众审美。

后现代主义是近些年最流行的元素,它逐渐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最初在建筑学领域广为人知,人像摄影艺术也受其影响,呈现了独特的审美需求。后现代美学一贯的宗旨是批判与反思,其理论基础是后现代哲学和文化思潮。现代主义人像摄影选择的摄影手法是我们常见到的内容,而在后现代摄影中非常注重个人意识的表现,这种个人意识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实现个性化的关键要素。后现代摄影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审美意识,也成了摄影艺术作品探索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

后现代美学给予人们创作的灵感,给更多的人带来了自由创作的机会。艺术与生活之间本来就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并且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内容都体现了艺术的独特性。摄影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对于色彩、命题、摄影手法等理念的合理的应用,展示了后现代主义下摄影作品具有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后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强调变化与个性,从后现代美学的角度,通过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两方面进行人像摄影的创作。

1 后现代人像摄影表现手法的创新

后现代主义摄影倾向于自我价值观的体现,它不仅能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又使人对摄影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感知,在拍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融入摄影作品,使作品呈现独特的审美追求。

双重曝光在摄影中是常用的拍摄手法,笔者在拍摄时巧妙地运用双重和多重曝光,将后现代主义拍摄观念融入人像摄影,以此展现当今社会人们情感的复杂多样。从宏观层面分析,人们的认知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不断地更迭、交替,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对每件事有不同看法的人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但在如今这个社会中,人们在生活压力下通常带着“面具”生活,外在和内心想表现的可能不单单只是看到的一面,人内心的复杂程度,有时作为“自己”也会感到疑惑。笔者从这一主观情绪出发,运用创作拍摄,在同一张照片里展现同一人物的不同情绪,或悲或喜、或张扬或消极,还有迷茫、忧郁。

2 后现代人像摄影表现形式的创新

后现代摄影的表达方式可分为颜色、妆容和道具搭配三方面。

2.1 从颜色搭配上体现后现代摄影

从表现形式来讲,可表达的内容是多样性的,但在颜色的选择上要做取舍。红色代表热情奔放、张扬不羁,而蓝色又表现了沉稳内敛、纯净安详。两个色系的视觉语言和画面的渲染表述看似不太搭,但却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且毫无违和感,这样可以让画面效果更加激烈,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作品本身,而不是只观看照片里的人物有多美丽。

2.2 从妆容设计上体现后现代摄影

在创作上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具体、单一的风格,它是以颠覆现代主义理性传统的形象出现,是毫无理性的、下意识发泄的一种产物,表现了现代人最原始的欲望和心理。

妆容也能够体现后现代人性自由化的风格特点。摇滚歌手玛丽莲·曼森以其惊世骇俗的装束和挑衅道教捍卫者的言辞著称,他主张反宗教无神论,引发了大量的争议。作为曼森的狂热粉,图中的模特选择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可以说这个人就是后现代主义中不甘平凡的体现。他与曼森一样不顾世俗的眼光坚持做自己,勇于面对诸多的非议,这是他们的信仰,同样也是笔者确认后现代主题灵感来源的一大部分。沉默可能成千上万,沉默与沉默之间也大有不同,跳出世俗做与众不同的自我,是这幅作品想表达的深层含义。

2.3 从道具搭配上体现后现代摄影

在摄影创作中巧妙且合理地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辅助道具进行后现代风格的人像拍摄,一是与内容呼应,二是衬托要表达的情绪,同时能使画面看起来有层次并增加美感。

面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食客们往往只是品尝美味,而忽略了其背后的点点滴滴。只运用面粉装饰作品会显得很单调,于是笔者想到用卡纸剪出来眉毛和腮红,配合面粉的洋洋洒洒,加上模特独有的表现力,都为照片增加了生动性。

塑料薄膜是用于产品包装的工业附属品,却能成为杀人的工具,使人窒息。时代下人们内心情感的压抑状态,结合后现代的风格特点能够更好地展现人们内心的压力。人的情绪是安逸的,但是整体画面却有种要窒息的感觉,在安逸中死亡,却又逃离安逸,在不安的情绪中平静,表达一种情感上的反差。图片中的人物其实一直在享受,在这种境遇中选择平静对待就像每个人成长阶段中遇到的那些不能解决的事,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反抗,是对纯理性的反叛,面对冷漠呆板人们已经感到厌倦。后现代主义美学拍摄要打破常规,笔者拍摄的《荆棘》,玫瑰是这世界上大部分女人都爱的花,它身上的刺却时刻武装着自己。玫瑰和女性的结合从来都是浪漫的,然而当把带着荆棘的玫瑰当作披肩,眼睛朝与镜头相反的方向,搭配夸张的唇部妆容,结合颜色搭配上的视觉冲击,在后期上做了仿胶片处理,给照片增加了颗粒,视觉冲击力更强,照片变得更有质感。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光是图像艺术的生命。光与物体在图片中的呈现方式密切相关,能够指引画面的主体焦点和均衡构图,营造一种情感氛围,影响作品的美术风格。笔者认为相对于鳄鱼光、蝴蝶光等,侧逆光则更加隐晦,更能传递情感波动,有一种情绪内敛的感觉,符合后现代主题的中心思想。一个人的情感表达不仅是通过他面部的表情,一些肢体动作和某些部位的特写也能表现人物的情感,而且还能使画面更具冲击力,通过突出放大的局部特写也能衬托画面中人物细腻的情绪。这种拍摄手法虽然是间接的,但这种突出人物情绪的方法更加耐人寻味。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绝对否定,它强调简单和理性,但同时也质疑新颖和追求的正确性,对传统采取开放的态度,它以丰富的艺术实践、开放的视野证明自我价值观对艺术的重要性。在摄影创作中要结合最终的视觉效果,有了视觉效果,观众才能更真实地感受摄影的韵味和魅力。每个摄影师对艺术都有不同的理解。拍摄的角度、颜色的搭配和场景的选择都是基于个人的审美标准。

在后现代美学的影响下,摄影艺术的表现更具有创新的精神,无论是在视觉表现上,艺术水平上,还是在美学意义上,都是一种突破。从弗洛伊德主义层面出发,还有更多的情绪和精神层面等着人们去挖掘。艺术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而摄影艺术亦是如此,在创作摄影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创新的精神,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摄影形象,让摄影作品能够与时代精神、时代文化结合在一起,表达当今时代下人们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石玉.中国后现代主义影视的摄影语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2] 穆冠成,王永强.后现代主义新闻摄影发展浅析[J].青年记者,2013(35):45-46.

[3] 梁爽.纪实摄影的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J].青年记者,2018(02):53-54.

[4] 梁爽,陈曦.关于两会专题纪实拍摄的一点思考[J].新闻传播,2018(01):78-79.

作者简介:李畅(199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从事摄影研究。

猜你喜欢

摄影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