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与真实的博弈: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失实报道现象分析
2019-07-24陈杰
陈杰
摘 要:媒体融合时代,高速发展的网络空间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这有效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但是在新闻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却时常出现失实报道。尤其是突发事件后,作为舆论引导的主力军,一些主流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及时性,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本文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例,剖析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失实报道现象的原因、影响,以期获得解决之道,形成媒体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关键词:主流媒体;突发事件;失实报道
1 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主流媒体报道回顾
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大巴车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大巴车从万州长江二桥冲下,坠入江中。事件发生后,重庆青年报、新京报、澎湃新闻、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在事故发生后,在缺乏可靠的消息来源的情况下,报道事故原因是轿车女车主驾车逆行,并配女司机穿高跟鞋的相关图片。
基于网络舆论的及时性和开放性,消息一出,网上很快形成了舆论的狂风暴雨。民众在震惊和痛惜之余,都将焦点聚焦在女司机身上,导致了网络上的谩骂和指责,甚至上升到对女司机群体的偏见。10月28日晚间,重庆警方发布事故通报,认定公交司机越线行驶。11月2日,官方发布事件最终的调查结果。这样一件重大的公共交通领域的突发事件,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其中有对女司机的讨论,有对公交司机行为的猜测和对殴打司机女性的抨击等。清博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10月28日至11月3日15时,关于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信息共有327861篇,其中微博发布261706篇,网页发布36056篇,报刊发布1243篇,客户端发布15045篇,论坛5743篇,今日頭条8068篇。
2 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失实报道的原因
2.1 追求新闻的及时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尤其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媒体作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要向社会传播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其中主流媒体更显责任重大。在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发生后,众多主流媒体未经考证,发布不实消息,过分追求新闻的及时性,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许多记者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争独家报道,为了抢头条,匆忙动笔,依据传言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不实言论出现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导致了大量虚假新闻和反转新闻的产生。
2.2 忽略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是被普遍认同的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真实性作为新闻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新闻的根本属性。[1]在重庆公交坠江这样的突发事件中,真相更为重要,在事情的调查结果未发布之前,媒体工作者缺乏广泛的调查研究,偏听偏信,道听途说,以非常草率的方式和吸引人的标题来报道,以期获得大众的追捧。但是在事件真相揭晓后,公众会对媒体的失实报道嗤之以鼻,失去对该媒体的信任,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都有发声的权利。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时,一些消息被主流媒体得知后,主流媒体不加思考,不经核实就发布,会导致谣言的扩散。不可否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轰动效应,会出现道德失守的情况。
除此之外,导致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失实报道的因素还有很多。在突发事件当中,许多时候新闻报道受到技术的限制,新闻工作人员可能无法进入现场,而一些人为了争取新闻的头条报道,也会故意编造一些虚假的内容,博得大众的关注。另外,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和政府取得良性互动,也是考验记者职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媒体报道的消息来源是万州区政府某位工作人员,至于事实是否如此,我们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主流媒体在这一事件中,没有和政府进行有效沟通,草率发布事件原因,最终导致双方被动。
3 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失实报道的影响
3.1 影响新闻当事人的形象
新闻当事人是新闻报道的中心。失实报道必定会影响到当事人的日常生活,给当事人造成很多的困扰,给当事人的心理造成创伤。在这样一件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突发事件中,女司机不是害人者,而是事故受害者。但由于媒体的失实报道,女司机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尽管最终事实的真相还了女司机清白,但是发布虚假消息的媒体却让女司机遭受了长达半天的舆论谴责,她和她的家人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女司机的丈夫在事件发生后,曾愤怒地表示:“我们才是受害者,为什么还要冤枉我们?”。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其中大都与失实报道有关,部分媒体在事情真相没有浮出水面之前,任意发挥想象,猜测事件过程,加上网民不加分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宣泄自己的情绪,却未曾想过新闻当事人正在遭受谣言带来的压力。
3.2 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会瞬间集聚民众目光,破坏和谐的社会秩序。如果此时新闻媒体报道的信息一旦失实,就会造成社会正常秩序混乱,成为危害社会、影响社会交流与沟通的利剑。此次事件中,一开始就将事件的矛头对向女司机,造成了整个社会对女司机的仇视,甚至有媒体蹭着热度,开始盘点起历年来因女司机出错导致的交通事故。在10月28日晚间,重庆警方发布事故视频后,民众又将舆论的焦点聚焦在公交司机身上,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揣测公交司机在事故发生前一天晚上通宵唱歌,也导致公交司机的家人受到纷扰。这其中,主流媒体在事件发生初期,罔顾事实,任意猜想,没有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才致使网络谣言泛滥,网民情绪波动。据清博数据统计,此次事件公众的负面情感占到59.8%,中性情感占23.27%,正面情感占16.94%,民众负面情感的累积,无疑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安定。
3.3 降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是媒介作为传播介质使公众信任的重要因素,它是媒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媒体获得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是真实地、客观地、全面地报道新闻。失实新闻的报道,必定会使公众对于媒介公信力的信任度降低。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事件影响力大,民众有着急切渴求真相的心理,会期待通过主流媒体的报道,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但是如果此时主流媒体都不能给民众真实的报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一波三折,不断反转,这样只会引起民众的反感。在此次事件中,部分主流媒体在事故原因揭晓后,受到了民众的质疑,抨击之声不绝于耳。在媒体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媒体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要想在残酷竞争的市场下生存,就要严守道德的底线。主流媒体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党的喉舌,起到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需要增强权威性,要担当起传播事实的重任,用事实说话。
4 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时的对策分析
4.1 做到新闻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统一
新闻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当中,事件发展瞬息万变,主流媒体必须发布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报道,满足受众对热点事件的信息渴求,降低谣言滋生的可能性,因此新闻及时地报道出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事情真相并未揭晓,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简短地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力争进入现场,全面了解事情真相,不可盲目武断地猜测。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宁可“让新闻多飞一会儿”,也不要为了抢占新闻头条,对事实情况进行歪曲。在这过程中,媒体可以先报道过程性事实,随着事件的推进,跟踪报道,核实信息来源,以官方权威通报为准,确保新闻的真实可靠。
4.2 完善突发事件报道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晚,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法律处于空白状况。国家只有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才会减少新闻报道失实的情况。利用法律来制裁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行为,严厉处罚失实报道的从业人员和媒体;降低失实报道的发生概率,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保证新闻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主流媒体在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义,做好党的喉舌,引导社会舆论,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传播国家形象。
4.3 形成政府和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党政部门要摆正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政府和媒体在关注民生、服务社会方面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在我国的国情下,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媒体的管理者。同时,主流媒体承担着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舆论互动的重要社会责任。面对重大的突发事件,政府部门要及时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媒体要客观真实展现事件全貌,了解民众关切的问题,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形成官民互动的局面,将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政府和媒体良性互动的过程,既有助于表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高效,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也有助于媒体及时准确地发布事件进展,提高媒体公信力。此外,政府要在推进媒体市场化的情况下,完善对媒介的认知,提高媒介使用技能,[2]扶持好主流媒体,保证媒体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坚守道德底线。
5 结语
在瞬息万变的“后真相”时代,情绪成为主导因素,人们思考方式渐趋感性化、表面化,加之网络社群的力量,刻板印象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走向极端化。[3]媒体求真求实的责任将更加繁重,主流媒体要做正确的舆论的引导者,而不是反转新闻或者虚假新闻的制造者。尤其在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要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闻专业主义,避免出现新闻报道失实,做到真实性和及时性的有机统一,并体现在每一篇报道中。只有這样,主流媒体才能重新树立公信力,扩大影响力,成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蔡雅雯.网络空间中负面题材报道的正向情感效果分析[J].东南传播,2018(10).
[2] 殷文,申丹妮,毛子钰.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研究[J].东南传播,2018(11).
[3] 刘日照,程嫩生.论“后真相时代”成因及公众心理[J].东南传播,2018(11).
[4] 吕一品.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失实关系研究[J].新闻知识,2010(09).
[5] 尹韵公.试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5).
[6] 刘保全.新闻失实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当代传播,2003(02).
[7] 黄宏纯.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与作用研究[J].传媒,2017(18).
[8] 靖裕思,马丹晨.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失实与对策——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的失实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4(15).
[9] 陆范锋.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策略——海口旅客滞留事件报道解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0).
[10] 王惟一.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职业素养研究[J].记者摇篮,2018(07).
[11] 李博林.主流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8.
[12] 吴琪.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策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