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修补理论在上海老公园改造中的应用
2019-07-24李婧
李 婧
张晓婉
当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会相应地出现许多“城市病”。为重塑城市活力,世界各地的城市更新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更新的相关理念和实践操作日趋成熟[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等问题,“城市病”普遍存在[2]。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城市双修”理论应运而生,成为目前治理我国“城市病”、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法[3]。
1 城市修补理论概述
最早对于城市更新概念的界定出现在1958年,“城市更新”是对已有环境进行管理,而不是进行新区域的建设,是针对“城市衰退”状态的一种应对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环境质量下滑、生态平衡缺失的区域进行复原,对社会功能丧失的区域进行恢复。改造的方式也从大规模的城市规划,转变为小规模的再开发[4]。
我国目前提出的“城市双修”理论是在延续了“城市更新”及其相关理论内容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的城市问题而提出的改造方针[5],其本质是对城市存量空间的更新和改造。“城市双修”即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实现城市发展模式与治理方式的转变,重点在于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6]。
“城市修补”是运用总体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城市格局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系统化梳理,针对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地进行“修补”。既要保护原有肌理,又要允许建设发生,新老巧妙结合将成为城市修补的关键点。《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城市修补即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空间、改善出行条件、改造老旧小区、保护历史文化、塑造城市时代风貌等方面来修补城市功能[6]。
总体来说,城市修补是以小规模、渐进式修补为核心,在理清当前现状的基础上,修补城市中被破坏的空间,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为城市增添新的活力。
2 上海城市公园概述
城市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近距离接触自然、休憩、娱乐、锻炼的场所,是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我国城市公园起源于清末帝国租界时期。1868年,公园首次出现在上海美英公共租界上,称为“公共花园”,即黄浦公园。1978年后,上海将园林绿化列为城市建设任务之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7]。此后,城市生态环境日益受到重视,上海公园建设开始持续、稳步的发展。上海的老公园见证了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拥有独特的时代印记、艺术风格与景观特色[8],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是城市公园发展史的生动教材。但是,目前这些老公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公园软硬件的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众游憩、休闲、健身等需求,因此需对老公园进行修补改造。
2005年上海老公园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东安公园成为第一个闭门改造的老公园,此后,复兴公园、杨浦公园、和平公园等也相继开始动工[8]。本文所涉及的公园改造项目也属于上海老公园改造工程。修补公共空间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真实的物质需求、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绿化空间等,同时也要唤回场所精神,阻止公共空间的老化与消失。因此,应当采用城市修补的原理,对老公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使其“返老还童”,重新恢复生机与活力。
因公园的特征和定位都各有特色,其改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以上海昆山公园、凉城公园以及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改造为例,探讨城市修补理论对上海老公园改造的实践作用与意义。
3 研究目的与方法
如何利用城市修补理论来更好地指导老公园的改造过程,仍有待探索。所以笔者希望能够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修补经验,使老公园的改造能在城市修补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更加有针对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查看国内外有关城市更新、城市修补和涉及老公园改造的理论与案例,对上海老公园的发展史有初步的了解。并运用实例分析与比较法,对3个各具特点的老公园改造进行分析,讨论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造修补策略,提出可供借鉴的措施。
4 实践案例分析
4.1 公园概况
昆山公园始建于1893年,为英式风格花园。该时期的英式花园已经发展到了园艺式风景造园时期,追求诗情画意的造园手段[9]。昆山公园经历多次破坏与重建,于1983年5月1日再次开放。目前公园面积约3 000m2,四周以木栅栏封闭,园中央大草坪是主要活动场所。凉城公园位于凉城路车站北路口,是凉城地块最主要的公园绿地。周边遍布居民区,人口密度较高。1995年6月1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全园占地约1.4hm2,以“凉”字为主题置景,其所处的凉城街道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都是双拥精神的模范街区。世纪大道被誉为“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北侧人行道建有8个长180m、宽20m的植物园,分别取名为柳园、水杉园、樱桃园、紫薇园、玉兰园、茶花园、紫荆园和栾树园,主题突出,各具特色,本文将着重针对这8个主题植物园的改造进行讨论。
从时间纬度上,昆山公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初建于上海租界时期,重建后距今也有近40年历史。而凉城公园与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分别有着近30年与20年的历史,相对昆山公园时间经历尚短。其次,昆山公园与凉城公园都位于密集老居住区之中,使用人群多是附近居民;而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位于城市主干道旁,周边多为商业办公区域。
4.2 老公园现状问题
通过对3个案例的分析与总结,老公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设施陈旧、绿化缺乏养护管理、功能布局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道路布局不合理且状况不良、空间开放性差与文化精神内涵缺失。
4.2.1 基础设施陈旧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公园的基础设施逐渐开始老化,又因设施不能得到及时维修与更换,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通常存在的问题包括给排水管老化,照明设施缺失或陈旧,缺乏指示标牌、服务设施等(图1)。例如在凉城公园中,随着常年降雨侵袭,园内下水口堵塞,雨水下渗受阻,灯具基座被水浸泡,无法点亮。昆山公园中,鸟架、花架等构筑物破损,绿化围栏生锈老化,垃圾桶、座椅等服务设施缺失。
4.2.2 绿化缺乏养护管理
老公园绿化的问题主要为因缺乏日常养护而导致植物层次缺失。上层植物生长情况过于良好,植物修剪养护不及时,过大的乔木影响了下层植物的生长,导致部分区域植被退化、土壤裸露(图2)。此外,目前老公园的树种以常绿树为主,落叶树占比较少,且少有开花灌木及地被植物,导致公园内植物缺乏色彩与季相变化,景观效果单调。
4.2.3 功能空间无法满足现代需要
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与使用人群的增多,公园功能空间布局的不足逐渐显露。空间使用率不平衡,某些区域过于拥挤,而某些区域则少有人使用。例如昆山公园周边居住人群以老人为主,保留了遛鸟的传统习俗,且公园里有许多鸟食树种,并设有专门遛鸟的场所与挂鸟笼的架子。老一辈的居民呼朋唤友,使昆山公园逐渐成了遛鸟文化的聚集点,导致遛鸟场地比较局促,且缺乏坐凳供人交流休憩。
4.2.4 道路与布局状况不良
现状园路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道路不充足、不合理,存在断头路,缺乏应急疏散通道,地面沉降导致出现高差,硬质材料破损等,这些问题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昆山公园前后门之间缺乏便捷通道,造成绿地践踏。公园主环路宽窄不一,不符合消防和平常维护需求,缺失安全通道,公园有断头路,地坪破损严重(图3)。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缺乏横向穿行通道,已无法满足人在公共空间中活动的需要。
图1 服务设施陈旧
图2 植被退化、土壤裸露
图3 地坪破损
图4 围墙封闭
4.2.5 空间开放性差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早期建设的公园开放性不足,主要表现在出入口寥寥无几、围墙绵长封闭。园内与园外空间缺乏联系,降低了公园的可达性与便利性。开放性较差是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的主要问题之一。8个主题植物园均被混凝土墙围合,留有铁门晚上关闭(图4),又因院内空间较为狭窄,造成围合后的空间过于封闭。世纪大道宽阔的人行道功能单一,活动空间较少,略显沉闷,缺乏展示时代特色的活力景观空间。
4.2.6 文化精神内涵缺失
上海早期的老公园都各有风格,其内部空间布局、景观建筑与绿化植物都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园内一系列物质载体破损,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逐渐模糊。此外,老公园也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展现出新的精神风貌。昆山公园内的英式园林风格早已消磨殆尽;凉城公园内遮阴设施陈旧老化现象严重,弱化了“凉”主题的表达,同时也缺乏对凉城街道双拥精神的呈现;同理,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也应当承担起展示新时代精神风貌的责任。
4.3 老公园改造策略
总体来讲,昆山公园与凉城公园并未对公园骨架进行过多改动,主要是对现状空间的优化与整合。而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中,则对部分植物园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建。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城市修补的理论,总结了多种改造措施,包括修缮基础设施、提升绿化环境、完善道路结构、整合功能空间、增强开放性以及丰富精神文化内涵。
4.3.1 修缮基础设施
城市修补理论指出,改造应大力完善公园内老化的基础设施。加快给排水、电力老旧管网的改造,适当增设亮化工程、安全监控系统。例如在昆山公园与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中引入了全新的照明系统,修缮公园中老旧园林构筑物、服务设施等;昆山公园充分考虑了遛鸟活动所需的服务设施,修缮破旧鸟架,增加鸟笼挂钩,在园中增添座椅坐凳、新增便民挂钩。
4.3.2 提升绿化环境
在保留原有植被群落结构的基础上,对现有杂乱的植物进行梳理,形成植物群落的层次感,增强植物景观丰富性(图5)。调整园中落叶树和常绿树比例,增加观花观叶植物。昆山公园通过对上层乔木修剪梳理,打开林窗,新增开花灌木和地被,营造精致小园林,还原英式花园风格。凉城公园改造后,全园落叶树多于常绿树,林窗打开,人能享受到更多的阳光,公园敞亮不阴潮。新增的冬季观花观干植物也成为独特的景观。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的绿化改造更加强调了不同园区内部的植物主题性,但不拘泥于只使用主题树种,而是选择多种景观效果相似的植物与之相配,打造一段一景、色彩鲜明的主题植物群落。
4.3.3 完善道路结构
完善道路体系,取消或者补充道路,打通断头路,修补硬质破损地面,完善应急疏散道路。例如昆山公园增添了便捷通道,将原有宽窄不一的主环路扩建到4m宽度,符合消防和平常维护需求。对破损的地坪进行修缮,因历史久远,难以买到相同材料,恰巧公园内有部分硬质区域被改造成绿地,便收集原有硬质地坪砖,用于修补破损地坪。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则大幅增加了横向穿行的道路,方便人们自由通行。
4.3.4 整合功能空间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保留并适量增加硬质空间或绿化空间。昆山公园扩展了遛鸟广场,同时也缩减了人流量少的广场面积,将其改造成绿地。凉城公园内,应市民需求增设更多的遮阴大树空间,提升广场使用率。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则针对不同植物园所处位置及周边环境,其空间功能也有所不同。例如,紫荆园靠近上海纽约大学,气氛年轻明快,因此打造了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图6)。
图5 提升植被层次、增加下层耐阴开花植物
图6 改造后紫荆园公共空间
图7 打破封闭式围墙、开放视线
图8 竹林中红色玻璃钢坐凳
4.3.5 合理增强开放性
结合周边环境及其本身的空间性质,对开放性不足的公共空间进行加强,促进园内空间与周边环境的交融。昆山公园与凉城公园并没有过多变化,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则相反。其改造拆了大部分的围墙,仅保留了管理用房周边的围墙,进行重新设计(图7),开放园内景观视线。
4.3.6 丰富精神文化内涵
城市修补可以加强老公园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在有文化价值和历史基础的场所,通过对重点文化景观的修补,传承历史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园特色,可适当注入新精神内涵,促进新时代文化发展。昆山公园改造推动了英式园林这一历史景观风貌的再现。花坛栏杆选用英式常用矮栅栏,垃圾桶采用英式邮筒的样式。从多方面营造英式风格,唤起文化记忆。凉城公园则延续“凉”字主题,适度体现“双拥”精神文化,例如设置“双拥”主题雕塑,采用红色玻璃钢坐凳,寓意着在“双拥”精神与党的领导下,走出一条红色之路(图8)。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则是更加强调了植物主题文化的表达,在硬质空间与构筑物上也有所体现。例如在茶花园中,为了与现有的茶花地坪形成呼应,在坐凳上雕刻茶花图案等。
5 总结与反思
目前上海老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老化、绿化缺乏养护管理、公园道路体系不完善、功能空间无法满足需求、开放性较差和文化精神内涵流失。从老公园本身来讲,其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是缺乏日常的管理,日积月累,导致问题愈加严重,最后不得已展开大规模的改造活动。其次,某种程度上因老公园的设计无法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超负荷的运行最终会对公园环境造成破坏,其文化风貌也逐渐模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老公园进行改造。此外,老公园改造也有其必然性。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对公园的整体定位、精神文化风貌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基于老公园的问题以及城市修补理论,提出了多项具体的措施,可供其他老公园改造参考,例如修缮基础设施、提升绿化环境、完善道路结构、整合功能空间、增强开放性以及丰富精神文化内涵。而这3个公园的改造案例,则是城市修补理论应用的鲜活案例,能让读者更加全面了解城市修补的过程。
总体来说,基于城市修补的理论,对于今后老公园的改造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修补理论指出老公园的改造不应当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一味维持旧形象,而是应当根据其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确定。例如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因其根本的定位性质发生了改变,必然会导致其改造量比其他2个公园大,但这样的改造程度是必要的。因此,在满足基本改造目标的前提下,可尽量维持老公园的原有风貌,但却不能忽视某些改造的必要性。
其次,修补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资源,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改造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改造量。这也比较符合城市修补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方式。
此外,公园的修补不仅仅是物质环境层面的修补,也应当注重唤起场所的文化记忆,或注入新时代的精神内涵。3个案例当中,昆山公园重新唤起英式园林的文化记忆,而凉城公园与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则注入新时代的精神文化。因此在改造中,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将要展示何种文化形象,如何将历史文化记忆与新时代精神融合起来。
最后,城市修补理论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公园目前存在的问题,但公园并非一直保持在静止状态,它是由自然过程、人的干预与城市环境改变共同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大规模改造之后,城市修补的进程应当继续进行。建议对公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对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及时做出调整。日常的管理养护应当到位,若出现问题,应当及时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修补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老公园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保证其稳定、有活力、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