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六大误区 写出精彩作文(下)
2019-07-23吴应海
吴应海
四、行文:只求顺畅 忽视“兴波”
在几种常见文体中,记叙文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最爱。原因很简单,大家从小就学写记叙文,对记叙文的写作“套路”了如指掌,再加上素材积累非常丰富,有东西可写,自然情有独钟。而从中考阅卷的情况看,写记叙文很少出现跑题现象,只要正常发挥,一般都能拿到“切入分”。另外,从对高分作文的统计情况看,记叙文更是占到总数的6成以上。所以,老师也会鼓励学生在考场上尽可能写记叙文。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待清楚,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评判一篇记叙文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考生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为了确保拿到不错的分数,大家往往在情节顺畅上下功夫,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写。應该说,这样做一点儿都没有错。问题是,由于考场时间不多,不少考生只求快点儿把故事讲完,往往不假思索,平铺直叙,不去“兴波”,认为那无碍大局。结果是故事情节虽然顺畅了,却一点儿波澜也没有,让阅卷者根本提不起兴致,得分自然不高。
比如有考生在写2018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我心中的英雄”时,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爸爸面对事业失败,重新创业,终获成功的经过。这一故事本来可读性非常强,但由于考生在行文过程中,只求把故事的前后经过讲清楚,按部就班地记叙,情节平淡,悬念全无,白白浪费了好素材。试想,如果能够在行文时,有意设计一些波澜,那表达效果就大不一样。不难看出,考场作文如果写记叙文,一定要注意“兴波”。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有“兴波”意识。只要写记叙文,在构思文章时,就要有意识地考虑如何让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而不能“偷懒”,跟着感觉走,随随便便地写。
其次,要知道如何去“兴波”。在记叙过程中制造波澜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巧设悬念。即在记叙过程中,为了激发阅读者的好奇心,精心设计一个或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使读者产生一种想知道真相的急迫心情,产生阅读冲动。比如一位考生在写2018年江苏盐城中考作文《走过,才明白》时,是这样开头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猛地把姐姐击倒。”短短几句,悬念顿起,一下就吸引了读者。行文过程中,作者又写道:“姐姐被送进手术室,我们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突然,主刀医生开门出来,拉下口罩,一脸严肃,怎么啦?我们的心不由得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读到此处,悬念再起,读者的心又情不自禁跟着紧张起来。
二是笔锋突转。即在记叙过程中,先让故事情节顺着读者的预期逐步发展下去,层层推进;然而就在人们期待想象中的高潮到来时,情节发展却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令人大感意外。比如2018年湖南邵阳一考生在写“考试”这一文题时,写一名考生去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一场招聘考试,半路看到一位老人摔伤,赶忙把老人送往医院,结果失去了考试机会,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了。谁知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这位缺考的考生居然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原来用人单位知道真相后,破格录取了他。这种情节上的“突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是一波三折。即在行文过程中,让某一件事的发展很不顺利,几番周折,最终才获得成功。比如2018年湖北咸宁一考生以“发现”为题作文,记叙了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做光合作用实验,几经失败,才顺利完成实验,从中有所发现。曲折的情节,紧紧扣住读者的心。
五、语言:只求靓丽 失去本真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考场作文,如果语言优美,文采斐然,就会让人赏心悦目。
许多考生都明白这一点,平时非常注重语言积累,好词好句、古诗文名篇背诵得非常多,考场写作时,总是想方设法让语言靓丽起来。本来,努力打造优美的作文语言是好事,但从阅卷情况看,有的考生刻意追求语言美,“浓妆艳抹”,表面上好词频频,佳句连连,实际上却失去本真,适得其反。
看看2018年河北一考生的作文《爽》中的片段:
又是三月,又是一个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暗香疏影的季节,处处繁花似锦,莺歌燕舞。远处一片桃林,粉红的一片,像一团团美丽的、充满诗意的火焰在燃烧,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景色真美啊!
信步走到桃林中,在一朵朵面含笑靥、目含深情,娇滴滴、羞答答的桃花中穿行,仿佛走进一首首唐诗宋词,春风扑面,香入肺腑。在这特别的氛围中,有一种怀恋涌上心头。“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恍惚中,一群古代文人墨客,正向我走来。这样的相遇,真爽!
片段先写三月桃花盛开的美景;再写信步桃林之中,恍惚中与古代文人墨客相遇的情景,充满诗意。读完之后,我们会明显感觉到,考生在语言运用上太“过”了,为了追求靓丽,不惜用美词美句堆砌,结果不仅让人觉得华而不实,更有卖弄之嫌。
那么,在考场写作中,运用语言时如何避免走入“为了靓丽,失掉自然”的误区呢?只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即可:
一是不滥用成语。恰当地运用成语,确实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但如果不根据实际表达需要,无节制地滥用成语,甚至乱用,表面看非常“抢眼”,其实效果并不好。因此,同学们在遣词造句时,特别是运用成语时,一定要节制,绝不能大摆“成语阵”。
二是引用适度。在行文过程中,灵活引用古诗文名句,无疑能让文章充满“诗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引用一定要契合语境,与整个文章浑然一体;同时要适可而止,决不可为了显露自己的才气而滥引,否则,一旦过度,只能让人厌烦。
三是描写应切合实际。描写时可以想象,可以联想,可以比喻,可以夸张,但不管你运用什么技巧,都要牢记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绝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刻意在词语上下“功夫”,故作惊人之语,那样的话,表达效果绝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