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隐形翅膀
2019-07-23邹清平
邹清平
我一直有两只隐形的翅膀,助我前行。
读小学时,母亲扯了一尺哔叽布在煤油灯下给我缝了一个书包,书包里除了装有课本外,一直有两样与课文无关的东西,一样是竹笛,一样是一本课外读物。在放学的路上爬坡爬累了歇气时,就取出竹笛,对着大山,对着森林,对着夕阳,对着小溪,在石头上,在大树下,苦练《北风吹》和《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曲子,后来还在县文工团表演过竹笛独奏,这是我自己认为苦练的最高奖赏。还有一样是课外读物,要么是作文选读,要么是散文选集,要么是小说。一有空就挤时间学习,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就是我一学期里帮父母亲砍柴、割草、煮饭后抽空读完了的,那优美的语句描写,那英雄人物不怕困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英勇精神,至今萦绕在脑海,激荡在我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中,激励着我克服困难的勇气。
虽然不敢说手不释卷,但我敢说,小学毕业后确实就形成了爱学习的习惯。在大队附设初中读书时(现在早就不会在村小办初中了),语文老师刘富常见我学习刻苦用功,有随时把书包背上的习惯,特别在班上讲了牛角挂书的成语故事,并表扬我学习认真,随时挤时间学习,这更加激励了我爱学习的劲头,更加燃烧了我学习的热情。我广泛地阅读了能买到或借到的课外书,记忆特别深刻的是翻山越岭跑了八十多公里山路,在另外一个镇上借了一本《当代》杂志,如同炙烤的阳光下行走干渴了喝山泉,如同山间的喜鹊展翅,自如轻盈。
在十公里外的村上读了两年附设初中,因为刻苦学习,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报答了老师,报答了父母,报答了养育我的大山,报答了滋润我的小河。
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到了更远处求学,但我坚持学习的习惯一直伴我走进新的生活,迈向更加遥远的日子,以至工作后固守,没有改变。
走向工作的第一驿站是地区五金公司,我在远离市中心区七公里的七里沟小山村里守仓库,库房前面是一坡梯田,梯田两边是一片松林,背后的大山梁上人烟更是稀少了,在那样的小山村里发货守商品度日,有几个同去的伙计,总是不安心,要么请病假,要么请事假,而我每每收到父母亲的来信总是提醒我:我是农民的儿子,大山里的孩子,要有吃苦精神,守好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我捧着抵万金的家书,总是读得热泪盈眶,热情满怀。暗下决心,无论有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住(其实对我来说不艰难),我想,比红军要幸福多少倍,他们吃不饱肚子,还有敌人围追堵截,有生命危险;比我小时候放牛放羊强多了,那时满山遍野奔波后,只有望着日落西山的惆怅,空空如也的肚子,美丽的夕阳也变得十分平常。因为饿了,只有吃点烧红苕、烧洋芋这类食品,当时有这些吃的都不错了,想想这些,看看现在,多么幸福,于是扬起生活的希望风帆,驶向那未来的彼岸。
暗下决心爱岗敬业,做好商品的进出账目,一一核对,仔细发好每批货物,熟记每批商品的性能及使用常识,方便顾客问这问那的咨询。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给自己规定了必须参加自考大专,并写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以及五金公司的新闻,每一个月自己定下必须要在《通川日报》(《达州日报》前身)发表新闻或其他文章三篇的硬任务,写单位的新闻,对熟悉单位业务大有帮助,这是相得益彰,一举数得的好事,我坚持了六个月,本职工作也做好了,又宣传了单位的工作,半年后,领导根据我的业绩,调到了公司政工科做宣传工作,这次工作调整,我倍感幸福,再也不会穿着解放鞋步行往返几公里到日报社送稿子了;再也不会因为进城采访了新闻,晚上拄着打狗防蛇的拐杖,拿着手电筒,回到七里沟山村了;到新华书店读书买书的距离更近了;有的是发挥特长的工作环境了;有的是充满激情岁月,干劲儿倍增的日子了。初尝爱岗敬业的甜头,让我更下决心要每月在报刊上发表四篇的新任务。
立足岗位成才的思想,让我工作认真,任劳任怨。一千多个日子过去了,突然,我被调到地区商业局办公室工作,并兼任巴山商业经济编辑。突如其来的喜讯,让同事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很快,我在新的岗位上又成了骨干,边工作边学习,知识储备渐渐丰富,业务水平有所长进,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刊播了新闻,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加入了四川省作家協会,有幸选为省作协全委会委员。
学习的阅历,工作的经历,让我长成了两只隐形的翅膀:左翼坚持学习,右翼爱岗敬业。这对隐形的翅膀,助我飞向幸福的生活,美好的人生。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