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金墓乐舞砖雕舞蹈形态研究
2019-07-23赵娟
赵娟
摘 要:晋南地区金代墓葬出土大量乐舞砖雕,其人物舞姿优美,服饰特点鲜明,通过研究乐舞砖雕可以更好了解晋南地区金代乐舞历史。本文旨在通过对晋南金墓乐舞砖雕内容分类、人物服饰、舞蹈形态等方面的探究,分析金代乐舞的历史环境及发展演变,了解金代乐舞对山西晋南民间舞蹈的影响。
关键词:晋南金墓;乐舞砖雕;舞蹈形态
晋南金墓出土的大量乐舞砖雕刻画入微,人物形态各异、形象生动。这些乐舞砖雕是女真族乐舞文化与汉族乐舞交流融合的见证,生动再现了金代晋南地区乐舞的发展状况与历史面貌。
1 金代晋南地区社会文化
晋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我国上古时期的历史舞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上古帝王尧舜禹曾在此地进行生产活动,创造了明文记载的乐舞文化。[1]中国首个奴隶制夏王朝在此建立,西周建立了古代唐国,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名为晋。
晋南作为山西重要的农业地区,经历了东汉时期的社会动荡,隋唐时期的唐后战乱再起,直到北宋时期,晋南地区因兴修水利,才推动了农业逐渐复苏。金代统治时期使得国家昌盛,晋南地区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各项社会生活稳步进行,晋南金墓出土的乐舞砖雕中有瓜田乐庆丰收的表演可为其见证。优厚的晋南地区地域文化环境成为金代乐舞发展的沃土,为金代乐舞艺术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风俗受自然社会环境影响,在地区长期积累过程中形成,直接反映着地区人民的文化素质及性格特征。女真族在本族乐舞文化基础之上,广泛吸收汉文化使得金代晋南地区的乐舞文化迅速发展。在促进民间艺术发展的同时,晋南地区女真族的风俗习惯也发生着变化,其服饰受到了汉民服饰设计的影响。晋南金墓乐舞砖雕人物形象所着衣物,可发现汉族服饰的特征。
由于金朝时期晋南地区农业发达,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商业贸易往来也使得戏曲等表演艺术得以传播交流。晋南金墓出土的大量砖雕文物印证了晋南地区金朝时期社会文化的繁荣。
2 晋南金代乐舞发展演变
乐舞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但因古代乐舞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记录,遗留的文史资料便成了历史的见证者。砖雕作为自古流传的民间工艺,是研究古代乐舞的重要途径。晋南金墓出土的乐舞砖雕作为当时人们歌舞夙愿的象征,展现了晋南金代乐舞发展面貌,反映了当时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
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其以人类劳动生活为表现内容,汉族民间舞与宫廷雅乐共存,为传统节日人民群众娱乐的主要方式。古代舞蹈发展至唐代鼎盛与其在艺术长河中的不断进步有关,高超的舞蹈技艺和对传统舞蹈的传承发展,促成了唐代舞蹈的黄金时期。晋南金墓乐舞砖雕中的金院本便是对唐宋时期歌舞戏的演变,即唐歌舞戏与宋杂剧相糅合后经演变发展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据考证,侯马董氏墓葬北壁中有一座戏台,彩绘戏剧人物正在表演。第一人手持纸卷,作倾诉状;第二人手撩衣襟,手指右作传话状;第三人俨然官吏之态;第四人左手握帕搭腹,两腿交叉忸怩之态;第五人抱粗木棒,右手拇指与食指放于口中作打哨状。此表演形式与歌舞戏中用多个角色扮演人物讲述故事情节相似。[2]金院本吸收了大量唐宋大曲歌舞,以历史与爱情为主题,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社会底层人民困苦的生活情境,揭示了封建统治政治制度的严苛。
金人入驻中原后,吸收借鉴汉族文化,乐舞文化也开始融合发展。靖康二年,金人从北宋夺取大量乐书等乐舞资料,大规模吸收发展宋代乐舞文化。通过多次从北宋都城掠夺乐工、乐器,使用与中原一致的乐器及曲调演奏,为金代乐舞机构建立及乐舞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女真族乐舞也由此受到了汉族乐舞的很大影响。金代虽对本民族乐舞文化极力保护,但在中原乐舞文化的大力影响下终被中原乐舞取代。从晋南金墓出土的乐舞砖雕中可以看到,其社火表演是对唐宋时期民间歌舞表演的传承发展,几乎与汉族乐舞无根本差别,仅在服饰形态方面稍有变化。由于宋金乐舞文化交流建立在政治手段基础之上,因此金在广泛深入吸收融合宋先进乐舞文化的过程中,还与临近辽国、渤海国等国家有着乐舞间的交流。
透过晋南金墓乐舞砖雕可以看到,金代乐舞在传承辽宋时期乐舞的同时,不断吸收着汉代乐舞文化,使本民族乐舞呈现出了独特的表演风格。金代女真乐舞艺术在后期的逐渐发展与繁荣,对中华民族的乐舞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晋南金墓乐舞砖雕研究
3.1 晋南金墓乐舞砖雕分布
晋南地区自上古以来,农业生产活动先进、文化艺术繁荣。金代统治时期乐舞艺术蓬勃发展,每逢节日便歌舞升平、规模宏大,[3]就连死者的墓葬中也常以乐舞砖雕装饰。已发掘的晋南金墓中出现了大量的乐舞砖雕,其种类齐全、风格形态独特、人物形象生动优美。
晉南当前出土金墓乐舞砖雕主要分布在稷山马村、新绛南范庄村、北王马村等地区,乐舞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稷山县位于山西西南部,此处发现雕刻乐舞砖雕金墓4处,各墓中杂剧砖雕人物较高大,形象基本相同。
新绛县南范庄村、北王马村金墓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发掘。南范庄村金墓南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层为二十四孝人物像,下层为男伎乐人物形象,乐伎手持不同乐器,种类繁多。舞伎身着舞衣舞蹈,舞姿丰富,或身扛大瓜跳跃,或徒手抖动衣袖,形态各异、面部表情生动。
侯马为古时新田,曲沃县古时为晋国朝都,此处发现金代乐舞砖雕墓葬2处。1959年,侯马市出台金墓为董氏金墓,墓室北壁戏台有生旦净末丑杂剧涂彩青砖戏俑表演。牛村古城南金墓墓室北壁须弥座壶门有社火表演砖雕,墓室东壁格子门障水板有乐舞砖,内容皆为社火表演。[2]
3.2 晋南金墓乐舞砖雕内容
晋南金墓所挖掘的乐舞砖雕分布集中,其数量繁多、种类齐全,大量乐舞砖雕类别包括杂剧、社火表演、舞伎与散乐百戏,勾勒出了生动的乐舞形象。
“杂剧”是乐舞艺术发展的产物,是乐舞与文学融合的结果。晋南金墓出土的砖雕杂剧内容繁多,包括歌舞表演、音乐演奏等。杂剧在唐时便已出现,而宋杂剧通过吸收大量曲艺中的技艺,使表演加入了很多杂耍内容。宋金时期,杂剧新颖独特,深受百姓喜爱。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杂剧逐渐发展成熟并得以迅速广泛流传。南宋时期,北方金人统治区内称杂剧为院本,从晋南金墓中出土的大量杂剧砖雕中可以发现,此时杂剧院本中人物由四五人组成,人物着装、妆容相似,剧景角色分工及表演形态大致相同。
“散乐百戏”是古代歌舞、器乐、杂技等各种表演品种的泛称,最早出现于周代,盛行于汉朝。其代表古代民间表演艺术,发展至宋金时期呈现为一种音乐与舞蹈密切结合的表演艺术形式。晋南金墓出土乐舞砖雕,多为演奏乐器与舞蹈的散乐砖雕,并可见金时期表演乐舞的主要演奏乐器开始繁多。横笛,腰鼓,琵琶等乐器大量出现在金墓乐舞砖雕中,同时还出现了细乐类的乐器——管弦乐,其音色纤柔灵巧,旋律轻快明亮。
“舞伎”是古代时期专门从事歌舞演出的艺人,自夏商时期开始出现,其将舞蹈从原始社会的自娱性带入表演艺术领域。晋南地区金墓出土的许多舞伎砖雕形象生动,其身着舞衣,踏足而舞,与乐器伴奏并行演出。
“社火”是民间进行祭祀或传统节日时举行的,包括音乐、舞蹈、杂耍等活动糅杂在一起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最早出现于宋金时期,由周代带有巫术性驱鬼的傩戏发展而来。其源自民间祭祀活动,与原始时期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目的是祈福消灾、保佑平安。“社火”是当时民间传统节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晋南地区金墓出土的大量社火表演砖雕即为作证。其表演内容主要包括乔妇人、村田乐、伞秧歌、扑旗子等。“乔妇人”表现一群表演者围着乔装的妇人追逐打闹的情景,其表演目的在于自娱娱人。侯马金墓北壁须弥座壶门出土“乔妇人”表演的砖雕,砖雕上刻头披长发乔装妇人,双腿弯曲藏于长裙内,双臂甩动挂衫,周边有四小儿围绕嬉戏。此形象场面在新绛南范庄金墓也曾有出现。晋南新绛金墓曾出土的画面为农民肩扛大瓜,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村田乐”和持伞而舞的“伞秧歌”社火砖雕,以及在乐舞砖雕上出现的持巾旋舞的“扑旗子”,模拟骑马打仗的儿童社火舞蹈“竹马舞”,都足以说明社火表演在金代民间已盛行习见。
4 晋南金墓乐舞砖雕舞蹈形态特征
少数民族女真族在建立了大金政权后挺进中原,各方面都受到汉文化的冲击影响,其乐舞文化在吸收汉文化元素的同时强调突出本民族文化色彩。在晋南金墓乐舞砖雕中所出现的人物服饰、乐器及动作形态等方面均体现了民族间的文化融合。
4.1 服饰乐器
金代女真族入驻中原后,大量效仿汉服饰特点,衣着在色彩、质地等方面逐渐鲜艳富贵,其发饰与配饰更加丰富讲究。但汉化过程中,金人仍保持了一定的本民族特色。稷山马村8号幕南壁出土的杂剧人物副净色头巾,面部斜抹方块红眼眉与红唇,身着窄袖团领袍,乐伎砖雕发际簪花饰,白色围腰,下着红色大口裤。社火表演砖雕人物梳头髻,均裸身披帛、足踩黑鞋,面部眉目以墨勾画。舞伎服饰多参照宋时特点,舞动时衣袖上搭较长的丝巾。[3]
宋朝与建立初期金代的传统乐器相比,宋时乐工,乐器数量大大超过金代。金军入境后掠走大量乐工、乐器,大力学习宋朝文化。随着与汉族乐舞艺术的不断融合,金代女真族乐器发生很大变化。其在承袭前代乐器的同时,还发明了许多未见的乐器种类,并经不断创造使表演形式及演奏曲目更加丰富。晋南金墓乐舞砖雕乐队使用的乐器中,大量出现了中原伴奏乐器,其乐队的编排也充分证实了金代与中原乐舞艺术的融合。
4.2 舞姿动态
女真族能歌善舞,其舞蹈源自先人靺鞨乐,民间歌舞在舞蹈动作中多带有鲜明的渔猎民族特色。建立大金王朝后,女真族与汉族乐舞融会贯通,学习吸收北宋舞蹈,其舞蹈动作形态明显受到了汉族乐舞风格的影响,仅少量保留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闻喜小罗庄金墓出土的乐舞砖雕中,乐舞者手执各种乐器,神态专注。男舞伎右膝弯曲,身体成前倾状,一女伎右手执扇鼓,另一女伎左肩低垂,身體微前倾,动作幅度不大,似三人在相对而舞。新绛泽掌镇北苏村金墓南壁墓门乐舞砖雕,人物将莲台踩于脚下,身体倾斜失重之态,形似舞蹈。又有者头部低垂,抬右腿,如和歌而舞。南董金墓出土的乐舞砖雕上,一女舞伎身体前右倾,右臂弯曲摆动似垂柳,轻摆胯部舞姿动人。从晋南金墓出土乐舞砖雕上所刻的乐伎舞蹈形态中可以看出,金代女真人的乐舞形态有着汉族舞蹈动作扭胯出腰的姿态,又带有浓厚的少数民族特有的潇洒、奔放的风格特点。
金代乐舞继承唐代辉煌乐舞遗风,与宋代中原乐舞交融,同时促进了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这在今天山西晋南的民间舞蹈中也可寻到影迹。晋南新绛北马王金墓出土了两块持伞舞动的社火表演砖雕,其中一男子肩扛大伞,另一男子手拿拍板作打板状,女子穿长裙甩动袖子歌舞,小儿吸起左腿摇手鼓起舞。新绛北马王金墓曾出土秧歌砖雕,图中女子右手执团扇,身后有一男子高举花伞。此些舞蹈形象均与如今山西临县流行的伞头秧歌相通。再有新绛南范庄金墓出土的戏狮社火表演砖雕,狮架用竹条编制制成,外形高大威猛。六个小孩梳发髻,身着窄腿裤,共舞大狮子。两小孩前后位于狮腹中,前者敲锣开道,后者持缰牵引,另二者双手抱球,形象生动活泼。金代戏狮这样的表演形式在今天的山西地区仍流传普遍,同有辟邪镇妖、祈求平安之意。
今天的山西还有很多与晋南金墓出土乐舞砖雕上形象相似的民间舞蹈,如雁北朔州的踢鼓子秧歌,晋南花鼓中肩扛大瓜等农田丰收的表演,都与晋南金墓乐舞砖雕上的舞蹈形态一脉同源。
5 结语
舞蹈艺术伴随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金代舞蹈的发展是普遍与特殊相作用的结果。金女真族建立政权后由于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其乐舞在沿用唐宋风格的同时竭力突出本民族特色,其特点在晋南金墓出土的乐舞砖雕中有所体现。从晋南金墓出土的乐舞砖雕上可发现金代女真舞蹈深受汉文化影响,风格与宋元时期舞蹈一脉相承,为中国传统民间乐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晋南金墓乐舞砖雕舞蹈形态丰富,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是研究金代历史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对晋南金墓乐舞砖雕进行舞蹈形态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慧.晋南金墓砖雕图案上的乐舞伎服饰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39(04):74-78.
[2] 席倩茜.晋南金墓砖雕中的戏曲图像研究[D].山西大学,2012.
[3] 杨及耘.从金墓砖雕看金人统治下的晋南人物服饰[A].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C]. 2006: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