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培养质量为导向的“产学研”平台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9-07-23吴泽浩罗先喜徐猛华刘国权

科技视界 2019年16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平台产学研

吴泽浩 罗先喜 徐猛华 刘国权

【摘 要】针对当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单一导致研究生工程应用能力不强,硕士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本文以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为例,结合江西高校“产学研”平台建设状况与实践经验,探讨以培养质量为导向的“产学研”平台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发挥平台培养优势的利用效率的措施推动研究生培养个性化发展的方式,以及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途径。

【关键词】培养质量;导向;“产学研”平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6-0073-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6.032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Platform of “University-Industry-research” Guided by Training Quality

WU Ze-hao LUO Xian-xi* XU Meng-hua LIU Guo-qua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masters training mode leads to the lack of postgraduat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the low conversion rate of masters degre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masters training of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platform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of Jiangxi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mode of combining the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the platform of “university-Industry-research” oriented to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on, an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platform to cultiv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use efficiency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Key words】Training quality; Platform of “university-Industry-research”; Orient-ation; Training mode

0 引言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才能引领时代潮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将科技创新最快速地转变为切实的生产力需要在高校高端人才培养质量上进行极大的提升。2018年,北京市、湖北省和湖北省的专业型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的报考人数,其他省份的专业型硕士报考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可以看出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结构已逐渐从学术型为主过渡到应用型为主[1]。

仪器仪表工程专业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下的专业型硕士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该学科的学生需具备光学、机械、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2]。江西省开设仪器仪表相关研究生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很多,但是该专业研究生在江西省乃至全国仍然没有一个完善的培养体系。从江西省高校专业硕士培养情况调研表明:现有的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多数是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基础上简单修订而成,未考虑到仪器仪表工程專业硕士强调专业与行业背景、注重知识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在当前经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如何在每年人数增加的同时,保证并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前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全日制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始于2009年,江西省大部分高校还没有从摸索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走出,形成一个完善的以培养质量为导向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江西省在仪器仪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高校的实践性教学缺乏,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应用能力不强

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内的课题研究仍然局限在学术型理论实验阶段,以常规性的计算与仿真来分析实验结果,实践环节严重缺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封闭式的研究成果与企业实际的工程应用联系的紧密型不足的情况[3]。研究生们难以体验到在具体的实践中遇到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而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的过程,因此,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不强且很难得到提升。

1.2 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学习,专业特长不突出

仪器仪表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学生的培养计划中不仅要学习虚拟仪器、智能检测技术与系统等仪器类课程,还要学习高等光学、电子测量技术、软件设计技术等涉及光学类、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软件类课程[4]。学生只注重基础理论学习,课程任务量大,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论实践,导致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特长不突出,无法在毕业后与这些专业相应的专业型研究生竞争时显出优势。

1.3 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研究生大部分跟随导师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江西省高校职称评审中对科研成果转化和经济效益重视不够,主要以论文、专利、获奖等为参考方向。一般基础理论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相对容易,项目验收也比较简单,经费使用更加方便。这些导致硕士导师们只重视基础研究,而对应用型研究不屑一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级别的纵向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研究上[5]。导师们按照“选题一研究一评审一结题”的路线搞科学研究,不进行针对性市场预测和现场试验,忽视产业化发展。学生主要参与基础理论研究的纵向项目,而在横向应用项目方面只参与了部分甚至没有参与,这些都导致了研究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通过以上问题反应,目前,以学校为基本教学平台的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一个优秀的“产学研”校企创新实践平台正好解决了燃眉之急,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需要一个平台能让研究生们长有所用,提前了解企业化研发流程,适应社会技术潮流的激烈竞争,同样“产学研”平台也需要全方位的技术人才来打开应用市场的新局面,注入一股新鲜血液来催化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本文将从优化“产学研”平台的运作模式、研究生个性化培养和提高科研转化率的措施等方面,解决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

2 优化“产学研”平台运作模式

“产学研”平台的建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各大江西高校仪器仪表产学研平台建设参差不齐,无法形成一个特定的规模化机构,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高校只看中的是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忽视了学生的培养和平台维护。企业只在乎投入短期收益比,忽视了长期的潜在利益。因此,仪器仪表工程专业“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运作模式必须要优化完善,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首先,奠定“产学研”平台性质。平台是结合企业需求和学校科研项目与成果优势,建立以企业为载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科研为基础的校企双方受益的实验平台。

其次,明确平台的培养目标。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在保证学生既了解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同时也达到本专业要求的专业技能考核目标的前提下,以培养质量为导向,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发挥平台培养优势的利用效率的措施推动研究生培养个性化发展,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最后,构建平台的基本运作方式。通过整合企业与学校的各种资源,以“产学研”项目发展带动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在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等方面同步推进。教学上,形成从以前的理论教学为主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基础性训练与综合性训练并重,在项目研发过程中验证并应用理论知识,敢于大胆创新的教学体系[6]。科研上,专业研究生要积极开展与理论相结合的项目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实行工程实际能力考核,以硬件和软件的实现为基础,撰写设计报告、演示和答辩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研究和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问题,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生产上,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研究生要参与平台项目研发的各个环节,熟悉产品从方案设计、软硬件实现、功能演示与合格率验证到批量生产等具体流程。

3 提高平台效率与研究生培养个性化

为了使全日制仪器仪表专业领域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更加切实有效,在与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中,一定要形成稳定的学生培养环节,明确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有条不紊地实现研究生综合素质及相关专业能力的提升。总之,强调平台效率的同时兼备研究生培养的个性化。针对全日制仪器仪表工程研究生的在校学习和未来就业两个方面,“产学研”平台主要有两种个性化培养模式。

第一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内参与平台合作企业的研发项目,由校内研究生导师进行指导,企业来完成验收考核。如果企业项目较大,可以有多个研究生共同完成,每个人完成企业研发项目的某个部分,对于完成度较好的学生,可以依据联合项目进行毕业论文选题。但是这种培养模式的研究生还要求完成专业实践,必须到项目企业中实习3到5个月,熟悉项目概况和企业运行模式,才能使研发的产品更符合用户需要和企业推廣。

第二种培养模式,学生在研究生二年级直接深入平台相关企业研发部门实习,提前适应就业环境,所以这种培养模式又叫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要求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符合企业的培养理念。进入联合培养的学生,学校会落实双导师制,既要考虑学生在校内学习情况,也要考虑学生在校外企业的教育培养。双导师之间的分工与配合显得极为重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得到良好的科研指导。

无论是第一种培养模式还是第二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中实习中,针对研究的课题导师都会布置相应的任务,并做定期检查。学生从企业回校后,要整理所做项目的相关情况做一次学术报告并根据项目内容撰写实践报告,通过相关专家考核合格才能得到相应学分,达到规定的毕业要求。无论是哪种培养模式,在江西省高校内建立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目标是让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研究生汲取平台积累的浓厚学术养分,激发自主创新原动力,最终能够将传授课堂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研究生自主创新的驱动力,成为国家急需的科技战略人才。

4 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措施

江西省乃至全国大多数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高校普遍没有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关系。江西高校要改变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仪器仪表工程专业要改变陈旧的培养模式,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高校针对“产学研”平台,要逐步建立面向注重应用科研的评价机制,重点体现在仪器仪表等相关理工专业,不要一味强调强调科研成果的理论和学术意义。学校和管理机构要制订相应鼓励政策支持研发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在学校评优、晋升的评聘中,要对进行应用型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研发人员给予合理的评定。让更多的科研教师有充足的动力去进行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的应用型研究。

第二,平台内加快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研发产品集成化,多样化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仪器仪表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多学科融合的工学学科,可以将更多的优势学科囊括进来,能够使仪器仪表专业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特长,校企“产学研”平台的研发成果更能贴近现代化生活需要,同时在进行专业的横向应用型课题研究方面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也更愿意为相关研究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

第三,校企“产学研”平台要与政府机构和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需求促研发,提高科研转化率。以我校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学院的仪器仪表专业研究生始终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思路,针对国防建设和企业需求,参与研发出井下脉冲中子发生器、测氡仪检定装置、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能源计量系统、电力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等产品,学院与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南京、江西等地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政府的引导下,江西省高校构建“产学研”校企创新平台,不仅促进了仪器仪表工程相关专业的科研成果转化,当平台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越高,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个“产学研”创新平台这个大家庭,同时推动高校的其他科研成果转化。从更长远的来看,我们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才会创办地越来越好,培養更多的优秀研究生。

5 结语

“科教兴国”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江西省构建基于仪器仪表工程专业“产学研”校企创新平台,是符合时代的潮流发展,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源泉,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先锋军。在“产学研”平台的推动下,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摒弃了陈旧的培养模式,以培养质量为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自身的工程应用能力,发挥专业特长,让江西省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走向一个全新的体系。虽然目前江西省高校的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和“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建设之路,让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许福,敖知琪,上官大堰,陈志泊,崔晓晖,佟博.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11):76-80.

[2]舒双宝,夏豪杰,潘成亮,黄斌.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2):65-67.

[3]周宁,陈海群,赵会军,李雪.基于产学研驱动的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3):12-14.

[4]刘桂礼,王晓飞.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3):76-78.

[5]王晓晨.南京大学产学研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3.

[6]吴晓.“教学、科研、生产”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科技视界,2012(11):49-52.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平台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