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峙,向死而生 敢于直面死亡,是为了活下去
2019-07-23
“中美贸易战真会打下去吗?”
前几天一位南方的大型制造业老板,充满焦虑又带着最后一丝期待地打电话给我,没有任何寒暄,劈头这样问着。当我以窥豹一斑的几点公开迹象与他一起分析,他心中最后的那根救命稻草恐怕難以支撑时,他失神地喃喃道:“那我这几万人的企业,恐怕就要倒了……”沉默,无语。
是的,中国有几家出口型制造业企业,能有消化高达25%横加关税的丰厚利润和现金积累啊?!
这时候,日本长青企业对高收益的追求、对高积累的偏执,也许才真正能让我们中国企业家听进去,和听得懂。
我们焦虑的,人家早趟过好几轮了
当中国几乎数不出来几家真正的百年企业,而日本全国却有多达147家500年以上的寿星企业,更有多达2万多家百年老店时,我们凭什么不对人家这些企业致以敬意和虚心学习?别说什么时代变了,什么技术变了,什么打不打招呼,这些我们自己觉得挺新鲜的东西,人家早都经历过好几轮了!正是多灾多难的环境,加上动荡无常的时代,造就了日本企业普遍强烈的危机意识、求生意识,和传承意志。
日本长青企业权威学者后藤俊夫教授,在“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长青峰会”上,为到场中国企业分享的日本企业基业长青“六大理念”,很值得浮躁良久的中国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深思与反省——因为这是人家用至少百年的历史,真正是经过了好几轮生死危机之后,得出的“祖训”!
第一、立足长远:10年是最短期的规划(经营者培养接班人的时间),中期是30年(经营者履职的时间),远期是100年(经营者福泽后代子孙的时间)。试问中国企业能做到哪怕5年的发展规划吗?我们别说战略,就是文化和愿景,都恨不能是以月为单位计算的。持续转型,就是没有型。再巨变多变,也有不变。那些永恒的,或持久的,我们了解和信仰吗?而无恒心,哪有远见?没有远见,又何该生存?
第二、等身高经营:看菜吃饭,量力而行。不超过自身的能力,不过分追求扩张,而是立足于韧性与可持续性。在杠杆时代与爆点时代,这一点似乎一直被“新一代”中国企业和商学院所耻笑。但说破天,到底最终是谁死在了前面,又是谁笑到了后面,大家都知道。就比如现在。
第三、锤炼核心竞争力:这是老生常谈。但是当日本企业可以用区区50名员工,做出全世界独一无二可以用在高铁上永远不滑扣的螺丝,而中国企业却连圆珠笔滚珠还做不出来时,我们真拥有书本上已说滥了的核心竞争力吗?当华为因为“备胎”而广受称赞时,其实却正说明了我们的匮乏。因为例外的难得,往往只反证了公例的普遍。
第四、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关系:日本长青企业非常重视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等相关者“三代以上”的关系维护。而我们整天说平台,整天念生态,但我们真的关心过产业链与生态圈上各方的死活吗?遑论传代
我们去任何地方发展时,真的想过我们究竟是让利益共享的蜜蜂,还是让寸草不生的蝗虫吗?遑论共生
我们恨不能让所有业界马上都死,只剩下自己“通吃”。
第五、重视风险管理:日本的长青企业,很忌讳把利润过多分配给股东,而重视持续积累以备不时之需。据说稻盛和夫的“小弟弟企业”京瓷,现金结余曾高达即便分文不入也能支出28年全员全额工资的恐怖程度!比尔·盖茨著名的“18个月”真是小意思。因为概率上讲,每25年,企业注定都会遭遇至少一次重大生死危机。要做百年基业,没有能扛事的充裕资金怎么行?而不少中国企业,想的不是利润分配问题,而是有没有利润甚至要不要利润的问题。我们无力于或不屑于“挣钱”而陶醉于看起来“值钱”的春秋大梦,何时能醒?再不醒,眼前这一关就过不去。
第六、强烈的传承意志:能不能,往往取决于想不想,以及有多想。而“无论如何企业都要办下去”的意志,才是所有企业能够突破25年大关走向基业长青的前提。但可惜,我们大多数中国企业都不具备。我们的二代,有多少真正关心老爸的事业,而不是老爸事业所挣下的钱?我们的一代,又有多少真在为下一代“想接班”而做出长期的努力?
不忌讳死,才不会死
日本长青企业的这些理念,是在过去几百年持续不断的台风扑面、地震袭来、火山喷发、瘟疫肆虐、政治博弈、战争裹挟、能源危机、金融海啸、行业周期、技术变革等等不论哪一项都能置企业于生死一线中,用无数惨烈的死去活来历练出来的。
中国企业会是例外吗?当然不会。属于我们的苦难与历练,才刚刚开始。也就是,要面对死亡,我们才刚刚开始。
只有敢于直视死亡,才会不惧死亡,才会敢于行动,才会活得更好,才会活得更久。华为因为“冬天”与“倒下”的警钟而至今风雨屹立,海尔因为“淡季”与“自杀”的果敢而得以历久弥新。
你的企业,敢于直面死亡吗?别忌讳把死挂在嘴上——为了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