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9-07-23罗义文
罗义文
【摘要】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对他们课堂学习成效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小学生的理性认知并不成熟,他们主要是经过主观认知对外界进行判断.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兴趣缺失;原因分析;对策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现阶段,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小学生兴趣缺失的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教师与家长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我国教育依然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教师与家长所重视的依然是分数,在这样背景的影响之下,学生要想得到高分数,便会将其能力与思维的提升放置在后面,造成学生并不是为了兴趣而学习,主要是为了分数进行学习,无法实现教育的具体意图.教师与家长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師的教学办法与小学生需求并不相符
小学数学教师不应该总是使用自身传统的教学办法,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相符合,虽然连续的几年时间使用的是相同的教材,但是教师不能够使用相同的课堂教学办法,应该逐步地与新型观念进行融合,教师不应该强迫学生使用自己的解题办法,应该让学生使用自身的解题思路,找出最方便的解题办法,并且指引学生使用这样的办法进行解题.
(三)学生自身的兴趣有待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计算机与手机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最大.当前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进行思考而直接在网络中进行查找,这样的情况会造成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不断变差.学生的作业情况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站在初级学习的阶段,其问题解决的能力有待增强,但是数学课程较为笼统,因此,小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而课堂知识的掌握需要进行课后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课后时间被作业所占据,使得小学生出现厌倦的思想,最终造成小学生的兴趣降低.
(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习题的难易情况
通常情况下,问题的难易情况会对人们是否可以继续坚持产生影响,大部分人在遭遇困难的时候便会退缩,意志坚定的人员才可以坚持下去,并且保持着最开始的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布置的时候超出大部分学生实际的能力,便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产生打击,而作业如果布置的过于简单又无法达到锻炼的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应该重视其难易程度,与大部分学生实际的能力相符合,而较少具备挑战性的习题应该安排给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小学生.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兴趣的对策
小学生具备兴趣在其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其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教师应该创新教学形式
要想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先创新教学的形式,现阶段学生对多媒体更加感兴趣,教师将多媒体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并不只是把文字转变成电子版,而应该利用更多的多媒体元素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与效率.例如,笼统的理论知识能够使用生动的动画进行展现,这样会有效增加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
(二)教师应该和学生多多进行沟通与交流
和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加专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是理科生,如果较为古板,会让学生感觉十分严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和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交流的技巧,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的友好,一方面,应该具备亲和力,另一方面,也应该具备威信,教师在学生中被欢迎,学生便会在课堂上进行主动互动,使其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应该和学生多多进行沟通与交流.
(三)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学生具备提问的精神与能力的时候,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问题提问的途径,便是在教育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情境,但是并不只是提问的环节,而是把学生思考、提问与回答进行结合的动态性教育.例如,在认识三角形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调查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实物图形,并且找出具备三角形特性的实物,然后提出三角形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三角形,之后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讨论三角形的特性,最终学生进行反问,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互动,在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传授的时候,也应该让学生进行反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及时进行反思,在其数学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知识面十分广泛,能够使用各式各样的办法进行问题的解答,但是学生所知道的数学知识比较少,这便需要数学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奇思妙想,找寻更多问题解决的思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想得到有效提升,便应该让小学生具备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运算是较为枯燥的一个过程,只有具备充足的兴趣,才能够看到答案找寻背后的期待,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激发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学周刊,2017(3):45-46.
[2]韩彬彬.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课堂教学,2017(3):58.
[3]张淑颖.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生物技术世界,2016(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