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不是问题
2019-07-23王娟
王娟
之所以有如标题一样的思考,完全来自于一堂公开课。还记得那次公开课上,课堂氛围非常融洽,教师的教学实施得很顺利,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入佳境。但是,突然一个学生的提问打乱了教师预设的教学进程,课堂上空气顿时凝固了。听课的教师都为上课教师捏了一把汗。幸好,执教者个人素质很好,很快就化解了这一次“突发事件”。课后评课的教师这样说:“……这堂课的亮点恰恰在于‘突发事件,如果不是这位学生的提问,课堂也不会如此精彩。”评课教师的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为什么我的课堂缺少这样的精彩?原来我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漂亮”地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生怕哪个学生突发的提问打乱我的教学预设,也怕自己因为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而显得尴尬。于是,我尽力避免这样的“突发事件”,有时候有个别学生在没举手获得我同意的情况下,说出一个超出我预设的问题,我就当作没听见,还会责怪学生回答问题或是提问没举手。因此,我的课堂往往流畅但不灵动,目标达成但缺少生成。最可怕的是,久而久之,学生变得不敢提问,不爱提问,甚至不会提问了。那次之后我便开始关注课堂上那难得的异样的声音。
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问题意识为什么重要?
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品质,更是一种探究的心理状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有问题才有活力。曾经,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的。老师讲,学生做笔记。甚至有些老师是拿着教参照本宣科,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语文课厌恶至极。那时的课堂上,不是低头打瞌睡的,就是假装听课(实际上埋头做其他科的作业)。那时的课堂简直就是一池死水,丢下一块石头,也惊不起一点波澜。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语文老师,他在课上就喜欢让学生提问。第一次上他的课时,他让学生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当时,我的心头一动:竟然有这样关注学生想法的老师!跟以前的老师完全不一样。课堂上还真有很多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大家你问我答,整堂课的氛围轻松愉悦,充满活力。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差点忘了自己曾经的经历,有意无意间扼杀着课堂的活力。
有问题才有创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就是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古人又说:“学贵有疑。”古人还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疑即问题。有问题,才有问题的解决;有问题,才有真理的发现;有问题,才有思维的创新。如果不是对地心说存在疑惑,就不会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如果不是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存在疑惑,就不会有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更新。可是,现实中,我们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弱化,常常是不敢问,不爱问,甚至是不会问。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定位出现偏差。长期以来,教师只关注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或者拘泥于教参的解读,然后想方设法要把这些自认为正确的、重要的东西灌输给学生;常常只关注自己在课堂的完美演绎,而忽视了学生真正关注的是什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存在。新课程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其次,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正是因为太看重考试分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业训练基本都是围绕考试范围来设计。还有很多教师觉得教材上的课文不用花太多时间,而是把大部分时间放在课外习题的演练上。什么以学生为主体,什么问题意识,都不管不问,只看分数,只抓分数。由于教师的功利性,学生的学习变得很被动,认为只要掌握好老师讲的就行,只要认真完成作业就行。不爱提问,也不会提问。
再次,教师的个人能力欠缺,面子观念重。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完美地化解学生的任何疑难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刁钻古怪,可能超出教师的知识能力范围,如果在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意外事件”,教师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大多数教师都是严格按照自己的预设完成课堂教学,忽视那些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扼杀那些活跃的思维。
但是,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不会因为现实的不重视而显得无足轻重。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关键词一:民主平等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关键。很多时候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种俯视的角度,而学生看我们则是一种仰视的角度。这种不平等使教师习惯了“自以为是”,而学生习惯了“惟命是从”。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于提问,敢于质疑。
关键词二:激励赞美
学生年纪越小,表现欲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初中阶级,学生变得越来越不爱回答问题,更别说主动提问。但是爱表扬,爱赞美是人的共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赞美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发问。赞美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一句“你真棒”,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温暖的笑容,或是一个轻拍肩膀的动作,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会爱上提问,爱上质疑。
关键词三:方法引导
敢问、爱问是前提,善问才是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体验探究的能力,阶段目标中也提到“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可是,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要么提不出问题,要么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引导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
第一,就文章的标题处发问。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好的标题可以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文章的线索,还可以是文章的文眼。就标题处发问就是引导学生关注标题,思考标题的作用与含义,体会标题所蕴含的情感。
第二,就文章优美且富含哲理的语句、语段或语句中的关键字词发问。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阶段目标之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语言、品味语言。
第三,就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提问。主要就文学类文本而言。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学习这类文本,不可避免地要关注这个方面的问题。
第四,就文章的矛盾处提问。主要是就文学类文本而言。于漪老师曾说:“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文本中的矛盾点往往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因此,抓住课文的矛盾点提问,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如郑振铎《猫》一文中,第三只猫是最难看,最不活泼,最不讨我们一家人喜欢的,但是它的死亡为什么让我最难过呢?这是文章的一处矛盾点,这处看似矛盾的地方正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点。
第五,就文章的留白处提问。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就是在作品是留下相应的空白,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处写到:“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此句话中破折号处显然就是一处留白,韩麦尔先生此时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这里很值得读者思考。
当然,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我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需要思考的,比如文本的语言特点、剪裁艺术、现实意义等。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就如何提问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不只是答疑的地方,更是思想碰撞的地方。有质疑的声音才有碰撞的火花,有质疑的声音才有新思想的诞生,有质疑的声音才有学术的交流。有问题不是问题,没有问题才有问题。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