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师者生,似名师者死
2019-07-23于水生
于水生
学习名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利于迅速提高教師教育教学水平,但是,“上课听听激动,下课想想感动,回学校时冲动,冷静后一动不动”,的确也是培训和学习名师活动中的常见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一些教师急于求成,想要全盘复制名师模式,迅速收取教学考试的成果,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磨去了学习的热情;二是学习方法欠妥,没有结合教育教学中主客体的实际情况,结果导致“水土不服”;三是没有静下心来反思和改进,于是转向原有模式,固步自封。
学习名师是个长期的具有挑战性的过程,需要充足的动力,这动力就是“追求卓越,成为名师”,这动力不仅源于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更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名师的目标不能止于成为一个名义上的名师,而是要努力让自己成为“民师”和“明师”,为学生服务,言传身教,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好老师。
吴昌硕大师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贵在注重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嘱咐弟子:“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齐白石尊称吴昌硕为“遥师”,吸收民间艺术元素,敢于独创,另辟蹊径,也提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观点,认为艺术创作酷似前人,就会失去生命活力。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名师的形成与继续成长,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名师模式”虽是固化之果,但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却千差万别。我们需要在学习前理清自己的教学帐本,带着问题去学习。成功的根本立足点是广大各具特色的教师从本地、本校、本人和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学习名师与新课程相契合的理念和做法,而不是全盘照搬全用。
在找到“名师模式”的优点和理清本人需求之后,在“学名师”的过程中,从求形似到追神似再到品韵味,是学以致用的三个阶段。求形似意味着在“名师模式”中寻求解决自身问题的良策。追神似是立足于比较自身与名师发展之路的异同,将学习到的具体解决方案整合到本人的实践中,以免出现“移植排斥”现象。品韵味则是深入挖掘“名师模式”背后的文化、理念,寻找灵感,寻找本人的独有优势,找到发展良策,至此才算取得发展“真经”,否则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了三重境界,学名师的过程亦如此,在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第一重境界后,渐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