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工厂1
2019-07-23张国云
张国云
第九章下 一颗匠心
这时,陈总工程师结合企业情况,向故宫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
“比如皇家的金砖,过去我们建材总厂就有一个砖窑,窑边的一个石碑上刻着‘御窑两个大字,是明朝皇帝御赐的。
“这种金砖一般制作工期都很长,首先要把土料挖出来晾,经过风吹、雨淋、日晒,将原有的‘土性去除。所谓土性就是泥土开裂、收缩的特性,这个晾的过程就需要两年。
“接着要将土埋在土池里一段时间,然后再挖出来晾,接下来才能制作土坯,加以烘烤。这个烘烤时间也很长,通常要两三个月。
“古建维修工种包括‘砖瓦灰沙石,油漆彩画糊,做这行不仅需要经验,还得有吃苦精神……”
听到陈总工程师对金砖制作工艺流程如数家珍,故宫维修专家们十分惊叹,马上拍板道:“你们这家企业,我们认可了!”
为了让我们多一些感性认识,接待我们的负责人又带着我们考察他们正在做的一个项目。
这是1983年故宫开始修建的一个地下文物仓库。进西华门,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对面有一片空场,过去一直被用作武警的足球场,北侧墙上还贴着射击用的靶子,空场的下面就是地库,而墙内侧是入口。俯视地库为“田”字形结构,上下分三层,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藏有文物六十余万件。
事实上,地库为一个架空结构,六面都不接触泥土,四周为“回”字形,下面被柱子撑起,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潮,防止有水渗入。地库共有大小库房一百余间,大的十余平方米,小的七八平方米。
库房内有高两米左右的铁柜,文物一层一层地放于其中。所有文物在进库前都要经过熏蒸,以除虫消毒。每件文物都有一个相应的囊匣,根据形状的不同内槽也不同。
地库有中央空调保证恒温十五度,恒湿百分之五十,并设有自动感应的气体灭火装置。地库内的防盗门每个价值十万美元;密码锁实行双钥匙制,入口处的警卫室掌握大门钥匙,具体库房则由钥匙房掌握。保管员每天要入库两至三次,做例行检查,平时库内不开灯,人走灯灭……
通过在故宫的“一听二看三讨论”后,最后我们顺利地与故宫签订了生产古砖瓦的意向书。这时故宫维修保护的同志还是不放心,一再提醒我说:“故宫维修不只是在建筑上,还连带出很多要保护的东西,包括老工匠的手艺。”
在与故宫负责人握手告别时,我感激万分:
“今天不但得到了企业订单,还了解了往日企业工匠精神的輝煌……”
回到单位,我马上让谢秘书找来几位上年纪的老师傅,一起商量恢复古砖瓦生产的事。
想到这是一件大事,我将上次省城老师送给我的上等好茶—明前“西湖龙井”,拿岀来沏给师傅们品尝。
那时还没有冰箱,存放茶叶全靠父亲送给我的一只白铁皮桶,下面放几大块生石灰,垫几张报纸后,上面就可以存放一些需要防潮的物品。
这些老师傅都是江南老茶客,听说我请他们喝的是明前龙井,大家都很激动。毕竟那个时候,能够喝到这等好茶的人还不多。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师傅说,龙井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明前龙井高于雨前龙井。明前龙井的干茶闻起来都有清清的豆香味,有些青又有些绿,泡在水里,一叶一芽,整齐漂亮,茶汤的感觉非常清淡,有种很柔的味道,越好的龙井茶味道越清淡。
我见老师傅们津津有味地品着茶,就趁热打铁与他们套近乎:
“茶是好东西,好茶需要慢慢品。中国何时开始饮茶,据说始于汉,而盛行于唐。世界公认饮茶是中国人首创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老师傅们看我说得乐此不疲的样子,一下子对我刮目相看,说:“想不到年轻厂长,对茶道也如此精通。”
其实我想以茶拉近与老师傅们之间的距离,所以我笑着地回答:“在老师傅们面前,我是班门弄斧。但今天请你们来不是谈茶经,而是谈与我们产品有关的砖瓦经。”
我一说起“砖瓦经”,每个师傅的眼睛,全都停在我的脸上,我赶紧把与北京故宫签约的事一说,大家顿时炸开了锅。
尤师傅马上接过话题:“干这事,我应该最有发言权!”原来尤师傅曾参加过古砖瓦研究所工作,也是古建青砖手工制作工艺的传承人之一。
他说:“我家祖祖辈辈靠烧制青砖生活,青砖的制作工艺复杂,难以机械化生产。随着工业化制砖设备的问世,青砖除古建筑修复使用外,基本退出建筑舞台。”
在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时,尤师傅作为对传统手工艺充满热情的手艺人,随他的师傅古砖瓦研究所所长一起参与生产恢复。为了保持古建青砖的原有特点,他们坚持使用传统工艺流程,完全靠人工操作。
“要制好一块青砖,首先要选用已晾了两至三年的优质黏土,采用中性水和泥,靠人工将泥和熟、和透,然后制坯,压平表面并修整方正后,放置阴凉处阴干。阴干后的砖坯由工人逐块手工装窑,等待烧制。烧制过程要由经验丰富的师傅把握火候,通过控制燃料投放,使窑内慢慢升温,最高时可达一千二百摄氏度。”
尤师傅对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在窑内烧制半个月后,进入阴窑环节。随后,用小水喷洒窑顶,水经多个导管进入窑顶孔洞,在窑内形成蒸汽。在蒸汽作用下,经过十余天烧制,窑内土黄色砖坯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为青蓝。之后,工人掀起窑顶通风降温一天,方可出窑。”
就是这样,通过几年的研制,年轻的尤师傅曾带着企业生产的青砖去北京故宫博物院毛遂自荐。当时故宫博物院专家们对我们的青砖非常认可,还派技术人员到厂里考察,并达成了合作意向……
尤师傅用手指着另外四位同事说:“当时,我们都在一个所,那古砖瓦生产的十几道工序缺一不可,真的是慢工出细活。”
“噢!慢工出细活。”
我重复着尤师傅的话,又呷了一口龙井,就像品茶需要细品,在茶叶略带的苦涩中,享受那令人神魂颠倒的清冽甘甜。
用现在的眼光看,慢工出细活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就是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百分之九十九,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其利虽微,却能长久造福于世。
工匠曾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记得小的时候家里干什么活,都会将匠人请到家里来,做木器请木匠,做泥工请泥瓦匠,做衣服请裁缝,办酒席请厨师……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应该永不过时。
工匠也许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凡成功企业家身上一定具有这种工匠精神。
遗憾的是后来“文革”开始,停工闹革命。古砖瓦研究所被列為“破四旧立四新”的对象,首当其冲,接着整个研究所就地被解散,尤师傅等人统统被打入牛棚,直至退休……
听着尤师傅有点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回忆,我马上联系这次故宫任务,对大家说道:“今天我们重整旗鼓,可以说是为了实现尤师傅的梦,厂里派陈总工程师挂帅,请尤师傅及各位出山,我们一起为故宫仿制生产古砖瓦,再现中国秦砖汉瓦的辉煌。”
尤师傅把衣袖一撸,说:
“干!”
陈总工程师马上下达了动员令:“先辈们的手艺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失传,我们要用工匠精神武装自己,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早日研制出故宫所需要的古砖瓦,质量和外观都要达到最高标准。”
不是吗?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如同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
在这里,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使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发展之途充满荆棘;也使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使基业长青成为凤毛麟角。
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看来应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现在这个“商人精神”渐进横行的年代,说这样的话,人们都能理解,因为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
可是在企业荒的年代,那时人们想得更多是赚快钱,能脚踏实地做事的人有多少?而工匠精神有利于企业走出当下“圈钱—做出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的怪圈。
用一生去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使一件产品精益求精到像艺术品。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想到这些,我提出在我们企业重塑“工匠精神”的做法。这时尤师傅补充说,工匠精神应该还有四个境界:
一个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是踏踏实实的。
一个是乐之不如好之。你做这个事情不如你真正喜欢这个事情。
一个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工作中达到忘我的状态。
一个是逍遥游,游于艺。我们今天谈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坚守,而是在择一事、守一生的基础上,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去创新,推进事物的发展。
后来我给工匠精神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一个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与益两个字。”
在工匠的概念里,把工艺从百分之六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和从百分之九十九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是一个概念。
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此刻,我脑洞大开,一下子找到了自己企业应该发展的方向。
这时我心里有了一张企业未来发展的雄伟蓝图:
这里应该是中国新型建材的制造基地,是中国秦砖汉瓦的研究中心,是中国传统建材转型升级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