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首个产业化油棕品种选育成功

2019-07-23

科学种养 2019年7期
关键词:油棕热油试种

前不久,由中國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橡胶所)选育的油棕品种“热油4号”正式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我国首个可供大面积种植推广的油棕优良品种。与此同时,适合我国小农种植加工方式的轻简化无壳型品种“热油40号”也已区域试种成功。自主选育品种零的突破,为我国短期内实现油棕产业化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缺少自主选育的优良品种是造成我国油棕产业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油棕研究团队负责人曾宪海介绍,为了实现这一零的突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经过20年引种研究,终于选育出我国首个可供大面积种植的油棕品种“热油4号”。该品种具有早花早果、高产稳产、品质优、抗旱和抗风性较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每亩年均产油量在180~200千克之间。

同时,为了加快我国油棕全产业链建设,热科院橡胶所还着力加大适合小规模种植的无壳型油棕品种选育,初步筛选出我国第一个超高产无壳型油棕品种“热油40号”。该品种在海南儋州、海口和昌江等地的试种表现突出,具有超高产、矮生、抗寒等优良特性,其果肉含油率达60%,果实含油率达54%,果穗含油率达30%,预期每亩年产油量在400千克以上,显著高于目前马来西亚平均单产水平。

曾宪海称,该品种矮化明显,茎干生长量约为其他品种的50%,经济寿命长;抗寒性强,试种期间未发现寒害症状。最重要的特性是,果实中核壳缺失或极小,果肉占果实重量比达95%以上。由于该品种果实没有核壳和核仁,可以省去脱壳、脱仁等大量工艺,进而可实现毛棕榈油压榨设备小型化,可解决油棕小规模种植与配套初榨加工问题,并有望生产出高质量的红棕榈油,有助于在短期内实现产业化开发。

新品种选育离不开油棕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为此,热科院橡胶所建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农业农村部儋州油棕种质资源圃,总面积460亩,引进、收集、保存国内外油棕种质资源318份共6 246株。初步评价发现了一批不同核壳类型、不同果色、长果柄、高抗(寒)、矮生等特异种质材料,为我国油棕产业开发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在油棕种植管理等关键技术配套服务方面,曾宪海说,热科院橡胶所还突破了油棕组培技术,建立起试管苗繁殖、驯化移栽、大型苗培育与优选等油棕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实现了部分品种组培苗的规模化繁育。国内第一批油棕组培苗也大田试种成功,这意味着我国已具备大量提供优质种苗的能力,为油棕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油棕热油试种
2米高“巨人稻”试种成功
安徽天长 建试种基地育优良品种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西双版纳试种高产旱稻获成功
热油冷料法 破解水泥混凝土公路养护难题
泰国油棕果市价连跌2个月
热科院油棕育苗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可望大规模种植油棕组培苗
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印尼油棕下游业投资22亿美元
盛妆端热油
烷基苯联合装置热油系统改造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