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的影响

2019-07-23李额伶杨云黄锦鑫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舒适度手术室医护人员

李额伶,杨云,黄锦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080)

本研究旨在探究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接诊治疗过80例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0岁-65岁,平均年龄为(43.16±8.13)岁;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2岁-65岁,平均年龄为(43.93±8.04)岁。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医护人员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给予患者术前麻醉及病情相关知识宣讲,将患者手术情况进行下详细记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护理期间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舒适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手术前一天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变化,与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的安全性,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消除负面情绪。(2)术中舒适护理:医护人员使患者手术室环境保持舒适整洁、手术室温度应保持在20oC-25oC之间,手术室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医护人员还应在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保暖护理,避免患者体温过低。(3)术后舒适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应及时为患者清理手术创口部位,并用被褥将患者手术部位盖好。在患者转移运送的过程中,注意对患者手术创口及手术引流管的保护,避免伤口撕裂或引流管脱落事件的发生。当患者进入病房时,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手术顺利。

1.3 护理标准 在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1天分别采用焦虑自测表(SAS)和抑郁自测表(SDS)对患者进行检测;在患者术后1天后采用我院自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对患者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软件SPSS 20.0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前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舒适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维度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疾病治疗方式,但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1]。舒适护理是最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舒缓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病痛折磨,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2]。为了改善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院80例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护理,根据患者分组护理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非全麻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况,提升患者心理及生理质量,方法安全可靠,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表1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对比(Mean±SD,分,n=40)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对比(Mean±SD,分,n=40)

猜你喜欢

舒适度手术室医护人员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