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在菌血症及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2019-07-23张力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菌血症毒血症降钙素

张力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1200)

脓毒血症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内毒素以及炎性介质会进入血液循环,损伤组织器官;菌血症虽有细菌进入血液循环,但其多见于炎症早期阶段[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白细胞计数、分子生物技术、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肝素结合蛋白等指标测定感染严重程度。本文就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在菌血症及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现将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辖区所在医院检验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诊的疑似细菌感染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ACCP/SCCM诊断标准分为菌血症组(27例)和脓毒血症组(27例)。其中,菌血症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15岁-55岁,平均年龄(33.47±5.12)岁;脓毒血症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14岁-57岁,平均年龄(34.13±5.04)岁。另选本院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27例为对照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13岁-52岁,平均年龄(32.15±5.62)岁。三组对象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检验方法 采集三组对象空腹状态下静脉非抗凝血,离心取血清,测定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采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检测。C反应蛋白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透射比浊法测定,DiaSys试剂;PCT采用国赛Kemilo化学发光仪用配套检测试剂检测;HBP采用Jet-istar 3000用配套检测试剂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菌血症组、脓毒血症组PCT、CPR、HBP浓度有显著性升高(P<0.01);与菌血症组比较,脓毒血症患者PCT、CPR、HBP浓度也明显增高(P<0.01),见表1。

表1 菌血症、脓毒血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CT、CPR、HBP水平比较(Mean±SD)

3 讨论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层出不穷。

CRP是临床上检验感染性疾病和炎症的重要指标,其由肝脏合成,被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所调控[2]。本文研究数据显示,CRP数据有明显上升,患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但不能完全区分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的严重程度,大多数非感染因素也会导致CRP浓度上升,故对CRP鉴别诊断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的作用存在歧义。PCT检查目前在临床上已成为是否感染的新标志,也可作为检测机体是否有炎症的指标之一,在鉴别菌血症和脓毒血症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3]。当PCT水平呈下降趋势时,表明治疗起到成效;当PCT水平持续保持在高位,表明治疗无效;当PCT水平缓慢下降,表明预后效果不显著。HBP可调动免疫细胞清除细菌,对细菌感染诊断有良好的效果,一旦浓度超过20 ng/mL,提示人体发生脓毒血症。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菌血症组和脓毒血症组与对照组比较PCT、HBP水平有明显升高,CRP、HBP水平维持在病理状态高水平,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血症患者的三项指标与菌血症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CRP、PCT、HBP指标水平的监测,并给予抗生素、病灶清除术等治疗,依据数据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误诊,降低病死率,提高诊治的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限。

猜你喜欢

菌血症毒血症降钙素
(1,3)-β-D 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菌血症和念珠菌血症早期鉴别中的作用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PCT 和TLR 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PCT)预测菌血症的临床价值*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